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神舟十四號返回直播,不僅有向國內的直播視窗,還有CGTN的國際直播,這個表示了我們對神舟飛船可靠性的信心,也對落點的精確掌控,很多朋友都很好奇,我們這次落點精度到底有多高?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根據直播畫面建模:精度可能在2。8千米左右

筆者看了整個直播,結果天殺的央視居然錯過了第一次落點預報直播,害我翻了所有平臺直播都沒有看到這個落點預報的座標,更鬱悶的是CGTN也一直在直播,卻因為沒有解說被我嫌棄沒有觀看,所以完美的錯過了這次落點預報的座標。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幸虧在第二次直播預報時直播畫面給出了一個搜尋範圍的框框,這個黃色的框是一個邊長36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為1296平方千米,既然是作為評估落點精度用的,那麼就以預定降落區域的正中取得座標,然後再來評估落點精度。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根據直播給出的地圖資訊,筆者對現場幾個節點進行了重建搜尋區地圖,然後取得正中理論瞄準點的座標資訊,然後再結合公開的最後落點座標資訊,最後給出落點與理論精度的誤差,重建地圖後如下: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從上圖中取得座標點為41。63364,100。07432,與最後一次報告的落點的座標東經100°03‘08’‘ 北緯:41°39’12‘’,轉換後的座標為100。05222,41。65333,兩者距離使用經緯度距離計算: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得出的結果為2855。99米,也就是2。856千米左右,看起來誤差挺大哈。之前神舟十二號精度比較高,落地後一分鐘內工作人員上前檢視,但根據神舟十四號的落點情況來看,筆者根據落地直播大致算了下: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落地時間為20點09分47秒(央視直播有些延遲,不過不影響時間段取值),之後則是雄鷹報告發現目標,然後再是地面人員報告發現目標,下圖為地面人員上前檢視: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時間為20點16分03秒,總共經過了大約7分鐘,筆者在看直播時也覺得這時間稍微長了點,但沒想到居然花了7分鐘,可能與落點精度也有些關係,畢竟理論落點與駐地之間的位置現場應該已經演練多次,而落點誤差相對比較大時可能花的時間就比較久了。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不過筆者必須要提醒一下,目前的瞄準點座標是重新建模取得,與官方公佈的地圖座標存在一定的目視誤差,因此精度2。85千米可能不是很準,但基本應該會在2千米以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地圖上建模試試看。

為何誤差那麼大?落點真的很難控制嗎?

估計各位對神舟十四號的落點控制在2千米以上應該比較失望,原因也很簡單,目前公佈的彈道導彈圓機率誤差CEP在30~50米左右,而且還是無控的洲際導彈彈頭,這飛船還是有測控返回並且有人駕駛的,為什麼就不能落在正中靶心呢?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飛船落點精度控制,真不是那麼容易

飛機的落點很容易掌控,因為飛行員可以在駕駛艙控制並透過儀表與導航系統以及目視修正航線,最終降落目的地。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洲際導彈能精確命中目標是因為級彈載的精準慣性導航系統,這是不需要外界輸入訊號的一種使用陀螺儀監測與飛行狀態差異資訊的裝置,目前已經可以讓洲際導彈在上萬千米的距離內的CEP誤差在30米~50米左右。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當然這還不只是陀螺儀的功勞,還有洲際導彈的彈頭修形精度,這是非常適合在大氣層中保持精度的圓錐體,因此在以高馬赫數穿過大氣層時仍然可以保證如此高的精度。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但飛船就不是這樣了,為了保證乘員的安全和舒適性,飛船的下降軌跡必須控制在1。5°~1。7°左右,這樣一算,這個減速點距離落點至少超過1。3萬千米,加上需要測控資料佐證,這距離就達到1。6萬千米了,距離越長,誤差越大,而且從近地軌道到地面時還有多個環節影響精度,大致會經歷如下幾個步驟:

1、第一次調姿,軌返分離,準備減速;

2、第二次調姿,發動機開啟,返回制動開始;

3、滑行,姿態調整,到145千米高度推反分離,拋棄推進艙;

4、建立再入攻角,準備再入,大約在100~90千米進入大氣層;

5、黑障:從68千米處開始進入黑障,45千米處出黑障,通訊中斷約5分鐘;

6、出黑障後自由墜落,到10千米高度時開引導傘、再開減速傘、最後開主傘;

7、主傘開啟後開始排空推進劑,空中搖搖晃晃時候產生的煙霧就是姿控發動機燃料;

8、5。5千米高度時拋防熱大底,之後搜救隊伍出發開始前往預定著陸點;

9、距離地面1米時開啟反推發動機,將速度減少至2米/秒以下,飛船著陸;

在這些步驟中,有的對精度沒啥影響,但其中有幾步對精度影響非常大,筆者統計如下:

2、第二次調姿後的減速制動,對返回落點精度有決定性影響,如果減速過頭就會提早落地,如果減速不夠,那麼就會越過落點,減速後必須透過測控獲得最新的資料,如果在允許精度誤差範圍內,那麼就不用再操作了,等待推反分離;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分離推進艙

4、推反分離後建立再入攻角,因為飛船雖然是一個鐘形,但在高速穿越大氣層時以一定的攻角仍然會產生足夠的升力,而且神舟飛船屬於半彈道半升力返回可以調整返回軌跡與落點,另外過載也比較小,只有3。22G,比彈道式返回10G要小得多,舒適性更高。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建立再入攻角

但由於存在攻角與升力,並且神舟十四號飛船可以自動修正軌跡、控制落點,、精度可控,比之前的飛船要更智慧。這裡比較要了解下,在大氣層中調整軌跡一般都是控制飛船的重心以達到控制飛船軌跡的目的,不是透過發動機控制的,在進入大氣層後這個姿控發動機就不工作了,這點各位請注意。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7、主傘開啟後就聽天由命了,因為純減速傘沒有控制落點的能力,只能被從10千米到地面的風吹來吹去,12月4日的酒泉的天氣為:

今晨6時,酒泉晴,氣溫-14℃,西南風4-5級,相對溼度71%。 預計,今天白天多雲,最高氣溫-5。1℃,微風,今天夜間晴,最低氣溫-11。4℃,微風。”

地面是微風,不過中高空風速沒有釋出,雖然地面風速不大,但對落點的精度影響最大的是高空風速,這次落地誤差比較大,可能與高空風速有關,但筆者沒有相關資訊,無法做出更準確的判定。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這個超過2千米的落點誤差,也許是三個控制節點的累積誤差,也有可能是主傘開傘後的高空風速導致的誤差,這點還真比較正常,因為從10千米高度傘降一個物體,被吹飄離著陸地超過2千米,筆者還真不感到奇怪。

神十四落點精度或2.8千米!為何無法正中靶心?控制落點究竟有多難?

以上的推測與分析有不同意見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探討,最後歡迎三位航天員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