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屬於道德文化範疇,從古至今都被國人嚴格遵守。

“孝”這一觀念的最初形成,源自於萬世師表孔子。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人,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是影響中國後世數千年的官方統治思想,雖然不乏有封建糟粕存在,但其關於“仁孝”的核心觀念,確實毋庸置疑的正確理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在孔子之前,“孝”的含義還沒有那麼全面深刻,

主要與周朝時期的祭祀習慣有密切聯絡,在周朝典籍之中,“孝”字常常與“享”字合用,脫離不開宗教和政治的影響。

到了孔子一代,他將“孝”字的重新解釋為對於父母的孝順,

這與儒家學說“近鬼神而遠之”的理論是相契合的,使得“孝”字逐漸脫離了宗教的束縛,成為了以血緣關係為依託,人人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到了漢武帝時代,儒學成為官方推崇的哲學思想,深入到了漢朝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挑選人才方面,漢朝的考官不僅要看考生的學識,還要考察其“孝悌”,一次為基礎的“察舉制”是漢朝最主要取官制度,直接將為官者的“孝”看作了他有沒有資格做官的前提條件。孟子是也是儒家學派的一位代表人物,影響僅次於孔子,他關於“孝”也有自己的一番認識。

在《孟子·離婁上》這部經典著作之中,孟子曾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將三種行為視作對父母的不孝順。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種,就是“無後為大”中的“無後”,即沒有子嗣。

在封建時代的人們看來,不結婚生子是對於父母的不孝順,而且是最大的不孝。

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需要大量的農業勞動力來保持國家的農業生產,

因此生孩子表面上看是一個家庭自己的事情,但從國家的角度來說,這是整個國家生存發展最基本的動力。孟子的觀念又正好利於增加勞動力,因此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所推崇,使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一直都是人們嚴格遵守的金科玉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第二種,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封建時代,父母的話要聽,但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

。這其實是古代文化中一個比較矛盾的地方,如果父母的話是對的,聽了自然是不沒有什麼問題,

倘若父母的話是錯的,身為兒女明知是錯卻還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使得父母好心做了壞事,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孝。

這一點矛盾的地方就在於兒女能不能準確判斷父母所說的話的對錯,倘若判斷錯誤,不聽從父母之言,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錯事,同樣會被視作不孝之舉。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第三種,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這一點存在些許道德綁架的意味,主要針對的是家境貧寒的子弟們。說他們

如果在成年之後還是不能夠有一番成就,讓辛辛苦苦將他們拉扯長大的父母依舊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這也是一種不孝

。當然,按照這一“孝”的要求來看,

如果子女的抗壓能力夠強,反而能以此為動力,

不斷努力,要麼在學業方面有所成就步入天子朝堂,要麼賺得家財萬貫,能在物質上回饋父母,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社會風尚。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比如漢朝時期的宰相匡衡,年少時家境非常困難,連可以照明的燈油都買不起,但他有著一番大志向

,也明白對於他這樣的貧寒子弟來說,只有依靠讀書才能夠走出去,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好的生活。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匡衡不惜“鑿壁偷光”,夜裡天黑,他沒有辦法繼續讀書,於是挖開了角落處的牆壁,來“偷”隔壁人家的光。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兩孝”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雖然這一舉動最開始被隔壁人家發現的時候,以為匡衡是小偷,還因此將其告到了官府,可是在真相大白之後,沒有一個人不讚揚匡衡此行的。

老天爺也沒有虧待匡衡,他最終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小村落,成為一國之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父母也因此在晚年得享天倫之樂。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一種“孝”,我們都可以看出古代社會對於年輕人報答父母這件事情看的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好的傳統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論語·學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月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