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有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宋朝宰相趙普說的。

我們假設這句話成立,來做一個有趣的推論,想想他為什麼說是半部,不是一部呢?

表面是謙虛,只看了半本就能治天下,把功勞給了論語。

往深挖,他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

無字論語

有字的論語,是死學死用,以

為準。

無字的論語,是活學活用,以

為準。

這無字的論語,在哪裡?

論語衛靈公篇第3節中,孔子曾試探他的得意弟子子貢:

【15-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對曰:“然。非與?”

曰:“非也,予

一以貫之

。”

孔子問子貢:賜啊,你覺得,我是那種廣學多記,靠勤奮走天下的人嗎?

子貢回答說:是的呀!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當然不是了,我的學問,都是從一個

根本理論

出發,隨情況演繹出來的呀!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由此可知:

論語裡孔子的教導,都是

隨緣佈道

,隨著身邊人和事的不同,而說完全不一樣的方法。

原來孔子如此多聞,並非全憑好學,只是心中有一個不變的東西,

不變的道

可惜!子貢讓孔子失望了,他並不瞭解【夫子之道】,也就是那無字的論語。

那麼誰知道呢?

論語里仁篇第15節: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

而已矣。”

孔子說:參啊,我教你們的學問,其實是有一個

不變核心

的,這個核心一直貫穿始末,你知道嗎?

曾子說,知道的!

孔子離開後,同學們就問曾子:老師說的這個貫穿始末的東西,到底是個啥呢?

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兩個字:

忠恕

由此我們知道,孔子之道,就是

忠恕之道

,而把握此道者,正是曾子。

何為忠恕之道?

忠:中心,即心之中,無有偏愛之正心,就是【忠】。

恕:如心,即近於心,隨正心而動,就是【恕】。

這忠恕之道,實際上是一種組合:忠於心,恕於行。

忠是不變的

中正之心

,恕是可變的

權宜之計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整部論語20篇,串起來就是在解釋忠恕之道。

開篇的學而篇第一節,則是所有的總綱:

【1-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其中的【說】,通假為【悅】。

這一章我們太熟悉了。

但是,其中有一些問題,比如“遠方”這個詞,那時候是沒有的。

斷句應該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說明這個朋友的到來,他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到而已!

還有一處與教學大綱不同,就是“時習”的【習】字。

【習】大寫是【習】,兩個習字,描述小鳥學習飛翔的樣子。

這個

時習

,是

因時機而操習

的意思。

根據具體的時機和情況,來實踐驗證自己學到的知識。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如此,我們知道這三句話,字面意思就是:

學到一個東西,並且常常有機會實踐它,這是挺愉悅的一件事。

有朋友說要來拜訪,終於抵達了,這是挺快樂的一件事。

教別人學問,別人卻對我的學問不屑一顧,我卻不生氣,這是挺君子的一件事。

這其中關鍵就是三個詞:【悅】、【樂】、【不慍】。

你看,這個【悅】,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是內心裡的一種快樂。

而【樂】,卻是被動得來的,需要他人的參與,是互動的一種快樂。

【不慍】呢,則是主動得來的,是你主動要教化別人。但是別人不接受,不稀罕,不聽你的,然後你不生氣!

是這麼回事,是自找的一種情緒。

所以,三句話本質上,就是【自動】、【被動】、【主動】的區別。

它更無形的深意,就是:【求道】、【得道】、【傳道】。

聞道而悅。

得道而樂。

傳道而不慍。

這是論語開篇三句的深意,也是君子的三境界。

樂於求道、終於得道、始終傳道。

道就是忠恕,就是孔子所傳的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聽聞到忠恕之道後,就因時機而習練,每每得以驗證,就會有種發自內心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習道之悅

朋的深意,其實是比喻第一句的【道】。

說那很早就聽聞過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在自己一天天、一年年的實踐下,終於像個老朋友一樣,來到了自己身邊。這種得道的喜悅,真的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的人間至樂。

忠恕之道

無法言說

當得道後,就要傳道。

傳道的時候呢,多數人都會對你所傳的道,不屑一顧。

這個時候呢,你並不生氣,你內心是一種

這種快樂,我相信有一天,你會懂得。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狀態。

那麼孔子就讚賞的說:你是一個真正的君子!

這就是論語開篇中,無字的境界:

【求道】、【得道】、【傳道】。

人得道,則為聖。

但聖人是不作為的,是人的理想態,是完美的最高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所以聖人無形,不顯於世。

聖人若顯示,則為出世。

出世的聖人,孔子給它取一個名字,那就是君子。

聖人無為,君子卻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道之人。

無形的道,體現在人身上,就叫做【仁】。

因為道無形,所以仁也是無形的,公冶長篇中:

【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又問。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算是仁者嗎?

孔子說:我不知道。

孟武伯追問不放。

孔子說:子路這人,你要說他的才能,那治理一個千乘之國,綽綽有餘!但你要問他仁不仁,我不知道。

孟武伯又問:那冉求算是仁者嗎?

孔子說:他的才能,做個卿大夫的家臣,管理千人之地,是綽綽有餘的。至於他仁不仁,我不知道。

孟武伯再問:那公西華呢?

孔子說:公西華的話,作為一個外交使節,談笑裡外,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仁不仁,我不知道。

由此可見,孔子是不輕易用【仁】來評價一個人的,就是因為仁無形,不可斷。

既然仁是無形的,我們怎麼才能把握仁道呢?

如如不動

這是說:仁是心中的境界,它表現在身體上,就是一個字:

不慍

表相是無

雖然看不到,但人

孔子說:要有禮。

,卻是可以直觀看到的。

這就是孔子推行【禮】的深層邏輯:

心中的仁

如何讓人【仁而禮】?

就是要【務本】,學而篇第二節: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本,就是根本!

禮的根本在哪裡呢?

在心,心在哪裡練就呢?

在【家】裡。

心有妄心和本心。

君子務本,就是要尋找【本心】。

如何尋找?

就是要利用【禮】來降伏妄心。

家中之禮,就是【孝悌】。

一個人在家裡有正心,ta在社會里也大機率是有正心的。

【好犯上】不是說不能犯上,而是不能以犯上為樂,那就成了槓精精神。

孔子是不提倡的,孔子提倡中庸!

中就是【正】,庸就是【常】。

中庸就是【正常】,要有度。

如何抓住“論語”的核心思想?

禮治的對面是法治。法治是治身,禮治是治心。如果心治好了,身自然正,心不好,法再嚴厲,也難有良孝。

為政第三節:

【2-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說:以政績為目標,以酷刑為手段,人們雖然不敢犯法,但是心中沒有廉恥。

以仁德為目標,以禮儀為手段,那麼人民不但行為規矩,心中更知廉恥。

這就是論語的核心思想,就是治天下的那半本。

一個有趣的故事,說孔子當年問道老子回來後,評價老子是一條龍。

龍即是中華道文化的極致:

身上的禮

學道,而心中生仁;

孔子曾在看易經的時候韋編三絕,所以他是通易經、識陰陽的。他每一句教誨的背後,都有無言的大道。

佛家說:煩惱即菩提!

每一個煩惱背後,都藏著化解的菩提。

孔子說:吾道

生仁,而身行有禮。

每一句論語背後,都藏著無字的紅塵。

儒家追求完美,告訴你要做一個完美的人,誠於道。

道家追求完整,告訴你要做完整的自己,誠於心。

佛家認為完整即是完美,告訴你,自己的真心就是佛心,用佛心觀我心,一直觀到我心即佛心,即是得解脫。

顯相則化身為龍,

無形則隱身於雲。

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