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留守少年“荒野求生”記:搭帳篷挖紅薯 野外生存5天5夜

當被村民在一處荒山上找到時,小彬和小富已經在野外度過了5個夜晚。

此前,這兩名十二三歲的留守少年,從儀隴縣新政鎮老家出發,結伴前往蓬安縣鮮店鄉釣魚。當晚上準備回家時,卻發現找不到回家的路。按照經驗,兩名少年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頭,去尋找記憶中老家所在地的那座山,卻導致最終迷路。

期間,兩名少年靠沿途採摘的柑橘、紅薯、蘿蔔,路上打來的竹雞,一座無人看護寺廟裡找到的祭品,在野外生存了5天5夜,還好,被找到時,兩名少年身體均無大礙。

警方提示

對於這次少年失蹤事件,參與尋人的新政派出所副所長馬猛提醒說,對於留守兒童,家長一定要注意監管,同時讓孩子記住家人的聯絡方式,如果外出迷路可以及時給家人撥打電話,而且,在發現迷路之後,一定要儘量往有城鎮的方向走,這樣便於向城鎮上的派出所或政府部門求助。

落水?被拐?

兩少年同時失蹤,警方釋出尋人啟事

得知兒子小富(化名)失蹤的訊息,李先生正在巴中上班。

這是11月9日下午,一個平常的週五。小富是南充市儀隴縣某小學五年級學生。當晚,李先生給老家的父母打電話時,得知兒子沒回家,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李先生隨後向兒子班上其他同學家長打聽,得知當晚沒有回家的除了兒子小富,還有和兒子關係很好的同學小彬(化名)。

當時,小彬的爺爺一直以為孫子當晚在小富家,因為孫子下午放學回家時,自己正在煮豬食,孫子告訴過他要到小富家玩,當晚不會回家,他當時還叮囑小彬“注意安全,早點回來”。

李先生當時還想,兩個孩子可能去其他朋友家玩了,他期待兒子週六會自己回家。但直到第二天下午,仍舊沒有兩個孩子的訊息。星期天一早,李先生便趕回老家開始尋找兒子,週一,兩個少年都未去學校上課,“當時以為他們是不是落水了,或者是被人拐走了。”

新政派出所副所長馬猛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接到兩個少年失蹤的警情後,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尋找,除了向孩子所在學校和村裡瞭解線索,還向轄區周邊的幾個鄉鎮派出所發協查通報,同時在新政鎮各街道、網上釋出尋人啟事。

自稱迷路

瞞著家人結伴釣魚,晚上回家迷路

兩位失蹤的少年再次出現在親人眼前,是在6天后。

13日下午,一位蓬安縣鮮店鄉的村民看到尋人啟事後,稱自己當天在村子裡曾看到兩名想偷柚子的少年,一高一矮,很可能是失蹤的小彬和小富。這個村子與儀隴縣交界,當天下午,李先生和村民們便開始到村子裡尋找,但一直找到晚上,都沒有找到兒子和小彬。

14日早上,派出所民警和村民們再次前往附近的鮮店鄉龍潭村尋找,一位村民稱,前一天下午看見兩少年朝村子的後山上去了。隨後,村民們沿著多條小路分批次上山,中午11時許,有人在山上距寺廟不遠的空地上成功找到小彬和小富,還好,兩個孩子身體並無大礙。

電子地圖顯示,小彬和小富被找到的地方距離他們老家,大約10公里左右。參與尋人的小彬姐姐阿麗(化名)說:“想到這麼多天沒有回來,還以為是他們不願被找到,我們去找的時候也不敢喊他們名字,怕聽到聲音就跑了。”

阿麗後來詳細問弟弟才知道,兩人並不是離家出走,而是釣魚時在野外迷路了,這幾天一直在努力尋找回家的路。

按照小彬和小富的說法,兩人之所以迷路,始於一次釣魚計劃。11月8日下午放學後,兩人聽人說“鮮店鄉那邊的魚比較大”,便打算週五放學後乘車去鮮店鄉釣魚,然後週六回家。

因擔心家人不同意,兩少年並未將計劃告訴家人。週五下午放學後,小彬回家帶上釣魚裝備、望遠鏡、電筒、雨傘、多功能小刀、打火機和一本打發時間的課外書,就和小富出發了。

兩名少年被成功找到之後,很多人都疑惑,兩名少年在野外度過的5天5夜,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對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小彬和小富,按照兩人瑣碎的記憶,梳理了他們一路上的經歷。

少年向記者回憶:

靠採柑橘、挖紅薯生活

找竹竿、樹枝搭簡易帳篷

第1天

晚上找不到路回家

最後在草叢裡睡覺

下午放學後,小彬和小富帶上釣魚的裝備到公路上等開往蓬安縣鮮店鄉的中巴車。等車間隙,小彬花了10元錢在村裡小賣部買了兩瓶可樂,兩塊口香糖和幾包辣條。

小彬說,到終點站下車後,因為不知道該去哪裡,便爬上場鎮附近一處山坡。“可以居高臨下看見任何東西。”小彬站在山坡上,藉助望遠鏡看到遠處的一條河流,隨後和小富下山朝河流方向走去。兩人到達河邊時,天已快黑了。

“也不知道待了多久,反正一直都沒釣到(魚),就想回去了。”小彬說,當他和小富收拾起裝備準備回家時,卻發現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夜幕下,小彬決定爬上附近的一座高山。他聽同樣喜歡釣魚的爺爺說過,如果晚上迷路,就爬到高山去,看到山上有亮著光的塔子,就是老家的小東山了。

但不巧的是,兩人爬到山頂後,並未看到記憶裡的小東山燈塔,而且,上山前,遠處還亮著很多燈的村莊,現在只剩下幾個零星的亮點。

小彬說,出發前在小賣部買的零食,下午就吃完了,他和小富的肚子都很餓。因為太累了,兩人便躺在山上的一處草叢裡睡覺。

第2天

採摘柑橘裝包裡

還吃烤紅薯充飢

迷路第二天,天大亮後,小彬再次拿出望遠鏡找小東山。鏡頭裡,他以為自己真的看到老家小東山上的塔子,但細看後,才發現山頂上是一棵大樹。

兩人隨後又下山沿著村公路走,希望找到站上去能看到小東山塔子的更高的山。途中,兩人從村民家的柑橘樹上摘了些柑橘放在書包裡,“(皮)是青的,吃起來酸甜酸甜的”。

野外的生活,時間已變得毫無概念,只有肚子總會不定時發出飢餓的訊號。

小彬說,途中還發現了一塊紅薯地時,他和小富趕緊挖了幾個紅薯,又去找來乾柴生火,吃完烤紅薯後,繼續趕路,“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哪裡,就是盲走”。

直到天色完全暗下來,兩人的視線所及之處,仍看不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當晚,兩人又在山上的草叢裡睡覺。

為何不去找村民求助呢?小富和小彬的回答都是:“怕遇到壞人。”

第3天

烤了兩隻竹雞,在寺廟裡找到祭品

11日,是小彬和小富離家第三天。兩人吃了柑橘後,下山沿著村道趕路。途中,他們曾向一位村民問路,得知當時所處位置是“平頭村”(蓬安縣平頭鄉境內),對方並未聽說過小彬老家所在的地名。對方表示可以幫忙打電話,但小彬和小富均記不清父母電話號碼。

下午時分,終於看到遠處山上有一座寺廟,兩人打算去寺廟裡休息。小彬說,在前往寺廟途中,拔了幾根村民種的蘿蔔,途中還遇到一群“竹雞”,他和小富用棍棒將其中兩隻“竹雞”趕到“死角”將其成功捉住。

到達寺廟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小彬回憶,兩人在寺廟外面找到了一些貢品和兩個盆子,“水果(祭品)壞掉了,粉條和米是好的,還有一瓶香油。”。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兩個盆子,他們將其中一個完好的鋼盆帶走,準備煮東西。隨後,兩人在一處空地上安頓下來,生火烤蘿蔔和上山時捉的兩隻“竹雞”。

小彬說,當晚,兩人站在山上能看到遠處有很亮的地方,他們猜測那裡就是老家小東山的燈塔。因此,吃完東西后就繼續趕路,但不巧的是,走了到另一處山坡時,電筒沒有電了,兩人便在原地找了一塊空地躺下來休息。

第4天

擔心下雨,找竹竿、樹枝搭簡易帳篷

按計劃,12日小彬和小富將會繼續趕路回家。

但不巧的是,當天早上霧很大,“什麼都看不到”。直到中午時分霧氣才陸續散去。小彬說,他們在霧氣散去後,便下山去撿了礦泉水瓶子去水庫裡裝水,然後帶到山上,煮前一天晚上在寺廟找到的粉條和大米充飢。

飯後,天看起來像是要下雨,兩人便放棄繼續趕路,並找來3根竹竿和一些樹枝、茅草,搭建簡易的帳篷。“這樣,雨水可以順著茅草流走,我們可以在裡面躲雨。”小富說,自己和小彬平時會看一些關於野生生存的電視節目,搭帳篷的技能就是從電視上學來的。

幸運的是,那天晚上並沒有下雨。

第5天

返回山上途中,被村民家監控錄下

迷路第5天早晨,小彬和小富起來後,準備下山到不遠的水庫裡釣魚充飢。

小彬說,擔心忘記了家的方向,下山前,還找出彩筆在紙上畫了一個記號,然後將紙張卡在“營地”的樹上,記號所指方向就是他們前天夜裡看到很亮的地方——記憶裡的小東山。

記者事後前往村子裡採訪得知,小彬和小富當天下山釣魚的地方位於蓬安縣鮮店鄉龍潭村,距小彬老家約7公里。小彬說,當時前往水庫的途中,還被一位村民誤以為自己要去偷柚子。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當天他看到小彬和小富還曾喊他們到家裡吃飯,但被拒絕了。

當天下午6點16分,小彬和小富沿著一條小路從水庫返回山上的途中。雖然只有短暫的一瞬間,而且影像模糊,但後來趕到村裡尋找弟弟的阿麗看過影片後,很確定就是弟弟,“看他走路的樣子,我就認出了他”。

失蹤6天后,兩少年被村民發現

14日一早,兩名少年所在村子裡的村民和民警根據村民們提供的線索,開始到龍潭村展開地毯式搜尋。

在山上,小彬和小富對此並不知情,小彬說,當時他們正準備下山,就被村裡的姚叔叔看到了。隨後便下山回家。

小富說,自己和小彬在野外生活的幾天裡,都沒有哭。“在野外哭啥子哭,萬一引來了壞人呢。”小彬說,但他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再說了我們也不想哭。”

如果沒有村民找到怎麼辦呢?小彬說,自己和小富會繼續沿著之前在紙上標出來的方向走。(郭銳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