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陝西的“房子半邊蓋”能傳承上千年?答案不簡單

說起陝西八大怪,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怪呢?

我的朋友小沈是貴州瑞氣升騰實業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擅長土木工程設計、幕牆裝飾裝修工作。出於工作需要和對建築的熱愛,他每到一個地方,不是對當地的美食感興趣,反而對一棟棟房子情有獨鍾。而陝西八大怪中的“房子半邊蓋”,即便是在小沈這樣一個專業人士的眼裡,也依然是中國建築界的一大怪。

為什麼陝西的“房子半邊蓋”能傳承上千年?答案不簡單

“房子半邊蓋”究竟有多怪?通常我們建房子,大多是“人”字形。陝西傳統院落通常是三合院、四合院,從院門進去有一道叫照壁的牆,往裡走最裡屋是坐北朝南的主屋,也是“人”字形,稱為“安間”。而左右兩側大多就都是半邊蓋的房子,稱為“廈房”,一般用來當做廚房、茅房、小孩房、下人房等,這種只有半邊的房子雖然比不上主屋,但也有不少好處:

其一,用料節約又簡單。

關中地區多黃土少植被。人們就就地取材,把黃土和泥,三面砌牆。全屋只有屋頂的檁、梁需要用到少量的大木頭,對做椽子小木頭要求很低。三面土牆中,靠院子的一面開了門窗,靠街道的那面又利用了圍牆。整體用料簡單又節約,對比現在動輒大幾萬一間房的造價,這樣的房子真是省錢又省料。

為什麼陝西的“房子半邊蓋”能傳承上千年?答案不簡單

其二,最大化利用資源

通常的房子,兩家之間都需要有個瓦溝相隔,以免雨水留到別人家中,給人帶來不便。而半邊房卻恰恰解決了這一點。半邊蓋的房子可以和左右鄰居無縫對接,共用其中一堵牆。你蓋左邊,我蓋右邊。這不僅可以使得房子更加牢固,也增加了牆的厚度,提高屋子的保暖性,還避免了土地浪費,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解決人口多房屋不足的問題。另外,關中地區水資源較為稀少,人們通常需要採集雨水備用。半邊蓋的房子,使得雨水能夠順著屋簷流向自家方向。大家各取所需,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也能避免一些鄰里糾紛。

為什麼陝西的“房子半邊蓋”能傳承上千年?答案不簡單

其三,採光、通風效果好

由於房子只蓋半邊,採光、通風效果就提高了一倍多。以前沒有電,也沒有化糞池。人們利用最多的就是純天然的太陽能和風能。有了足夠的採光和通風效果,房子的舒適度就提高很多,尤其是廚房、茅房這樣需要時常通風的地方。即便是現在,採光、通風仍是選房購房的最主要參考因素。所以,即便房子只蓋半邊,它的舒適度卻不會差,否則也不會流傳上千年。坊間流傳的一句歌謠充分體現了“房子半邊蓋”的精華:“鄉間房子半邊蓋,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風擋雨又耐寒,冬暖夏涼時運來。”然而,從現代建築的角度看,這種房子也有缺點,畢竟是黃土蓋的,容易倒塌。而且再怎麼舒適,也畢竟只有半邊,相對比主屋的兩邊蓋房,自然還是有差距。

為什麼陝西的“房子半邊蓋”能傳承上千年?答案不簡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築材料的改變,這種黃土牆半邊蓋的房子,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人們紛紛跟上時代,拆了黃土牆,蓋起來高層小洋樓。大家都能住上坐北朝南的主屋。沒了半邊房,也少了那份鄉野濃情。好在長安五臺山腳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在收集、整理、搶救、保護這些瀕臨消失的傳統民居。他們把老舊的傳統特色民居買下後,在每一塊磚塊上都編上了序號,然後再一一搬遷,還原到博物院中。目前,博物院已經收錄了40多處近千間特色院落,還有各種古代名人字畫、石雕、木雕、磚雕等體現關中民俗的藏品三四萬件。透過這些留有歷史印記的東西,我們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厚重和博大。

如果你想了解中國歷史,瞭解古代的建築文明,那麼一定不要錯過西安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