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媽媽和17歲兒子的一次溝通,這樣的對話值得你收藏

媽媽和17歲兒子的一次溝通,這樣的對話值得你收藏

很多媽媽問我,如何和青春期孩子進行一場有意義的溝通,我把這篇舊文找出來供大家參考。

那天中午吃過飯,我在沙發上斜躺著,沒看手機也沒睡覺,只是歇一歇。

“你對沖動消費怎麼看呢?”兒子一邊在打掃他自己的房間,一邊問我。

“先界定怎樣算衝動?”我說。

“比如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因為一時的喜好買了一款面板,但很快就不喜歡了,這種算不算衝動消費?”兒子舉例。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人人都有喜新厭舊的傾向,如果次數在一定的範圍內,比如俗話說事不過三嘛,那就屬於正常的,但過度了就不正常了,而且我認為衝動消費是超過了自己的經濟能力,因為感覺很喜歡,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支付能力而消費,導致於你的生活和其他方面出現大的問題,讓你混亂不堪”我說。

“我感覺這是一種決策能力的欠缺,為什麼是一時的喜歡,說明就沒有認真思考,然後做出選擇的決策能力”兒子說

“嗯,也對,還有是自我控制的能力。當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也不能過度了,如果思來想去,最後很可能不了了之,這又和完美主義傾向相關,他們要麼不做事,要麼就要做到很完美,所以在做事之前,他們會反覆思考,如果思考沒有結果或者感覺這個事情做不到他們心中的完美,然後他們就不做了,但實際上,很多事情一開始是無法想到最終的結果,比如我在剛開始學習自媒體時,我根本不知道自媒體能幹嘛,只有在做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出現了問題去解決問題然後才可能達到目的”我發現自己又要開始長篇大論了,就趕緊收住了嘴。

“那就是說個人的思考會受到個人思維的侷限性,那如果一件事,你周圍的人和你自己都不認為能成,那你還做嗎?”兒子說

“對,人都會受到自己思維的侷限性,一件事是否能成或者說怎麼成,並不主要看你周圍的人怎麼看,最關鍵是我自己內心有一種感覺:這件事我能成。當然我在做這件事時,肯定是經過了調研思考的,並不是靠直覺”我說。

“既然你說人都會受到自己思考的侷限性,那為什麼你覺得你能成,這樣最終真的你能成呢?“兒子繼續問。

“是的,我在做這件事之前,我瞭解了這個行業內的一些做成的人,他們是如何做的,經歷了什麼,行業福利就如大海,你只需要從大海里舀一瓢就足夠了,‘知足者常樂’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做任何事情時,就講究中庸之道,也就如一個鐘擺,最終要穩定在一個平衡的位置上,不能過度了”我繼續說。

時間到了,我該上班去了。

在整個對話中,我沒有直接指出孩不正確的做法,而是在每一次輪到我說話時,我先從某種角度去肯定孩子的說法,然後才擺出我的觀點,記住用“我是這樣想的”而不是“你那樣做或想是錯誤的”,一定不要長篇大論,從古論今,洋洋灑灑。就順著孩子的角度,多傾聽,少講道理。

這段對話中蘊含了很多讓兒子思考的點:做事講究中庸之道,不要過度思考;一邊做一邊思考才可能成事;知足常樂,不要追求最頂端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