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山河月明》雖然劇情朝著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發展,也把建文帝描述成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但歷史上朱允炆真的是如此不堪嗎?

首先,我們先弄明白,建文帝削藩有錯嗎?

漢景帝,唐代宗,以及後來的康熙,登基上位他們想到的第一件事也是削藩……不削藩就無法實現真正的中央集權,也無法使朝堂的各種命令和行政措施落實到全國的每一個地方。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諸王林立,他們手中有田有地有人,還不交稅,國家每年都要撥款養育他們,這對國家機器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和包袱……

朱元璋當年規定,他的後世子孫可以六體不勤,五穀不分,做個懶漢,每月照樣領取不菲生活費——這直接導致大明晚期朱氏子孫近60萬,伸手向國庫和地方要錢,這可是相當於一個當時較大城市的人口數!

朱元璋小時候做過乞丐,不希望後世子孫捱餓,這是人之常情,但也是他根深蒂固“家天下”思想的體現。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天下都是他的,供養朱姓一族又有何妨!

“民為貴社稷次之”,這是扯淡的話,朱元璋深惡痛絕,他幾乎要把孟子打入囚牢——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在他的眼裡,朱家子孫永遠排在民眾和社稷的前面!

可惜建文帝不這樣想,也幸虧他沒有這樣想!

他自小所受的儒家教育,使他認識到民為貴社稷次之,更認識到叔叔輩的藩王和他們的後世子孫將要成為大明帝國永遠的寄生蟲……他們就像一條條貪吃蛇,吞噬著大明的根基。

這是每一個君王都不能容忍的!

因此建文帝提出削藩,一點都沒有錯。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我們相信剛剛登基的建文帝應該是躊躇滿志,他似乎看到了帝國的未來——一個四海一統,歌舞昇平的大明盛世。

熟讀史書的他,很快意識到他面臨的將是一場艱鉅的戰鬥!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靖難之役,如果不是朱棣朱四郎的武力值超強,殘酷暴虐超過建文帝數百倍,大明王朝在建文帝的治理下一定會蒸蒸日上。

從一個事實我們可以窺豹一斑——

南北戰亂四年,建文帝身邊的文人沒有投降的!即使後來朱棣進入南京城,屠殺官員14,000人,也沒有人跪地求饒……方孝儒,齊泰,黃子澄,更是身死殉職;

棄文從武的鐵鉉和大將盛庸,都是朱棣的老相識……鐵鉉更是他賞識的好哥們,居然在靖難之役中,死心塌地地跟隨建文帝對抗燕軍,至死不渝!

徐達的大公子徐輝祖更是堅定地支援建文帝,對抗與他有親戚關係的燕王——那是他以前敬仰的姐夫。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建文帝的手下向心力非常強,他們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和價值觀——他們都希望能有一個統一政權的大明王朝。

這也從側面證明,建文帝應該是一個能夠深得人心,令士林讀書人景仰的好皇帝!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南京陷落,建文帝一行數十人失蹤,朱棣從此惶惶不可終日,他害怕建文帝還在世,害怕天下的人會追隨侄子,因此,四出出擊,跨越海洋,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山河月明結局:為何說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向心力太強,忠臣多

也許歷史有一定的規則——

靠著武力賺取的大明天下,最後也要被武力所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