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楊輝:幻方的探索者,普及數學的教育家

01、

楊輝,字謙光,錢塘人,是南宋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但是,古代中國比較注重治國安邦及文學方面的素養,對於物理、化學、數學等科學技術則缺少關注,因此史書上對楊輝這個人並沒有過多的記載,我們只知道他曾擔任過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

楊輝:幻方的探索者,普及數學的教育家

在1261年到1275年的這15年時間裡,楊輝獨立完成了5部數學著作,分別是《詳解九章演算法》、《日用演算法》、《乘除通變本末》、《田畝比類乘除捷法》,以及《續古摘奇演算法》。

唐代中期以後,社會經濟蓬勃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迅速興盛起來,人們急需一種便於掌握,又方便快捷的計算方法,因此,中晚唐時期出現了不少實用的算術書籍,只可惜這些書籍大多都已失傳。

唯一流傳至今的《韓延算術》,大約編寫於公元770年前後,書中介紹了很多乘除捷演算法的例子。比如,某數乘以42可以化為某數乘以6,再乘以7;某數除以12可以化為某數除以2,再除以6。

楊輝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乘除捷演算法,提出了“相乘六法”,比如,對於乘數末位為一的兩位數乘法,可以透過乘法分配律,將多位數乘法化為一位數乘法和加法,舉個例子,257×21=257×20十257。

再比如,當乘數為9、8、7時,可以用10與被乘數相乘,再減去被乘數的1、2、3倍。

楊輝對各種乘除捷演算法的總結及改進,大大加快了人們的運算速度,同時促進了運算工具的改革,一種更為方便快捷的運算工具——算盤應運而生,到了元末時期,已經廣為流行。

楊輝:幻方的探索者,普及數學的教育家

這就是楊輝在數學方面的第一個重要成就。

02、

楊輝在數學方面的第二個重要成就在幻方方面,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討論幻方的構成規律,並依據規律排出豐富的幻方的數學家。

幻方,又稱縱橫圖,最早起源於中國,一般是方形的,行數與列數相等,各行各列的數字之和也相等。

縱橫圖有幾行,就稱為幾階。我國最早的縱橫圖是漢代的“九宮圖”,它是三階的,每行每列的數字之和為15,對角線上的數字之和也是15。由於有這樣奇妙的性質,宋代的理學家們便把它與《固易》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聯絡起來,認為九宮圖即天生的神物——洛書。

楊輝:幻方的探索者,普及數學的教育家

在13世紀以前,中國數學家們並沒有認真對待這張圖,只把它看成一種數字遊戲,甚至覺得它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楊輝卻孜孜不倦地探索幻方的性質,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證明,這種圖形是有規律的。

楊輝不僅給出了這些圖的編造方法,而且對一些圖的一般構造規律有所認識,打破了幻方的神秘性,這是世界上對幻方最早的系統研究和記錄。自楊輝以後,明清兩代中算家關於縱橫圖的研究相繼不斷。

說起楊輝的這一成就,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天,楊輝作為台州府的地方官,出外巡遊,銅鑼開道,大轎抬起,好不威風。可是走著走著,卻被一個孩童擋住了去路,孩童說先生給自己佈置了一道題目,題目是這樣的,“把1到9的數字分三行排列,不論直著加,橫著加,還是斜著加,結果都等於15。”

那孩童正算到關鍵之處,不料楊輝的隊伍過來了,孩童怕楊輝的隊伍過去之後,會把自己的算式踩掉,自己就想不起來該怎麼計算了,所以就攔住了楊輝的去路,一定要將自己的題目算完才肯讓楊輝的隊伍過去。

於是楊輝就下了轎子,幫這孩童一起計算,直到天已過午,才完成了這道題目。楊輝想要拜訪一下這孩童的先生,卻得知孩子家境貧寒,沒錢讀書,只能趁給地主家放牛時,偷偷地躲在學生的窗下偷聽,今天上午先生出了這道題,這孩童用心自學,終於把它解決了。

楊輝聽了很感動,帶著孩童找到先生,說了這孩子的情況,又掏出銀兩,給孩童交了學費。教書先生對楊輝的清廉為人非常敬佩,於是倆人談論起數學。

交談中楊輝得知方才和孩童做的那道題出自《大戴禮》,這雖然是一部記載各種禮儀制度的文集,但其中也包含著一定的數學知識。

南北朝的甄鸞在《數術記遺》一書中就寫過:“九宮者,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楊輝發現書中內容正與上午他和孩童擺的數字一樣,於是詢問先生是否可知道這個九宮圖是如何造出來的?但教書先生也不知出處。

楊輝回到家中,反覆琢磨,一有空閒就在桌上擺弄著這些數字,終於發現了九宮圖的規律。按照類似的規律,楊輝後來又得到了“五五圖”、“六六圖”、“衍數圖”、“易數圖”、“九九圖”、“百子圖”等許多類似的圖。

楊輝把這些圖總稱為縱橫圖,並於1275年寫進自己的數學著作《續古摘奇演算法》一書中,並流傳後世。

楊輝不僅是一位著述甚豐的數學家,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數學教育家。他在詳解《九章算術》的基礎上,專門增加了一卷,將《九章》中的246個問題,按照解題方法的難易程度,重新分為九類。

他一生致力於數學教育和數學普及,其著述有很多是為了數學教育和普及而寫。《演算法通變本末》中載有楊輝專門為初學者制訂的“習算綱目”,集中體現了楊輝的數學教育思想和方法。楊輝的幾部著作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數學寶庫,為數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愧為“宋元四大家”之一。

03、

相比楊輝對數學研究的持之以恆,秦九韶的學術生涯就比較短暫了。

他出生在四川,青少年時期飽受戰爭之苦,成年後離開四川,考中進士,在湖北、安徽、江蘇、福建等地做官。晚年受賈似道打擊,貶於梅州,五年後死於梅州,時年61歲。

楊輝:幻方的探索者,普及數學的教育家

37歲時,秦九韶的母親去世,他離任返回湖州,為母親守孝三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刻苦研究數學,寫出了全面超越《九章算術》的傳世之作——《數書九章》。

《數書九章》與《九章算術》一樣,密切聯絡社會實際,但《數書九章》中的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了《九章算術》,書中的不少數學成果都是世界領先的,其中最重要的兩項成果是“正負開方術”和“大衍術”。

正負開方術,又稱“秦九韶演算法”,實際上是一套求高次方程整根的方法。

古時候,人們將解方程稱為“開方”。我們都知道,一次和二次方程是好解的,三次方程就比較難了,解三次以上的方程更是難上加難。秦九韶卻在前人基礎上,總結出一套十分精確的可以解任意次方程的方法,只不過在這一過程中,要反覆進行正、負數運算,所以稱為“正負開方術”。

大衍術又稱大衍法,實際上是一套求解一次同餘式方程組的完整程式。

楊輝:幻方的探索者,普及數學的教育家

什麼叫同餘呢?舉個例子,9除以5餘4,14除以5也餘4,我們就認為9和14對5來說是同餘的。含有同餘關係的式子叫同餘式,同餘式和方程式一樣,可以分為一次、二次、三次等等,幾個同餘式聯立,就成為同餘式組。

中國古代重要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有一道聞名世界的“物不知數”題,題目大意是:某數被3除餘2,被5除餘3,被7除餘2,問這個數是多少?

這其實是由三個一次同餘式構成的同餘式組,答案是23,但書中求出答案的方法含有試猜的成分,不是普遍適用的。

秦九韶的功績,就在於他研究了各種形式的一次同餘式組,發明了一套普遍適用的完整程式,可以求出此類問題的準確答案。

“大衍求一術”是中世紀世界數學的成就之一,比西方1801年著名數學家高斯建立的同餘理論早554年,被西方稱為“中國剩餘定理”。

縱觀秦九韶一生,他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學者,尤其在數學上,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研究數學不是為了做官,也不僅僅是出於興趣,而是為了應用,為了解決老百姓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他千萬百計地使自己的學問為社會服務,所提出的大衍求一術、正負開方術及其名著《數書九章》,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對後世數學發展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秦九韶的數學成就已得到世界公認,清代著名數學家陸心源稱讚說:“秦九韶能於舉世不談演算法之時,講求絕學,不可謂非豪傑之士。”

美國的著名科學史家薩頓這樣評價秦九韶:“他是他那個民族,他那個時代,並且確實也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參考資料:

百度詞條“楊輝”

百度詞條“秦九韶”

管成學、趙驥民,《中國數學史上最光輝的篇章:李冶、秦九韶、楊輝、朱世傑的故事》,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