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

原創 張瀅瑩 文學報

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

“我們這些人可以說是經歷了風風雨雨,一路走來,直到今天依然保持著經常的聯絡——很欣慰,大家都基本健在。”評論家毛時安這番風趣的回顧引起了大家的會心笑聲。在昨日(11月25日)於上海市作協大廳舉行的“青春的回聲:40年代作家叢書研討會”上,他和許多在場作家一樣,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路曲折發展的見證人,也是親歷者和記錄者。這其中就有數位與毛時安同齡、也與共和國同齡的作家:以話劇《於無聲處》的一聲驚雷喚出改革開放先聲的宗福先、用小說《生活的路》開知青文學風氣之先的竹林、憑藉《蹉跎歲月》《孽債》等作品將知青生活的複雜圖景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的葉辛、以《長街行》探索城市與人關係、勾勒上海文化積澱的王小鷹、在小說中構建一個立體“石庫門”世界的殷慧芬、深入書寫郊縣改革開放程序的彭瑞高……如上海市作協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楊揚所言,這批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的作家完整經歷了共和國誕生至今的歲月,“經歷了那段歲月而寫出這些作品的人,和今天我們後來者的時代經歷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屋外細雨霏霏,屋內暖意融融,不時傳遞著笑聲與掌聲,氛圍輕鬆愜意。就像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說的,“今天,大家都是來見見朋友,也是對我們自己走過的路的回顧”。的確,葉辛、宗福先、竹林、王紀人、羅達成、王小鷹、王曉玉、谷白、殷慧芬、彭瑞高、張重光……由這些“40後”上海作家自選集組成的叢書《上海文學名家文庫·40後卷》中,所展現的是自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他們的創作風貌。無論是小說 、散文、報告文學,還是文藝評論、影視劇本等體裁,無論所寫是石庫門裡的人情世故,還是球場上的奮力拼搏,抑或書齋深處與作家作品的“短兵相接”,他們的寫作從未與自己的生活脫節。

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

■ 《上海文學名家文庫·40後卷》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推出

時鐘回撥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如今的這批40後作家當時正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各自不同的關注角度切入現實議題。他們書寫的是個人的經驗,是引發共鳴的感受,更是于波瀾壯闊時代大潮中的獨立思考與清醒審視。最可喜的是,他們至今仍都活躍在創作現場,在藝術探索和內容題材上不斷自我重新整理,時有新作推出。所以評論家王紀人開玩笑道:“難道我們只剩下回聲了嗎?難道我們青春不再了嗎?”他憶及自己當年與同為年輕人的吳亮等評論家打破規則、探究文藝理論的經歷,“我們是一直受到後浪鼓舞的。我們這些前浪沒有‘死在沙灘上’,就是因為我們記住我們曾經也是後浪。”用毛時安的話來說,要看到後浪的洶湧澎湃,也要看到前浪曾經的洶湧澎湃:“歷史是一個一個環節走過來的,而且老實說,前浪還沒有過時,還在唱著青春的歌曲,還在發表作品。”葉辛則希望用時間來證明一切:“歷史是會說話的——隨著時光的流逝,對作家也好、作品也好,都是會說話的。”

縱觀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海作家作品佔據了重要地位。隨著時間的延續,更為遼遠的意義也逐漸浮現。以毛時安的話來說,這一批作家總的來說是在改革開放的平臺上成長起來的,他們的作品當中保留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代風雲,“有的不是時代風雲,是時代的吶喊”。“整個新文學史上,上海是作出重大貢獻的,作為上海整體性的40年代作家創作,在文學史的思想解放運動中多次都在生活的前面。”陳思和認為。以宗福先的《於無聲處》為例,這部創造全國演出場次和觀眾最多記錄的話劇在陳思和眼中代表了當時的民心和民情,並推動了整個國家的思想解放運動,“這樣的作品只有在上海發生,非常少見。它見證了上海文學在新時期文學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並對全國人民都牽掛著的重大事件發出了作家自己的聲音,這就是良知。”在談及自己的創作時,宗福先則謙虛地說,回頭看,仍有很多幼稚的地方,甚至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但這部戲是我用自己的真誠和勇氣寫出來的,是暢所欲言說真話的,寫的時候充滿熱情”。

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

■ 研討會現場作家老友相聚 樓乘震/攝 下同

這種在一代作家身上集體呈現的品質,在評論家於建明看來既是一種使命感,也是一種責任感:“儘管也有苦難,也有不幸和磨練,但是他們身上追求一種光明的東西,或者說是正義感,或者說是責任感。”而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價值觀、審美觀都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作家們甘於寂寞、埋頭創作的定力也是令他感佩的所在:“比如王曉玉老師為了寫《你為誰辯護》,跟著律師當了兩年助手才下筆,後來又有了《我為你辯護》,這種精神我們要發揚光大。”他對40後作家的這番印象,在曾於作協工作多年的青年評論家李偉長眼中,也是一份來自於前輩作家的厚禮:“回望文學史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上海文脈的構成,這段文脈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來自於你們——由時間構成,由勇氣和探索構成,當然也由一個個具體的作家構成。”在他的感受中,40後作家依然是一群“天真”而“有感傷能力”的作家,他們對於青年作家所構成的意義,恰恰是文學的意義:“當年你們的勇氣、你們對現實生活的關切、你們報團取暖的無私情感,這些東西到現在依然珍貴”。

“這批作家的寫作有一個特點:關注現實和現實背後的人。在共和國發展的程序中,許多現實問題就擺在你面前,對他們而言,可以說‘現實造就文學’。”楊揚表示,“他們這一代作家關注現實,將現實反饋到他們的思想觀念中。他們有一種承擔精神,把文學跟社會的承擔結合並反映到作品中。”在對包括夏衍在內的前輩作家、戲劇家的資料研究中,楊揚也發現這樣一種精神承襲於何處:“我們的文學有這樣一種傳統,從1949年直到今天,在中國的土壤中,文學的現實感、責任感從來沒有缺席。”與此同時,陳思和感受到的也是一種傳統的賡續:“作為迅速發展的大都市,從都市風格到都市文化,以及上海作為一座經濟城市在金融和工業上的發展,在之後的50年代、60年代的一批作家筆下均有呈現,這些作家形成了都市、工業、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多元創作群體,這個群體我覺得我們沒有很好地去挖掘,這也是一個社會主義文學的遺產。”

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

“這一套叢書雖然厚薄不一,但是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每一篇都是沉甸甸的,都可以在文學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筆。”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說。在大廳旁的偏廳裡,陳列著130多卷的《海上文學百家文庫》,收錄了十九世紀初期至二十世紀中葉在上海地區出現的267位富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藝術特色的作家代表作。如今《上海文學名家文庫·40後卷》叢書的加入,續寫了這一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輝煌篇章。“文集延續了這樣的一條文脈,形成了我們上海獨特的文學傳統。這也是中國文學、上海文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給我們留下了豐碩的成果和文學傳統。”

新媒體編輯:張瀅瑩

配圖:未標註圖為記者攝

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40後作家的青春澎湃:他們以勇氣和探索照見時代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