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南懷瑾老師講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

牛頭融禪師雲:“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唸佛三昧,一香板之下,與密宗觀想均是一樣。念頭生滅便是生死,醒與睡也是在生死,何必一定談身體生死?一念回機,當下即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真能得一念徹底清靜者,則無生死可了。生滅滅己,寂滅為樂。寂然不動,這是體。但仍須起用,應感而遂通,要在世俗中磨練一番,在事務中,動亂中,仍保持清淨。一念回機,便同本得。

這才是《華嚴經》中大乘境界,絕不是小乘人逃避了事的。

觀自在菩薩――能觀的就是自在。

坐在這裡,靈靈明明,能觀內觀外,應付一切,以能觀的觀所觀,就是初觀自在。

向上就昇華,向下就墮落。成凡夫的,成菩薩的,就是它。如果向外馳求,就好像離開你了。

達摩祖師說:“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待人接物時,稍稍管帶它一下,它就在這裡,這就是“行”。

久而久之,就是“行深”。

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萬物歸一,一歸何處?”達摩祖師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如何是牆壁?外緣不入,內緣不出,現在如何?就是這個!認得這個,把持這個,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使汝頭痛腿痛,可使汝捶肚子,可使汝下筆千言。

能認得這個而持之,天地在手,萬化由心。倘聖人妄念忽起,即同凡夫;倘一念回機,還同本得,凡夫即聖。

《習禪錄影》

怎麼樣是一念回機?這是達摩祖師的話,“一念回機,便同本得”。機者,機關,就是開關,譬如我們開電燈,指頭一按它就亮了;回機,把這個機關一按,電就回去了,就是關閉這個機關。

一念回機,你這個念頭一起來就把它關閉,回到原來不起唸的地方,便同本得,這就對了。

你現在能不能做到一念回機呢?

一念回機就是這樣,

念頭沒有起來,不是壓下去喔!念頭一起來就空掉了,回到本來空的地方。

假定你能夠做到,在平常生活中怎麼應用呢?那應用更大了,一念回機,回到那本空的境界,是心如明鏡臺;再高一點就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就千軍萬馬當中都可以去了,佈施眾生,

做任何事情,一點都沾不住,因為一念回機本空嘛!日常生活中活潑潑、乾淨的,不受一切汙染,就怕你做不到。

《南禪七日》

一切有情眾生心意識起了作用以後,一用就不會停止。等於機械開關或電的開關,這個開關開啟了,它不會停,而且越轉越快,除非我們自己去把這個開關閉掉。現在拿具體道理講,你就懂得修行了。

所以我們生命的這個開關打開了,自己無始以來永遠在轉,在轉的中間你想回到空的本位,回不去啊!

所以修道你求誰啊?只有自己來,自己把原來的那個開關一關掉,它就停掉了,不輪迴,不轉動了。輪迴就是在轉動,不轉動就回到那個本位去了。

但是你要注意啊,

現在我們修道,就等於自己原來的那個開關摸不到了,開關在哪裡不知道了,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你慢慢修吧,打坐也好、拜經也好,你去摸吧,有一天你摸到了,“啊哈!在這裡!” 這就叫做見道,見道等於你把開關“咚”一關,空了。

但是你把開關關了,那個機器已經

轉了不知多少年了,不曉得轉了多久,像電風扇一樣,雖然把它停了,但它由快轉到慢,還在那裡慢慢轉。所以見道以後要修道,等它慢慢轉到最後,“咔噠”完全停掉了,那就悟道證道,懂了吧。修道就是那麼修,

就是這個道理。

整理自《唯識與中觀》

大家都想證入不可思議的定境界。然而真正達到了,便無所謂定或不定,而是自己心性的本體,它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三昧之定。你只要隨時如古德所言做到一念回機,則“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請注意這個“機”字,

我們這個思想、感情的念頭,整天像機關開著向外面亂跑,只要我們把這個機關關了迴轉來,就已經是你本來的那個東西,是你本來就有的,就是“便同本得”。

這話講得清清楚楚,你向哪裡找?但是,我們一打起坐來要一念回機,跑回來之後還要再找個本來,因此笨呀!自己上自己的當!這樣做功夫,那你三大阿僧祇劫慢慢去找吧!

實際上沒有一個心相而進入不可思議的三昧境界,無所謂入,無所謂出。比如我們心裡的行為,現在對某一個人非常生氣非要打他不可,一念回機,突然一想這個小子呀!算了!好吧!好吧!我倆不要生氣了,這一念回機即是本善的,用不著加力量。心理行為的起用如此,入定、出定也是一樣。

所以有人以為定還有個什麼樣子呀?以為入定了有光啊,有看到內在放光,也有看到外在放光。但這往往變成非量境界,不理它就對了,理它就不對了。理它就變成非量,不理它就是現量。你覺得自己放光了,然後光太小了一點,把它放大一點就好了,這則是比量,都在那裡玩弄妄心。

你懂了這三量的道理,就要隨時隨地都在現量中,“一念回機,便同本得”,意識的現量是一切本來呈現的,一切本來擺在你前面沒有分別的那個樣子嘛!

我們的思想是靠不住的、是幻滅的。念頭起來,它本身自然幻滅。因此叫它妄心,不可靠。但是人呢?被自己騙了,一念妄心才動就慘了。什麼叫一念?我們一呼一吸之間叫一念。佛說這一念之間包含八萬四千煩惱。妄心不動很重要,但是觀念不要搞錯了。一般學佛所謂的不動,是一上坐閉起眼睛拼命想把心壓住。那你才動得很厲害,動的什麼?想壓住不動嘛!然後這個念頭來了!唉呀!糟糕!把它空掉、丟掉。丟掉以後下面一個念頭又跑來了,又唉呀糟糕,愈來愈忙,結果一直都在動妄念。

“當知妄心不起,始合法身寂滅樂也”,

若妄心不起,即非量、比量的心事不起,自然就合於現量法身寂滅的境界。這個就是你本來的法身,不生不滅的。

不動心當然是不生,不動心我也不怕它空掉,就是不滅了。

那麼“一念回機,便同本得”,你法身現前就是現量境界。

(整理自南懷瑾老師講宗鏡錄)

“君子中庸”,一個真正悟道修道的人,

隨時隨地都在道中行,等於學佛的人講,隨時隨地都在定中,都在那個境界裡頭

。“小人反中庸”,就是

小人無所忌憚,沒有一種正的心理,沒有嚴肅要求自己的心理。

等於我們用禪宗的話來說,達摩祖師講“一念回機,便同本得。”

君子隨時念念回機;小人呢?念念放肆。

我們現在很少用這句話罵人,我們小的時候讀書,老師看我們調皮會說:“你這個人好放肆啊!”那個時候聽到“放肆”啊,就很嚴重了!曉得罵得很厲害!放開了肆無忌憚,就叫放肆。現在這些年來,我也沒有聽到老輩子罵過這句話了。而且我們假設罵年輕學生,你好放肆哦!年輕學生還不懂呢。

肆無忌憚就是放肆,就是放逸,非常過分地自由,所以不能精進,不能成功。

(整理自南懷瑾老師講中庸)

南懷瑾老師講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