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鏡象娛樂

文丨陳慧雯

被大雪覆蓋的街道、模糊不清的人臉、灰白的色調、當街殺人、劫車搶劫……這是《膽小鬼》的開篇,不少觀眾表示“這部國產劇,拍得很大膽”。

整個《膽小鬼》的故事,以1999年、2001年、2011年這三個時間段作為時代背景,以黃姝死亡真相的探尋作為貫穿全劇的線索。三條時間線,一條是青春澀動的校園往事,一條是陰森晦暗的死亡線索,一條是再犯案的懸疑故事,猶如一塊拼圖,單看可能無法理解,但當幾塊拼在一起,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圖源:豆瓣劇照)

《生吞》小說是2017年國內懸疑文學榜上的一匹黑馬,至今依舊是熱門的中國推理圖書。《膽小鬼》正是由小說《生吞》改編而來,被稱為“東北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鄭執既是《生吞》的作者,也是《膽小鬼》的編劇。該劇以東北為創作背景,不同於被我們廣泛接受的東北喜劇符號,《膽小鬼》以其清冷肅殺的氛圍、懸疑的創作,展現出了特定時代下屬於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多線敘事下的懸疑故事

與《生吞》小說的雙線敘事不同,《膽小鬼》劇集中橫切出三個時空,即三條不同的敘事線索。

1999年,是四人組簡單卻不容易的高中生活,記錄了幾人從初見到相識的一系列往事,整體敘事輕快且明媚;2001年,伴隨著黃姝的非正常死亡,幾個少年的生活迎來了拐點,也為之後劇情的發展做了鋪墊;2011年,與黃姝死亡相隔十年,四人組已然離散,敘事重點在於幾人各自進入社會生活之後的境遇,以及發生的幾起與黃姝死亡的作案手法非常接近的案件。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圖源:豆瓣劇照)

劇中的畫面轉場也給人很多意外之喜:上一場還是命案現場的衝擊,下一秒可能就變成了少年們建立友誼的高中生活。人物的對比也非常強烈,比如秦理作為重點高中的好苗子,家人老師都非常看好他未來的發展,但是鏡頭一轉,十年之後,他變成了沉默寡言的汽車修理工。而在劇中美好、善良的黃姝,也從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少女,變成了下一個鏡頭中被謀殺拋屍的受害者。

時代環境在變化,劇中的光影和調色也在變化。除了校園生活採用了較為輕鬆的暖色調,劇中整體調色都是偏冷的,為觀眾營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也展現了在壓抑絕望的時代,秦理和黃姝兩個美好的年輕人被“生吞活剝”的殘酷。

誰是“膽小鬼”?誰又是殺害黃姝的兇手?從目前的劇情來看,可能是劇中與她糾纏不休的張旭,可能是在酒吧對她意圖不軌的同學高磊,可能是與黃姝有過一面之緣的秦天,可能是黃姝舅舅帶她見的老闆殷鵬……當相似手法再現,這些猜測便再度浮現,就“懸疑”這點來看,《膽小鬼》做得不錯的。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圖源:豆瓣劇照)

劇中頻頻響起的流行歌曲《膽小鬼》已經在無形中成為他們青春故事的一個符號,有人“生吞”苦難,有人逃避現實。劇中的很多人都有殺害黃姝的嫌疑,但在一切猜測尚未得到驗證之前,觀眾能做的只有觀望。這種好奇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膽小鬼》的多線敘事其實更加能夠勾起觀眾的興趣,這比雙線敘事的玩法更多樣化,可供觀眾收集的資訊也更碎片化。但倘若掌握不好節奏,這樣的敘事效果則會大打折扣。

《膽小鬼》的突破與創新

作為原著IP影視化的又一成果,《膽小鬼》無疑兼具突破與創新。

突破之處在於,整部劇中時隔十年的交叉敘述,不同色調的視覺衝擊,在將童話與現實割裂得非常分明的同時,也給整部劇的敘事增添了時代感。與同類型的懸疑劇相比,《膽小鬼》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補充,是在平衡原著內容和劇集表現方面做出的重要突破。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圖源:豆瓣劇照)

劇集的創新之處也在於,原著《生吞》是透過書籍和文字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人性之“惡”,而劇中的黃姝,更像是一種美好的象徵,前面四人團的友誼有多好,後面將美好打碎的現實就有所殘酷,這是對原著的解讀與呈現,也是對現實的無情揭露。

與以往懸疑劇重“懸疑”、重“案件的推理過程”不同,《膽小鬼》並沒有走這類懸疑劇將罪案作為主體的呈現方式,而是聚焦於青春成長過程中“人”的故事。編劇鄭執也在劇中對於原著中的部分人物和人物關係進行了處理,因此我們在前面看到的青春校園往事才更加動人。

而談及劇名《膽小鬼》的立意,鄭執這樣表示:“我們多多少少都做過比較怯懦的決定,但恰恰是因為我們畏懼一些東西,勇敢這兩個字才有意義。”雖然名為“膽小鬼”,但在懸疑之外,該劇想要傳達出的是希望我們都能擁有追尋勇敢的力量。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圖源:豆瓣劇照)

近年來,市場上的懸疑劇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從《隱秘的角落》起,用懸疑押寶爆款成了平臺進行突破創新的重要思路。例如《江照黎明》中加入了近年來熱度不斷攀升的女性話題,同時又融合了前兩年討論比較多的家暴、PUA等現實議題,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興趣。

《獵罪圖鑑》從模擬畫像師的視角展開敘事,用精彩的情節斬獲高口碑,儘管故事主線創新度不夠,但整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瑜。《重生之門》則在認真講故事,注重細節呈現和伏筆的鋪墊,前期將不少觀眾的期待值拉滿,但後勁仍有不足,導致劇集本身獲得的評分並不是很高。同樣是由熱門IP改編而來的《迴廊亭》,因為有著較高品質的原著IP做基礎,未播先火,但就劇集質量而言,仍舊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

就質量而言,國產懸疑劇依舊有上升的空間,但在數量上層出不窮的懸疑劇,恰恰正說明了觀眾、片方對這類劇集的喜愛。數量有了保障,質量提升便可以期待。

《膽小鬼》在前期很好地呈現出了主人公情感碰撞的過程,是對原著《生吞》中缺乏的青春記憶的一種彌補,也用大膽的尺度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赤裸以及當年東北下崗潮帶來的歷史陣痛,為懸疑賽道再添一員猛將。

雖然今年的國產懸疑劇目前尚未迎來真正撼動市場的爆款,但是從數量和型別來看,《膽小鬼》的加入無疑助推懸疑劇繼續走穩了上坡路。

“懸疑+”的漫漫成長路

《膽小鬼》由檸萌影視出品,該公司對於專案的把控成熟,《獵罪圖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直以來,檸萌影視也被稱為“爆款收割機”,《小別離》、《小歡喜》、《小捨得》等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的創作,成功展現了檸萌影視的押寶能力。而《膽小鬼》作為檸萌影視出品的青春懸疑短劇,自然被寄予延續“爆款”體質的厚望。

內容方面,《膽小鬼》雖有多線呈現可能影響觀感的缺憾,但勝在懸疑劇型別化的創新。就其播出平臺優酷而言,《膽小鬼》作為優酷“懸疑+”的一部分,還有更多成長的空間。對比優酷此前推出的“懸疑+盜竊”的《重生之門》、“懸疑+律政”的《庭外》、“懸疑+刑偵”的《冰與火》,定位於“懸疑+青春”的《膽小鬼》要想出圈,除了要有精彩的案件和推理過程之外,IP精品化也是關鍵。

《膽小鬼》:走出喜劇符號,探尋東北的悲涼與困境

(圖源:豆瓣)

自出版以來,《生吞》就一直被讀者稱為“中國版的《白夜行》”,環環相扣的情節、不斷

埋線、隱線,直至最後恍然大悟的情節也的確精彩。影視化後的《膽小鬼》,我們同樣希望透過幾位主演的精彩演繹,看到原著作者對青春的回憶、對人性的思考,以及對黑暗的不滿與牴觸。

在《膽小鬼》之後,同樣由鄭執小說改編而來的《草原上的摩西》、《刺蝟》也將陸續和觀眾見面,繼續探索東北喜劇之外的文化符號。這些以現實為背景創作的小說,改編劇版、影版最重要的是在保證專案完整度的基礎上,平衡劇粉和書粉的需求與審美,挖掘作者潛藏在創作中的價值觀念,讓小說改編更加精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