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知否》劇裡,3番5次出現的一句話,給了當父母的一個提醒

《知否》劇裡3番5次出現的一句話,給了當父母的一個提醒

最近在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情已過大半,發現有一句話反反覆覆在劇中出現多次,大多數都是主人公拿來勸告人的。

比如有一段劇情,盛明蘭和祖母一起乘船回老家宥陽,船行途中遇水賊劫財,幸被顧廷燁搭救。

顧廷燁那時為了尋找兒子而四處奔波,把年幼的女兒蓉姐也帶在身邊,盛明蘭看到他們父女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很為蓉姐的未來擔憂。

《知否》劇裡,3番5次出現的一句話,給了當父母的一個提醒

她奉勸顧廷燁要為蓉姐做長遠打算,她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她就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侯府公子,她就是侯府千金,你流浪於江湖,她就是水賊草寇的女兒,一天一地,雲泥之別,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意氣,耽誤了她一輩子。”

可顧廷燁並不以為然,他覺得蓉姐每天都玩得很開心,這不很好嗎?

《知否》劇裡,3番5次出現的一句話,給了當父母的一個提醒

盛明蘭卻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不能只顧眼下,蓉姐終究要長大,三歲時就應該想到她十歲的事,要目光放長遠一些才好。

明蘭的一番話讓顧廷燁恍然大悟,慚愧自己竟還不如一個年輕女子有主見,他聽從了明蘭的建議,把蓉姐送回京城,並給她找了老師教她讀書明理。

而他自己也不再四處漂泊,而是果斷地去從軍,憑著智勇雙全在軍中多次立下戰功,後來又奉旨進京勤王,才有了後來的榮華富貴。

《知否》劇裡,3番5次出現的一句話,給了當父母的一個提醒

明蘭所說的那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戰國策》,是其中《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中的名言。

文中透過觸龍和趙太后的一番談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為父母者,應該為子女做長遠打算,讓孩子從小多吃點苦,得到些鍛鍊,將來才能成大器,有很好的未來。

這句話在劇中很多地方都反覆出現,可見人們都深知它的道理,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一直被後人世代傳頌,並世代效仿。

但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道理也淺顯易懂,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呢?

《知否》劇裡,3番5次出現的一句話,給了當父母的一個提醒

自古以來,為人父母者大都疼愛自己的孩子,不捨得他們吃苦,也不捨得他們受罪,總是想著給他們最好的東西,讓他們過上最好的生活。

特別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物質和精神,娛樂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孩子們更是可以盡情的享受,父母也都是盡最大努力地去滿足。

可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點,就是孩子不會一直在自己身邊,他們總要長大成人,離開家庭,走上社會,去開始他們的人生之旅。

而他們一旦進入社會,就一切都得靠自己,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庇護他們,寬容他們,即使遇到困難和坎坷,也只能自己解決。

他們要在社會上立足,就得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而這些都必須從小就打下基礎,不管學習什麼,都必須有一技在手,有了別人不可替代的本領,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而學好任何本領的前提就是先學習文化,什麼行業都離不開文化知識的積累。

大家都知道讀書學習是很枯燥的,遠不如上網打遊戲,看電視和出去玩耍來的舒服,所以,大家都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可是,如果小時候吃不得學習的苦,長大後就沒有實力和別人競爭,特別是現在越來越現代化,沒有文化知識會在生活中吃很多的苦。

最近新東方的董宇輝大火,他從小在農村長大,但他一直都知道學習的重要,他當初為了考上大學,硬是把每年的英語試卷全都背了下來。

他也不止一次地講述自己曾經吃過的苦,也正是當初的堅持和執著,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有了知識,有了文化,就有了金剛鑽,就敢攬瓷器活,即便雙減政策讓新東方不得不轉型,但他們直播賣貨也一樣能做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所有的偉大和成就都來自背後看不見的辛苦和付出,而這需要從小就養成能吃苦耐勞的本領。

所以,為人父母者,如果真的為孩子好,希望他有個美好的未來,就要為他做長遠打算,不要怕他眼下吃苦,因為現在吃的苦,能化作將來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