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黃建新是第五代導演中具有獨特風格的存在,他的作品具有他個人的獨特魅力。但是從改革開放時期到如今,他的藝術風格表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他的先鋒三部曲,再到都市三部曲,又到心靈三部曲,再到如今的主流三部曲,伴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他的藝術風格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而本文也將結合他不同時期的具有典型特徵的作品出發,結合社會發展下電影敘事表達的變化,研究黃建新導演藝術風格發生變化的因素,探討中國現代電影的發展以及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模式。

談到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五代導演,人們往往會被張藝謀、陳凱歌吸引,但卻一定繞不過黃建新。他並不是人盡皆知的導演,但只要熟悉中國電影,熱愛中國電影的人就一定會對他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為他的都市畫卷著迷。他是獨具一格的顏色,在時代的洪流裡,有著自己的方向。

就像曾執教北京電影學院,如今是北京大學教授的戴錦華的評價——他是第五代的一個異類,第五代導演的創作的基本文化特徵是歷史寫作,或者是重寫歷史,但黃建新是忠實的時代之子,他所選擇的是與時代同行,而不僅僅是寫一個時代的文書。

因此黃建新在與時代同行的作品裡有著豐富的時代文獻價值,他以精湛的電影形式呈現記錄時代,分享著時代的深刻的矛盾、悖論。他與時代的洪流同行,感受著時代的流動,感受著時代的脈搏。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

某種意義上來講,黃建新每一個時期的代表作,都可以視作黃建新在中國大陸發展時代的心路歷程與變化。時代向前,黃建新也在向前,在主流三部曲之前,黃建新的電影表現形式都具有現實主義特色和以小見大的幽默表現特徵,能在真實平淡的故事中一針見血的諷刺,他以小見大,始終聚焦于都市(除了《猴魁》),剖析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內心,展示一定程度的人文關懷。

就像《電影世界》雜誌執行主編梅雪風對他的評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張藝謀和陳凱歌都是寓言家,他們都追求那種高屋建瓴和一擊即中的透徹感。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電影世界》雜誌執行主編梅雪風

相對而言,黃建新更像個社會學家,他關注一個體制內部的執行細節,他的電影就像一種社會學的田野調查。以微見著,以小見大,重視現實,呼應社會變化,這是黃建新以前身上的標籤,他的電影是顯而易見的作者電影,帶有他作為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具有批判性。

但是在主流三部曲之後,黃建新的電影創作開始契合主流大片的風潮,他吸收借鑑型別片的塑造經驗,立足於市場展開了大歷史大事件大規模的國家主旋律敘事,認為全國人民關心政治,提出“政治電影是最大的商業電影”的看法,這反映出他應對電影市場變化的敏感。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社會發展下對電影敘事表達的不同追求,而我們也將從黃建新藝術風格變化細究、藝術風格變化的原因、藝術風格變化啟思三個部分展開描述,淺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分析他是如何感受著時代的流動,如何與時代的洪流同行,從一開始的激流變成如今的主流。

研究他的作品變化,研究他的藝術風格變化,一同探討中國現代電影的發展,以及探索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模式。

一、藝術風格變化細究

1.從先鋒三部曲談起

改革開放初始時期,黃建新作為激流,尋求創新,追求藝術與表現。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那時的社會,那時的年代,就像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描述的那樣,是充滿特定契機的年代,電影不用在政治整合與市場票房間輾轉,而是對電影藝術的巨大熱戀對抗著陳規陋習和單一功能。所以那時第五代導演追求電影藝術與電影表達,也獲得了更多的藝術成就。他們求新,追求與國際接軌,強調影像風格,追求邊緣性、前衛性、先鋒性和探索性。

於是上世紀80年代初,黃建新用求新的電影語言開始了他的電影之路,他的先鋒三部曲就是他早期電影風格的最佳呈現,都是鏡頭象徵性強,重視視聽語言,反諷現實,表現主義凸顯。《黑炮事件》、《錯位》、《輪迴》三部曲都求新,都有著極強的表現力,也都是對於傳統和現實的反思。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比如《黑炮事件》裡的偌大的走動的時針,還有張揚充滿消費主義色彩的阿里巴巴舞蹈、工業長的輸送帶、礦區的夕陽,新鮮的外國技術者的面貌。比如黃建新的《輪迴》裡的地鐵站和美術館,在當時的時代,新奇卻又迷人。還有《錯位》的科幻元素,大膽的劇情,創新的想法。這些場景中變幻的人和色彩,都顯示出極強的德國表現主義色彩,凸顯出人在變換時代裡的焦慮無助但又充滿好奇期待的心情,在這些感受中,也反映出導演作為知識分子想要走向現代化,與國際接軌的心聲。這時候的黃建新和時代一同都是激流,向前進。但黃建新也立足於知識分子獨有的焦慮,看著時代的變化,拍電影時求新也講新。可謂激流向前,發出蕩蕩迴響。但是求新講新的黃建新在拍攝《都市三部曲》時,卻逐漸開始迴歸到了都市居民的生活中,落到了細微的實處。

2.從都市三部曲談起

拍攝完《先鋒三部曲》之後,黃建新或許明白,他的視角從一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出發,並沒有看到中國的實際情況,沒有看到中國仍然處於前工業時代。他明白,此時此刻的人們更關心生活,也並沒有其他心情去關注於其他不切實際的東西。於是後期他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探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探索人們對於單位,對於體制的看法,他開始重視新寫實,展示知識分子視角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反諷一些生活中的壓迫和價值觀變化,再到後來城鎮化加劇,中國社會快速轉型,價值觀受到衝擊,外國文化和消費主義興起的時候,他開始重視人們的心靈,價值觀變化。他這時期的作品反映出人文關懷與對現實人生的反思。他一直與時代同行,就像開頭說的,他是忠實的時代之子,跟隨時代變化,像水一樣,依勢而變。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從《站直了,別趴下》開始,到《臉對臉,背靠背》,再到《紅燈停,綠燈行》都市三部曲電影,黃建新的電影開始走向平民電影,雞毛蒜皮裡以小見大,寫出都市人民的生活情景,寫出時代裡的都市民眾像。如黃建新最出名的《背靠背,臉對臉》中,單位體制裡的文化館長几次想當館長都沒當成,用盡心機,最後有了兒子後,實現了夢想。抑或是《站直囉,別趴下》裡鄰居間因為利益立場轉變,寫出人性的複雜,再有《紅燈停,綠燈行》裡學車的不同身份的人各自鮮明的個性,寫出了各種人在變幻時代下的碰撞。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他這時期的作品講究新寫實,重視世俗化,都是小故事可卻都是濃縮的精華,一定程度上寫出了時代的縮影,可以影中窺時代,寫盡人生百態。讓人觀後,有著“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的感慨,可謂“世上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慾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之感。鏡頭推近,是每一個小人物的人生,鏡頭拉遠,卻是一個時代。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黃建新就這樣走進了都市的老百姓圈子。他的電影也是在這一時期最為人熟知。可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的富足,到了黃建新的心理三部曲,到了《說出你的秘密》,《誰說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揚我》,黃建新把他的描寫物件由以前的下層平民形象,轉向的中國中產階級,這是一個生活富足,頗有生活情趣,為情情愛愛哭天撼地的人群。但這並不意味黃建新開始完全走向商業電影,而是他探索著物質豐富後的精神空虛,他依舊是時代之子。物質的富有並沒有帶來精神上的充實。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

因此黃建新開始在他的心靈三部曲中探索著人們面對物質充裕後的空虛,秩序喪失,價值觀變化,可是中國的經濟飛速騰飛,商品經濟快速發展,隨著國際商業電影的衝擊,人們開始從電影票房來認證大片大導,資本進入了電影圈,電影的訴求開始改變,這時候的黃建新,選擇成為了製片人,沒有繼續做導演講述自己眼裡的時代,眼裡的人們。但他也一直關注著時代,與時代同呼吸。

3.從主流三部曲談起

而到了如今的Z時代,中國經濟追求轉型,他意識到主流市場的變化,開始重新出山。

在資訊流爆炸,眾多流行文化爆發的今天,中國竟然沒有像他們那個時代出現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電影作品,人們討論著票房,談論著大片,導演們堅持自己風格的人其實並不多,人人都以票房為指向,甚至有的導演就只是為了討好觀眾,可觀眾需要的是一位導演向他們講述有意義,有價值,有審美的故事。

這時候或許黃建新的重新出山便有了他的思考。與其不斷讓位給各種流行泡沫文化,但在流行文化中人們卻沒有找到新的精神規範和價值信仰。

倒不如順應國家的號召,重新返回傳統。就像迸流的河水,與其漫無目的,倒不如回顧主流,宣傳國家的優秀思想。所以黃建新的主流三部曲,與其說是他風格的大變化,倒不如說是他開始迴歸主流。

《建國大業》,《建黨偉業》,《決勝時刻》都是國家的光榮時刻,他在片子裡歌頌英雄人物,歌頌英雄場面,拍攝這樣的片子,能讓人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傳播愛國思想,又能保證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所以主流三部曲裡他依然是時代進步的見證。他依舊感受著時代的脈搏。導演的表達裹挾在時代的洪流中,一路向前。他的藝術風格變化,正是時代向前變化的見證。

二、藝術風格變化的原因

黃建新電影藝術風格發生變化有個人原因和時代原因。作為時代之子,他一直深受時代的影響。

電影在中國基本是作為國有文化產品,不管黃建新電影有多大的自我表達,其中必然有時代和國家的影響。

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鎮化加劇,商品經濟發展,國家對電影投資政策的改變,黃建新電影的風格也跟隨著時代發生著變化。其實,不管黃建新美學觀念如何更新,他的創作始終關注著時代,也關注著時代裡的人。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有著他想要向當時的人們所表達的東西。

三、藝術風格變化啟思

黃建新的作品藝術風格變化,就像前文戴錦華說的一樣,有著豐富的時代文獻價值。他是時代之子,不管先鋒性,不管商業性,他始終聚焦於人與時代。這對於當下中國電影的發展提供了思考,電影究竟是服務於商業,還是服務於人,抑或是服務於藝術,還是都要兼顧。作為個體的導演是否要“討好”,討好觀眾,討好市場,何為“討好”,也是電影製作者應該思考的。中國電影的發展也應該注重這些,才能出精品。

時代之水向前,電影作品永存。希望黃建新能明白時代的河床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作品,也希望水流向前,淘盡的中國電影的河床上他的作品能如黃金般熠熠生輝。

激流到主流,黃建新一定程度上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

從先鋒激流變到了主旋律主流,談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藝術風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