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

中國號稱“最熱愛和平”的國家,反對戰爭,崇尚和諧。然而自古以來中國也有“尚武”之風。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了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在很多武俠小說以及電影、電視劇中,大都會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形容一個人的武藝高強。在十八般武藝中,最為我們熟知的武器當屬刀劍。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劍穗除了美觀好看,另外一項“一招制敵”的秘密。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

作為十八般武器之首,劍有“百兵之君”、“世間第一兵器”的稱號,種類繁多,包括有單劍、雙劍、短劍,長劍。而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中國人已經開始佩戴劍,一方面用來防身,一方面也是身份的象徵,意味著脫離普通百姓行列。所以上至皇帝貴胄,下至文弱書生,都以佩劍為驕傲。

劍,鋒分兩刃,在技擊和舞練方面,與其他兵器有不相同之處,從漢代開始,逐漸出現了裝飾物劍穗。這是從春秋時期“劍韁”演變而來。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

最初的戰爭以長矛和馬槊作為主戰武器,劍的配置用於緊急情況下的近戰,為了防止在激烈的戰鬥中脫手。常將劍刀類短兵以皮繩懸掛在手腕上,此繩舊稱“劍韁”。時間久了,就演變成了劍穗。

劍穗也有稱為“劍袍”。通常長於劍身五至七寸,所以稱它為“袍”。人們大多知道長穗佩在劍上顯得美觀文雅,舞劍別有一番藝術特色,但很少設想到劍穗在技擊上別具格的作用。

劍是主體,劍穗是附件,是配合劍起輔助作用的。劍穗的舞動,主要應是從屬劍法的作用,當劈、撩、雲、掛、掃等式長穗舞動的時候,劍穗與劍身的正確距離應是45°—70°角之間,處於同一方向,劍穗先行,劍刃隨後即至。刺、抹、挑、託等就不一定非得使劍穗舞動起來。若單純地從長穗的旋轉飛舞著眼,而不顧及劍術的結構內容,以致本末倒置,則不足取也。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

和大多數人想象的不一樣,劍穗並不單純為裝飾品,而是作為一種附屬武器來使用的,古人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往往在劍穗中心置放小型暗器,如七星釘、小鉤等東西。必要的時候,就可以將暗器抽取出來,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反敗為勝。

劍穗的特點,是它柔能克剛的長處,因為劍穗的絲索是軟的,舞動的時候,劍穗在前,劍的鋒刃隨後,敵人不擋,不但劍穗擊中照樣能造成傷害。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

同時,劍刃隨後即到,如果以兵刃來擋,絲索劍穗即刻就會纏繞於其兵器之上,將其兵器繳獲或使其脫手,使其失去戰鬥能力。正因為劍穗先行,極易造成對方錯覺,以為劍刃已至,故不得不擋,當其招架之時,而劍鋒後至,就措手不及了。總之,不論對方兵器擋與不擋,劍刃隨後必到,必造成對方被動而失敗。

長穗在舞練的時候,如不得要領,往往將劍穗纏繞於劍身或手腕之上,或碰擊在白己的頭上或身上,以致破壞劍術套路的完整性。且各個流派都有各自的風格特點,根據劍術結構內容,選佩短穗或長穗,則是比較適宜的。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

雖然長穗在技擊上的作用具有上述之特長,但非對劍術有高深造詣者,不能運用於技擊,反倒成為了一種負擔,影響了攻擊效率。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熱兵器成為主流是,劍已經逐漸被淘汰,成為一種強身健體的體育用品。沒有人會在劍穗裡面藏暗器,來了“一招制敵”。所以現在劍穗的職能已經蛻化,成為了佩屬飾物,增加美觀,提升視覺欣賞效果。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不要小看劍穗,關鍵時候,還能“出其不意”要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