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感謝江陽老師拍攝圖片。

瀘州這座城市,發達是比不上北上廣深之流的,就是很多二三線城市也跟它有距離。但是別以為我們就自卑和落後,恰恰相反,一個自古就水運發達,通江達海的地方,其實,從來就沒有隔阻過跟外界的交融與聯絡。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且不說那個漢唐時期,也少談那些茶馬鹽古驛站道,老瀘州城兩處集市而成的鎮,“小市”和“藍田壩”就有各自的歷史風流和說不完的陳年往事。

當然,今天的城市發展,這兩個地方好像暫時被閒置起來了,但是絕對沒有蕭條。該有的熱鬧還在,不管是去小市買菜,還是去藍田壩趕集,你發覺沒有,無論多少人說這兩個地方怎麼還沒有變樣子,各種吐槽,它們依然充滿了活力。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按理說,小市對我更有一種情結,畢竟老家在那裡,一個小市長大的人,多少有點袍哥性格,但是藍田壩,那個地方也不多讓,它的碼頭文化不比小市弱,而且因為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保留老街風俗風貌程度,我個人認為比瀘州小市,更多一些當年的影子。

還有一個重要又被忽視的原因,在抗戰歲月,藍田壩是大後方最大的兵站和物資轉運樞紐。我們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瀘州有個傳說,說明朝的大才子狀元郎楊慎來瀘州,寫了一副對聯:“藍田水中生茜草,大葉,大葉;白塔院前種桂花,向陽,向陽”

什麼意思呢?這裡其實是說了瀘州的幾處地名,即藍田壩,水中壩,茜草壩,大葉壩,白塔街,院前街,桂花街,向陽街。今天大葉壩被寫成大驛壩實際上不對,向陽街也改成了朝陽街沒搞懂為啥子。而院前街、白塔街基本沒有怎麼使用了,大概就是時代的流變吧。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但是,藍田壩,它一直在,並且習慣了這樣去叫。儘管也有人簡單寫成“蘭田壩”,其實也是不準確的。

藍田壩位於今天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幅員面積42。99平方公里。明朝的時候叫永興場,為什麼又叫藍田壩呢?有一段民間傳說是這樣解釋的:明末清初,當地人何玉川倡導在場下河灘上建壩與永興場連成一片,逐步形成集鎮,命名玉川鎮。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當時鎮內遍地良田,盛產稻米,鎮周圍遍種玉蘭(學名萼蘭,一種藍色染料)集鎮形成後,染房興起,色染水流入與玉蘭相映襯,大片田地皆成藍色,因此取名藍田,又因藍田場在衝擊河地的中心,故習慣又稱藍田壩。

但是也有人對這個說法產生質疑,這就需要後人繼續考證了。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不過古老的永興場,在過去就一直是一處匯聚人氣的地方。這裡是舊時走牛背石、白節灘,走堯壩、登山場、大里巖、江門關的大路,幾株百年黃桷樹下,幾家店鋪、十幾戶人家,做點茶水、小吃、草鞋生意,為販夫走卒提供過往方便。

除了漢人,其他民族交流也非常頻繁。據說漢唐時,這裡是安撫各少數民族蠻夷的古寨堡。註定它成為商貿繁榮之地。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茶馬鹽古道在藍田壩與長江黃金水道連線,加之便捷的交通條件和驛站、碼頭、物流、人流、資訊流,讓人看到興旺發達的場景,也給予了它永興場的稱號,這也是人們期望它永遠繁榮昌盛的願望。

天下熙熙,商戶融入,這個地方就是埋金藏銀之所,甚至有商家豪言:誰能擁有這塊商業地段,誰就是抓住了金飯碗。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其實,何玉川是藍田壩早期移民,他因為湖廣填川而進入瀘南之地,卻成為了最早的沙石開採者。不過他並沒有一味的掠奪,而是懂得更合理的利用。

何玉川在永興場落戶後,發現河壩這片沙地可利用,於是集全家之錢財,在河灘上築壩,將沱頭填滿,工程之大,歷時七八個月,使河壩與牛市坎的永興場連成一片,移民便在壩上修房造屋、設店開鋪,形成市街。

成就了自己,也方便了大眾,比之今天一些暴利的做法,總覺得古人更高明一些。

瀘州藍田壩三次更名,幸遇有良心的沙石老闆,其歷史地位被低估

因何玉川倡修,鄉紳、賢達為紀念何玉川擴壩興場之功德,將永興場改為“玉川鎮”,這也是清政府立國以來瀘州城下第一個以鎮命名的地方。後來就是因為染料的原因,改名或者有了多名同用,藍田壩才更多被人提及,這也是三改地名的來歷了。

歲月更迭,沒有留住任何一個人的芳華和榮耀,卻讓藍田壩至今生生不息,人生百年後,都化作塵土,但是活動的軌跡,卻又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特色烙印,它是藍田壩不滅的榮光,照耀著一代又一代的藍田壩人在這裡生長和出發。

古場老街上,延續的移民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建築群中,禹王宮、文昌宮、南華宮、東嶽廟、雲臺觀、大佛寺、機神祠、烈女祠、玉皇觀、二回寺、金山寺成為代表建築。有的早煙消雲散,有的還剩下一些軀殼讓人暢想,然而古老的氣息,如同老街上的那些黃桷樹和老茶館一樣,總能勾起人們美好的記憶。

或許,這裡長住的人希望它儘快改建,或許那些民俗風景拍攝者希望多有保留,不管如何,它總有一份鄉愁,至今揮之不去,默默嚮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