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破解腦卒中失能患者“康復難”問題,浦東這所高校的實踐團隊探索遠端居家康復

當前,我國腦卒中失能患者數量龐大,但很多患者都會遇到“康復難”問題,尤其是出院回家後因缺乏專業的康復技能指導和培訓,患者及其家庭往往陷入“康復焦慮”。

破解腦卒中失能患者“康復難”問題,浦東這所高校的實踐團隊探索遠端居家康復

如何能利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幫到這一人群?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的一群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組成卒中智療康復團隊,開展了新探索:透過網際網路技術,指導腦卒中失能患者的遠端居家康復,“幫助更多腦卒中失能患者回歸社會,讓腦卒中康復的實現更為簡單”。

在上海的各大醫院、社群裡,上中醫康復醫學院的10名本科生以義診、健康宣教等形式,透過線上問卷與線下訪談進行深度調研。他們發現,76。81%的受訪者願意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進行居家康復,患者不僅希望透過康復訓練提升生活能力,還期待獲得心理健康指導和長期健康管理方面的指導。團隊在調研中招募了一批腦卒中失能患者,他們都需要康復訓練,但由於經濟受限、活動不便等原因,不得不放棄院內康復治療,只能居家。

患者嚴爺爺(化名)腦卒中患病3月有餘,經過兩個月的院內康復治療,上下肢活動能力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但尚不能獨自行走,也無法完成吃飯穿衣等精細動作。她的女兒為了全身心照護老人,暫離工作崗位。經多次溝通,卒中智療康復團隊為其制定個性化遠端居家康復方案。

每天早晨8:30,嚴爺爺都會收到團隊傳送的個性化跟練影片,如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協調性訓練等,這些訓練老人可獨立完成。訓練前,團隊會對每次訓練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充分說明,並提供詳細的規避方案與操作講解。具有一定難度的平衡訓練、步行訓練等,團隊會叮囑嚴爺爺等女兒下班後輔助完成。晚上8:00,嚴爺爺再次開啟微信,和團隊成員覆盤一天訓練效果,團隊成員以文字、語音、影片等方式進行答疑、心理疏導,並根據老人的反饋,及時調整第二天的康復方案。

遠端居家康復效果前後對比

經過一個月的遠端康復指導,嚴爺爺已經可以藉助柺杖在家內安全行走,並獨立完成進食、洗漱、穿衣、如廁等活動,生活能力與生存質量明顯提高,焦慮情緒也得到有效緩解。“我從沒想過有一天還能在家裡康復。”老人看到了希望,表示會繼續努力鍛鍊,爭取早日生活自理。嚴爺爺的女兒則打心眼裡感謝團隊:“多虧了有你們,爸爸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太感激了!”

對患者進行線下評估

上中醫卒中智療康復團隊共為23位腦卒中失能患者提供了為期一個月的遠端康復指導與健康管理服務。透過回訪,團隊成員發現遠端康復指導不僅提高了服務物件的功能活動與生活能力,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照護者的壓力與負擔,獲得了較高的滿意度。

這段特別的社會實踐經驗,也讓團隊成員對所學專業有了更深的認識。

破解腦卒中失能患者“康復難”問題,浦東這所高校的實踐團隊探索遠端居家康復

“在幫助患者的過程中,我更能體會到‘康復是生命的重建’這句話的意義。”上中醫康復醫學院學生沈倩如表示,深切感受到患者對居家康復的焦慮,也很開心自己和同學能夠幫助到患者,為他們的家庭帶去希望。王若愚同學認為,紮實掌握專業知識、提升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康復治療師。

文字:符佳

編輯:張紫薇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釋出官方微信

【來源:浦東釋出】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