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戰國年代商鞅進行變法,發明了一種叫照身帖的東西,這東西由官府製作。是一塊打磨光滑細密的竹板,上頭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籍貫資訊,並規定國人必須持有。如果沒有的話,就會被認為是黑戶或者間諜之類的,這其實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身份證”。當然,不同的是因著照身帖上頭的畫像是畫師手繪,也就難免會有與本人存在出入的事情。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而身份證發展到如今的模樣,那是經過漫長演變和發展的,可不是一夕而成。後來所稱的魚符、腰牌、虎符其實也算是古代身份證的一種,雖然形式變了,但作為身份證的功能並未改變。到明清年間,身份證已經與現代意義上的卡片式身份證非常接近了,並開始向中下階層發展。清末民國也有身份證流通,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身份證。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那時證明自己身份用的是戶口簿和單位介紹信,1984年4月6日,才正式頒發身份證等問題請示的通知。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國恢復身份證制度,揭開居民戶口證件化管理的序幕。發展到現在,更是更新到二代身份證以及網上身份證,其他國家自然也如中國一般有實行類似的制度。

一般來說,身份證是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由各國或地區頒發給公民。自然,上頭使用的也就是頒發國的文字,然而有一個國家卻是例外。這個國家便是韓國,觀察會發現,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是會加上中文備註的。這不免讓人奇怪,不過了解原委之後,才明白還真得加上。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現如今的大韓民國,其前身為大韓帝國、朝鮮王朝、高麗等等,而朝鮮半島古代的政權很長時間都是中原王朝的屬國。由此它也是漢文化圈的一員,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其現在的國旗還是當年的清廷官員馬建忠給出的藍本修改而來。朝鮮王朝時期,朝鮮的國王都必須得到明朝皇帝同意才能確定,朝鮮這個國號也是朱元璋定的。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因著長期和中國文化的傑出,漢字在很長時間中都是朝鮮半島唯一的官方文字,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朝鮮諺文才開始在朝鮮王國的官方民間大量使用。不過他們所使用的漢字與我們使用的漢字不同,漢字本身就是為標記漢語創造的文字體系,要標記和漢語完全不同的朝鮮語自然有麻煩。

因此他們最初拿去用只是嘗試,慢慢才總結出了兩種方法標記,一種是放棄漢字的表意功能只使用表音功能。比如說古這個字,不管中國人創造這個字的本身意義,只單純用它來標記韓語發音“”。另一種是放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比如新羅時代用水來表示“”。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1443年朝鮮王國的世宗建立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三年後在全國廣泛釋出,朝鮮半島有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他們的統治者依然偏好使用漢字,一直到二十世紀,訓民正音才開始大量使用。漢字結合韓語使用六百餘年不止,輕易拋棄顯然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日文中也時常夾雜著漢字是一個道理。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加上漢字備註?韓國人:沒有還真不行

於是韓國的很多字還是得加上漢字解釋,且訓民正音本身有弊端,它是音化字,簡化了漢字的眾多同音不同字的部分。也就是說統一的是漢字的讀音,並非漢字,那麼這就導致遇到讀音相同的還是無法辨認。簡單來說就是,遇上兩個不同字卻同音的人,很難分清叫的是誰。

出於這種因素以及漢字餘留影響力,韓國人的身份證不得不加上漢字備註,這是必要的解釋。還有一些沒有漢字名字的,則用韓語的固有詞起名,事實上不光身份證有漢字。韓國以前的歷史文獻也都是用漢字記載,搞不好不認識漢字的韓國人,連自家文獻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