愛伊米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孤獨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莊子也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在變老的路上,那些樂享孤獨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孤獨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01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孤獨,是心靈的迴歸。

作家馬德說:

“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與蓬勃。”

人活於世,謀生之路曲折艱辛,謀愛之路坎坷波折,為了有所得有所獲,人們不得不屈就於各種規範,遷就他人,隱藏自我,漸漸地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此時,遠離喧囂和繁華,找一處空間,讓自己沉浸在孤獨中,就成為一種心靈的迴歸,精神壓力的釋放。

十九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亨利·大衛·梭羅,提倡迴歸本心,親近自然。

終於,在二十八歲那年,梭羅來到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親自動手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並在那裡自耕自食兩年有餘。

梭羅在瓦爾登湖返璞歸真,吃得用的,都是自己勞作所得,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感悟四季輪迴,聆聽萬物生長,將這些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就了散文集《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字裡行間充滿了寧靜、恬淡、清新和智慧,很快風靡全球。人們從中找到了一種“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一個人孤獨地生活。

此時,孤獨不再是悲傷和落寞的代名詞,而是自我救贖和療愈。讓心靈迴歸寧靜,不再被世俗名利所煩擾,身心得到洗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耳畔只有風聲雨聲鳥鳴聲,眼裡只有花開花謝、綠意蔥蘢,心中最大的牽掛,只為讓自己隨心所欲。

當一個人,在變老的路上,能夠主動尋求孤獨,進而享受孤獨,便是為自己在茫茫人世間覓得了一條“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兩全退路:進,可以繼續馳騁職場,退,可以安放疲憊的身心。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孤獨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02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獨處,就是享受一個人的清歡。

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明白,知己難求。

這種相知相惜的人,如同蘇軾筆下《記承天寺夜遊》中的張懷民:“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這種惺惺相惜的人,如同王維與裴迪,在他隱居於輞川時,時常與裴迪同遊,相互贈詩吟詠。

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好友知己也終有一別,更多的尋常日子,陪伴我們前行的,只有自己。

此時,懂得了享受孤獨的人,就不會自怨自艾,更不會顧影自憐,他們的內心寧靜而篤定,他的神思清朗而歡喜。

如同:林清玄在《清歡》中寫道:

“當一個人感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邊的石頭也許比鑽石更有魅力,或者覺得聆聽林間鳥鳴比提籠遛鳥更令人感動,或者體會了靜靜品一壺茶比吃一頓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他就懂得了清歡。”

在變老的路上,我們必須學會接納身邊的人,相繼離開,再無交集,我們也必須面對,沒有至交,沒有朋友,沒有值得自己推心置腹的談話物件。

當週圍一切歸於空寂時,我們唯有享受孤獨,享受與自己對話的分分秒秒,才會能活得灑脫自如。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孤獨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03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獨處,是讓生命得以昇華。

一心禪師對弟子說:

“真正厲害的人,在獨處中學會自我調節,不以輝煌而自足,不以落寞而悲傷,從而讓自己心性澄明,更加奮進。”

年紀越大,越是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只要忠於內心就好,根本不需要藉由他人或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來衡量。

因為受到表揚而驚喜,因為受到批評而驚嚇,那份“寵辱若驚”,正是自己想要合群而做出的最鮮明的反映。

兜兜轉轉一大圈,才發現,並不是自己不合群,而是周圍沒有適合自己的人群。那些原本想要融入的圈子,只是看上去華美光鮮而已。

因為,當一個人逐漸變得強大,不斷攀上新的高峰,回首走過的路,才發現,他們是如此渺小。

曾經的自己,如同井底之蛙,以佔據著一方淺淺的水窪而沾沾自喜。而今的自己,因為看過了太多風景,去到了更遠的遠方,更願意相信,只要自己甘願去拼搏,去奮鬥,就沒有跨不過的山,就沒有趟不過的河。

而在這條拼搏之路上,同行的人越來越少,只剩下自己,孤獨地前行。但也正是因為堅持不懈,生命便得到了昇華,日子開啟了全新的篇章。

在變老的路上,享受孤獨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04

結束語:

在變老的路上,學會享受孤獨吧。

如同網友“明月天心”說: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獨處時安靜自在,不用周旋於別人的情緒,也不必刻意去猜測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只有那些完完全全用心用情去對待的日子,才真正屬於自己,才留下了生命中關於美好的回憶。

也唯有享受孤獨,才能愈挫愈勇,直面生離死別,安然地往生。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