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快評」孩子面前秀恩愛惹來爭議,公共場所要有公共意識

小時新聞·錢江晚報評論員 項向榮

「快評」孩子面前秀恩愛惹來爭議,公共場所要有公共意識

據江蘇新聞報道,最近,兩名男子在南京的一家餐廳裡大打出手。當時,打架雙方的劉某和許某餐位離得不遠。

尷尬的情況發生了,因為許某的女兒和劉某及其女朋友是面對面坐的,“他們從吃飯開始就一直一會兒親一會兒抱,最後直接躺下來了在那摸”。

於是許某的女兒發出疑問:叔叔阿姨們在幹什麼?

這讓許先生夫妻倆覺得很尷尬,於是他請劉某稍微注意一點,

可劉某卻不客氣地說,“你們換個位置,讓小孩看不到就好了。”之後的一句話,更讓口角升級成了互毆。劉某對許某的妻子說:“如果你跟你老公不耍親熱,哪兒有小孩呢?”

事發之後,劉先生承認,自己和女友有些親密的行為,但覺得並不過分。不過,似乎沒人認可他“不過分”的說法,網友對他的奇葩言行一片嘲諷:“難道你想要在餐廳耍出孩子嗎?這哪裡是什麼秀恩愛,公開場合這樣子跟動物有什麼區別?”“臥室裡的事在臥室做,人又不是動物。”話糙理不糙。

的確如出警民警所說,我國法律現今沒有規定公共場所親密的界限,但即使沒有法律的規定,成年人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慮公眾的感受,尤其是在公共場所有未成年人在場的時候,而不是任性而為。而且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並不代表道德允許,何況你語言猥瑣侵犯了別人了。

「快評」孩子面前秀恩愛惹來爭議,公共場所要有公共意識

很多國家看似觀念比較開放,但其實都有懲罰公共場合有傷風化行為的罪名,特別是對公眾空間裡的涉性舉動管得還比較嚴格。公共場所還是要有公共意識,完全不顧及對他人及社會的影響,顯示了公共意識的極度缺乏。國外重視公共意識的教育,從孩子喃喃學語開始,就反覆教給他“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區別,讓孩子知道不防礙他人是有禮貌和有教養的一部分。

反觀國內,在公共場所,很多人以天性、自由為藉口,以“關你屁事”為理由對別人的規勸置之不理。事實上,像劉某這樣的行為,不僅在餐廳這種全開放場合存在,我們在大學的自修室甚至課堂裡不也能見到這種行為?我們難以想象,一個沒有公共意識的人,不懂公共場所不能影響他人這一簡單的道理的人,怎麼會成為文明人?難怪劉某在網上要一邊倒地被人譏諷為“動物”了。因為這麼做,不是秀恩愛,而是失公德了。

公共意識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之一,公共場所的行為不影響到他人,這是每個人的責任,社會的正常運作不僅需要法律,還需要公共意識,需要規則,只有遵守的人才能越走越穩。

必要的公共意識並不是束縛人們的鐐銬,而是培養規則,促進社會井然有序的手段。公共意識不僅體現為一種公共生活理念,更體現為一種社會交往價值觀,這樣才能塑造令人敬重的現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