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陳寅恪在現代能當上教授嗎?這樣的事例目前也有,可味道不太一樣

提起陳寅恪,在中國近代文化界可說是殿堂級的人物,被稱為“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陳寅恪生於1890年,其祖父是清末的名臣,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的陳三立。而在他眾多的名譽之中,一個最為常見的名號卻是來之不易。那就是他清華大學導師的身份。

陳寅恪在現代能當上教授嗎?這樣的事例目前也有,可味道不太一樣

上世紀20年代,陳寅恪還在歐洲留學,他於1925年回國。當時的清華剛剛改為大學不久,按照胡適的提議採用導師制。而梁啟超向校長曹雲祥力薦陳寅恪,還說,陳先生的水平比我高。事實上,直至後來,梁啟超還曾說:我也算著作等身了,卻不如陳先生的幾百字。

陳寅恪在36歲時被聘為清華大學的導師,與國學大家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等比肩。在當時的清華,他被稱為“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前半句好解釋,說的是他的家世。他父親是清末著名的“公子”,而他的夫人又是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所以說他是“公子之公子”再貼切不過了。後半句可就牛了,“教授之教授”可不是白來的。當時的清華教授,大都是名滿天下之人,老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讓這些金字塔頂尖的大知識分子們去推崇一個後生晚輩,別開玩笑了。

陳寅恪在現代能當上教授嗎?這樣的事例目前也有,可味道不太一樣

當時的大學問人,分兩派,一派是本土派,一派是洋派。本土派認為洋派的學問用不到國學範疇,而洋派則認為本土的眼界太窄。唯獨到陳寅恪這兒,本土和洋派都不言語了。論國學,他基礎深厚,國史精熟,見解獨到;講洋派,他會梵文、巴利文以及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等八種語言,令人歎為觀止。他講課,很多時候早早跑來的不是學生,反而是清華大學的其他的教授,所以當時的學生稱他為“教授之教授”,還有更直白的,直接叫他“太師傅”。

這樣一個百年難遇的大牛,要放現在,恐怕有點麻煩。連大學的門也未必能進。因為他是著名的“二無導師”。他收到清華聘書時才36歲,還在歐洲學習,在國內的學術界自然沒有名望,關於論文就更加談不上了。他硬是憑藉梁啟超等人的推薦直接當上導師的。這在今天恐怕是很難想象的。

陳寅恪在現代能當上教授嗎?這樣的事例目前也有,可味道不太一樣

陳寅恪先生論文高產的年代大概是1930年和1944年,一年之中大概十來篇的樣子。放在今天也不是什麼高產教授。更何況他的一生之中有一些階段,連續數年不曾有一字發表,按照今天的高校規定,教授的帽子早就要被摘了吧。

別看後來他被稱為“教授之教授”,可在最初他想獲得學生的“好評”也是難上加難。剛開始學生們也沒聽說過他,一幫子老頭中冒出一個年紀輕輕的,這人哪來的?關鍵他開始上課時太專業、太深奧,學生們也聽不懂。那時候他自己也很苦惱,而和他有同樣煩惱的大概就算是王國維先生了。

沒名氣、沒論文、還不會教學生。堅持用這樣一個人當教授,還最終變成了清華之寶,當時的清華校方需要有多大的擔當啊。

陳寅恪在現代能當上教授嗎?這樣的事例目前也有,可味道不太一樣

其實現在也有這樣的事兒,好些個大學也冒著“天下大不違”請一些“客座教授”。好些都是演藝明星。有些本身就是“老師”出身,如劉歡、何炅、黃磊等等,容易理解。另外一些純粹的演藝人士卻跑去商學院之類的學校當“教授”,雖然都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可細咂麼著怎麼都不是這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