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路靖|阿富汗問題:蘇聯的野心,俄羅斯的良心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路靖】

美國在阿富汗經營20年,“結果全是悲劇”。

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美國倉皇撤出阿富汗的一句評價。普京批評的是美軍試圖在阿富汗施行所謂的美式規範和標準,包括改變當地的政治架構,但“如果有人要對他人做些什麼,應該充分考慮他人的歷史、文化和人生哲學,尊重他人的傳統”。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上一個陷進去的正是蘇聯。普京這話,可謂是“前車之鑑”。

路靖|阿富汗問題:蘇聯的野心,俄羅斯的良心

入侵阿富汗是蘇聯歷史上的一個汙點

蘇聯成立之初,阿富汗中立國家和緩衝地帶的地位沿襲了下來,但彼時正處於冷戰時期,阿富汗特殊的地緣位置,使其成為了美蘇兩國爭鬥的分界線,雙方都在竭盡全力爭取奉行中立政策的阿富汗王室的支援。

不甘落後的蘇聯為當時實行君主制的阿富汗提供了積極的經濟援助,而在大英殖民帝國瓦解並撤出該地區之後,蘇聯在阿富汗的影響逐漸加強。蘇聯的共產主義制度和取得的工業成就也吸引了一批阿富汗先進分子,這其中就包括阿富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的堂兄,後來被稱為“紅色親王”的穆罕默德·達烏德。

查希爾國王坐穩王位後,這堂兄弟兩人就在阿富汗推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而蘇聯也給阿富汗提供了數額可觀的經濟貸款,還派遣了大量的蘇聯軍事、經濟和技術專家幫助阿富汗進行軍隊現代化改造,修建大量基礎設施,發展工業等。

但是,達烏德推動的現代化改革與貧窮、落後、宗教和部落觀念極強的阿富汗水土不服,這也導致保守派與民主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阿富汗政局混亂——1973年達烏德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阿富汗王國,成立阿富汗共和國;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軍事政變(又稱四月革命),殺死了達烏德,宣佈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79年民主共和國二把手阿明發動政變,取代了原領導人塔拉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領導人變換的過程中,雖然阿富汗在美蘇之間有所搖擺,但是阿政府始終堅定地推行著社會經濟改革,包括土地改革、掃盲運動、男女平權運動、政治生活民主化等等。而由於該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傳統的,還沒有準備好進行徹底的轉型,阿政府的改革引起了阿富汗社會,特別是神職人員的強烈抵制。蘇聯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蘇聯顧問還曾建議改革者多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

面對越來越多的反政府武裝行動,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多次向蘇聯尋求直接的武裝援助,蘇聯領導人每次都表示了拒絕。莫斯科非常清楚淌這趟渾水可能帶來的後果。蘇共中央認為,阿富汗的政權已經是一個對蘇友好的政權,必須由它自己處理內部問題。

路靖|阿富汗問題:蘇聯的野心,俄羅斯的良心

哈菲佐拉·阿明,1929年8月1日—1979年12月27日;曾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那麼,又是什麼促使蘇聯最終決定進軍阿富汗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根據這一代蘇聯領導人的經驗,如面對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和1956年匈牙利的反蘇起義時,蘇聯軍隊往往能在短短几天內成功推翻不受其歡迎的領導人並重新控制局勢。而且國際上的輿論雖然來勢洶洶,但持續時間很短。況且,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蘇聯軍隊推翻的是相對自由派的領導人,而這次他們在阿富汗想要推翻的是帶有明顯極權主義傾向的獨裁者,想必阿國內部和國際社會都不會產生過於強烈的反應。

而且,伊斯蘭革命在伊朗取得了勝利,這股革命熱潮很可能刮到阿富汗,這對當時的社會主義政權來說是極大的危險。更重要的是,美國國會否決了《限制戰略武器條約》草案,1979年底北約還決定在西德部署能夠到達蘇聯領土的潘興導彈,蘇聯領導人認為,在這種國際形勢下,蘇聯對阿富汗的全面控制能使蘇聯扳回一局。

可是,蘇聯還是失算了。1979年底的阿富汗實際上已經爆發了全面內戰——26個省中有18個省發生了武裝衝突。一方面,這意味著在沒有蘇聯干預的情況下,這個共和國很可能註定要滅亡。另一方面,這也預示著蘇軍將被捲入長期衝突的泥潭。

在俄羅斯大部分人看來,蘇聯入侵阿富汗是蘇聯歷史上的一個汙點。1989年12月召開的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對蘇聯入侵阿富汗做了如下評價:“這一行為使我們站到了國際社會大多數人的對立面,我們違反了在國際交流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雖然也有其他國家違反過這些規範,甚至現在也有國家這樣做,但是這不能作為我們國家採取此類行動的理由。”

蘇聯入侵阿富汗影響深遠,不僅造成大量人口傷亡,還破壞了阿富汗原本就很脆弱的社會結構和權威體系,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極端宗教力量。而這背後也不乏美國的暗中推動。為了在阿富汗戰場上拖住蘇聯,80年代初,美國大幅增加了對阿境內聖戰者組織的援助,為這些反動分子出錢出力出武器,甚至還幫他們從其他國家招募志願者來擴充實力。據統計,美國共花費了約30億美元用於直接支援反對蘇聯的武裝力量。這時的美國人肯定想不到,自己為了對付蘇聯而扶植的聖戰者們會在蘇聯倒臺之後立馬將槍頭指向自己,他們更想不到,幾年後的自己也會鑽進阿富汗這個火坑難以脫身。

而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阿富汗的交往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991—2001:從明哲保身到被動介入

1992年4月親蘇政權垮臺後,伊斯蘭聖戰者們在內戰中建立了阿富汗伊斯蘭國,由阿富汗正統派伊斯蘭運動的領導人拉巴尼擔任總統,俄羅斯隨即承認了該國家。

但是阿富汗的國內局勢並沒能因此好轉,反而持續惡化。1996年,塔利班就佔領了首都喀布林,宣佈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截至1998年,塔利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大約90%的領土。

而為了對抗塔利班,阿富汗伊斯蘭國聯合了許多曾經敵對的軍事派別,組成了“北方聯盟”。雖然北方聯盟只控制了一小部分阿富汗國土,但當時大部分的國家仍將其認定為阿富汗的合法政權。而塔利班政權只獲得了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個國家的承認。

在1996年到2001年塔利班實際掌權期間,俄羅斯吸取了蘇聯的教訓,嚴格地遵守了“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和塔利班僅有的交往也只限於特別事件,如1996年俄要求塔利班釋放被扣留的民用飛機機組人員。1999年,俄外交部表示:“俄方反對任何外國干涉阿富汗內部事務,堅信只有阿富汗人才能解決阿富汗的問題。”

但是,看俄羅斯這邊想明哲保身,塔利班卻不幹了。1999年秋季第二次車臣戰爭期間,塔利班向車臣武裝分子提供了約400萬美元和24套行動式防空導彈系統,還在2000年1月宣佈承認車臣獨立,同年2月,塔利班官方報紙《伊斯蘭教法》還呼籲穆斯林國家對俄羅斯宣戰:“伊斯蘭國家必須允許信徒參加在車臣的聖戰”。2000年,在阿的車臣人估計有2500多人,他們在塔利班控制區的營地裡接受訓練。同時,塔利班還公開表示,“俄羅斯是阿富汗人民所有災難的根源。我們對莫斯科的政策是不友好的。”

這火都燒到自家院子裡了,俄羅斯人可忍不了。儘管如此,俄羅斯還是儘量保持了剋制,利用多邊機制,採取外交手段和國際合作對抗塔利班。2001年7月,俄羅斯、印度和伊朗就聯合力量對抗塔利班的恐怖主義威脅達成一致。三國也向北方聯盟提供了軍事技術支援。也正因為如此,聯合國拒絕三國直接參與阿富汗的維和行動。雖然今天仍有普什圖族的阿富汗政客以及一些國家批評俄羅斯之前與北方聯盟的關係,但俄羅斯此舉更多是出於對塔利班政權公開不友好活動和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構成威脅的被動迴應。

2001——2014:從積極對抗恐怖主義到與阿政府友好交往

情況在2001年又發生了變化。基地組織對美國發動了恐怖襲擊,而塔利班堅決庇護基地組織及其領導人,美國在全民激憤的情況下進軍阿富汗。此時的俄羅斯和美國有著“消滅恐怖主義”的共同目標,兩國的關係甚至因為塔利班而一度達到了蜜月期。俄羅斯不遺餘力地為反恐戰爭出錢出力——不僅給盟友北方聯盟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非軍事援助,還與美國分享了大量情報,幫助他們在中亞取得空軍基地等等。

而據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透露,在美國反塔利班運動開始幾天後,塔利班曾在塔阿邊境與俄羅斯邊防部隊取得聯絡,並提議和俄羅斯聯手對抗美國,但他們的這個提議被俄羅斯嚴詞拒絕。

然而就像蘇聯與西方在二戰勝利後反目成仇一樣,在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以後,美國和北方聯盟的反塔“同盟”關係受到了重大挑戰,而美國在中亞地區軍事存在的加強也引起了俄羅斯擔憂。但在國際社會的大力促成和聯合國的直接運作下,各方最終還是達成協議,組建了一個臨時過渡政府,由卡爾扎伊任臨時政府領袖,而北方聯盟仍在政府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路靖|阿富汗問題:蘇聯的野心,俄羅斯的良心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在莫斯科會議開始前互相問候。(2019年5月28日)圖自AP

2000年代初期,俄羅斯與阿過渡政府建立了很高水平的雙邊關係。阿當局高度讚賞俄方在其塔利班反抗運動中提供的支援。時任外交部長阿卜杜拉2002年在被記者問及蘇聯與阿富汗的舊怨是否會成為阿俄兩國關係的阻礙時曾表示,“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不是蘇聯”。根據俄羅斯的資料,2002-2005年間俄羅斯無償向阿富汗政府提供了2。2億美元的軍事和技術援助。

但是,俄羅斯與阿富汗政府的良好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方人”在權力結構中的主導作用。2004年阿富汗舉行新政權上臺以來的首次選舉,卡爾扎伊正式當選阿富汗總統。此時北方聯盟的地位已被大大削弱,並且它也逐漸融入美國建立的經濟體系,更加依賴西方。在這一階段,俄羅斯的對阿政策出現了多元化的跡象——即與“北方人”疏遠,更廣泛地與各派系結交。

值得注意的是,卡爾扎伊在他執政後期表現出了更加親俄的立場(這也為日後他被美國拋棄埋下了伏筆)。2012年在普京重新擔任總統之後,喀布林方面表示了對俄羅斯在阿富汗發揮積極作用的期待。俄羅斯方面也表示,準備積極參與阿富汗的經濟重建,繼續為阿安全部門提供援助。在俄羅斯的倡議下,上合組織決定給予阿富汗觀察員地位。拉夫羅夫當時表示,此舉將使莫斯科和喀布林能夠在必要問題上更密切地合作。

而在另一邊,塔利班政權雖然已經被推翻,但其殘餘勢力在山區和邊境地區重新集結,繼續同美軍和阿富汗政府軍進行遊擊戰。

2014——2021:從邊緣角色到和平推手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關係急轉直下,美國也扶持了更加親向西方的加尼政府。而俄羅斯與阿富汗政府的關係也受到美國的影響而一落千丈,俄羅斯在阿富汗政府的外交決策中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

此時,一個比塔利班更加激進的“伊斯蘭國”,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並很快演變成國際舞臺上影響力最大的恐怖極端組織,成為全世界的公害。伊斯蘭國不僅在世界各地(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包括俄境內)發動了恐怖襲擊,還極力向這些國家滲透,特別是鼓動年輕人的加入。

根據2015年12月25日俄外交部和聯邦安全委員會發布的資訊,在國際恐怖分子隊伍中俄羅斯人的數量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數,變成世界第二位,僅落後於突尼西亞。而塔利班與伊斯蘭國不同,前者仍保留了民族屬性,後者則試圖不以民族國家為限制,廣泛地發動伊斯蘭革命。

面對共同敵人伊斯蘭國的威脅,俄政府與塔利班的關係有所緩和。2015年12月,俄羅斯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卡布洛夫表示,“在共同對抗伊斯蘭國的立場上,塔利班的利益與我們是一致的,我們和塔利班也存在交換資訊的渠道。”(但不久後俄羅斯駐阿富汗大使館否認了這一訊息)

此後,在西方媒體上就開始了對俄羅斯支援塔利班運動的公開指責。北約武裝部隊司令斯卡帕羅蒂表示俄羅斯擴大了對塔利班的影響,有可能還開始支援塔利班,他指責莫斯科試圖透過這種方式削弱美國在阿富汗的影響。而俄方對他的指控表示強烈譴責,並指出很多國家都與塔利班有聯絡,只是沒有人大張旗鼓地宣傳,美國甚至還對伊斯坦國提供了援助。

俄羅斯阿富汗問題專家艾哈邁德·瓦希德·莫日達表示,俄羅斯在阿富汗的政策不應該看其他大國的臉色,俄羅斯應該盡力幫助阿富汗早日實現和平和穩定,俄羅斯與塔利班接觸什麼的對美國沒什麼影響,俄羅斯如果想對付美國,那可以選擇尋找推動阿富汗和平程序和促進美國撤軍的有效方式。而且,阿境內和平主義者和希望擺脫外國軍隊的人數,遠多於希望美軍在阿富汗繼續存在的人數,俄羅斯這麼做也有利於改善自己的形象。

俄羅斯的確這麼做了,在堅持對阿政策“地區化”和支援各方透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建立了“莫斯科程序”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和莫斯科會議,並取得了一些外交成果。2018年11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了“莫斯科程序”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第二次會議。會議由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主持開幕,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印度、中亞國家、中國、美國都參加了會議。

重要的是,塔利班卡達辦事處負責人率領的塔利班代表團也參加了此次會議。在此之前,塔利班從未公開參與過這種級別的活動,因此這次會議被認為是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談判的開端。卡布洛夫日後也表示“莫斯科程序”阿問題國際會議是進行實質性談判以促進民族和解,並在阿政府與塔利班之間建立建設性對話的最佳平臺。

但其實,在推動阿富汗和平程序時,俄羅斯並非沒有私心,以這種代價很小的方式介入,不僅能夠幫助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和毒品犯罪,維護自身和中亞的安全利益,而且還能增強自己作為地區大國的影響力。

路靖|阿富汗問題:蘇聯的野心,俄羅斯的良心

塔利班組織最高政治首領毛拉·巴拉達(左三)與其他塔利班代表團成員抵達莫斯科的會場。(2019年5月28日)圖自AP

結語

在美國完成從阿富汗撤軍後,阿富汗問題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俄羅斯國內也大都是對美國鋪天蓋地的批評,認為華盛頓並沒有給阿富汗人提供真正的幫助,一旦阿富汗沒有了利用價值就被無情地捨棄。

其實,在匆忙撤軍和對阿富汗造成的傷害上,美國和蘇聯可以說是半斤八兩,他們在阿富汗的失敗也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阿富汗的地形支離破碎、民族結構比較複雜,各民族相對獨立,這就決定了阿富汗境內很難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只能發展出一個鬆散的政治聯合體。這也增加了強國入侵阿富汗的成本——無法一次性消滅所有或大部分的抵抗力量,而是將陷入長久的、散亂的游擊戰,如果不及時止損,最終被拖垮的只能是自己。

因此,也有俄學者認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戰略上的成功——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對美國造成的損害恰恰是最小的,最大的傷害都留給了其他國家,也許,巴基斯坦除外。

西方國家認為,中俄會借美國撤離阿富汗之際填補該地區的權力真空。鑑於俄羅斯與阿富汗各方勢力打交道的經驗和蘇聯的教訓,俄羅斯肯定不會明目張膽地干涉阿國內政,而是會有限地介入阿富汗事務,最主要的目標是保證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的安全。正如普京在8月20日指出,“現在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恐怖分子偽裝成難民進入鄰國”。

但可以肯定的是,針對阿富汗後續問題的解決,俄羅斯肯定會吸取蘇聯的慘痛教訓,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等框架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加強地區外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