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有反哺之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世上有一種幸福,可以說是“父母在”。父母在的時候,是最幸福的時刻,當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好好盡孝,孝敬父母的時光卻永遠不會重來,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彌補……。

百善孝為先,孝為善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很多大孝子,著名的“二十四孝子”就是這長河中的一泓清泉,滋潤著世人的心。例如:子路百里負米,郯子鹿乳奉親,漢文帝親嘗湯藥,王祥臥冰求鯉、郭巨孝母等等。

尊老、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永恆價值觀和美德。

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有反哺之情

何為孝?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經·開門見山章》。前一句是說晚輩對長輩的敬與養稱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後一句主要說“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係。“子承老”,“承者,奉也,受也。”是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父母那裡誕生出來的,然後不斷接受父母的養育,長大成人;成人後應該對父母不斷地奉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有反哺之情

為何孝?

水有源,源遠流長;樹有根,根深葉茂。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從母親十月懷胎,到生產時劇痛闖“生死關”,所以人們常說:“兒女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從孕育到哺乳,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的巨大付出……。。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要抓緊在父母有生之年及時盡孝,否則會追悔莫及。

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有反哺之情

如何孝?

一是“孝順”,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放心。人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情就多了,我們要理解老人的心情,順應老人的心。

二是“孝身”,首先,養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衣、食、住、行都要留心,留意,只要兒女稍微細心,就會知道父母需要什麼。

三是“孝心”,“父母所愛之物,我必愛之;父母所愛之人,我當敬之;父母所願之事,我當奉之。”意思是告訴人們,一方面讓老人想到我們就高興,不讓老人牽掛,讓老人放心;另一方面,要幫助老人解決他所牽掛的事,讓老人安心,努力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