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當文學融入足球解說 於是有了一個詩人叫賀煒|文化觀察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吳德玉

在走紅快翻篇也快的資訊時代,賀煒的解說詞被製成語錄,被網友持續傳播、閱讀、讚歎,實在是其實力不俗的彰顯。他也因為才華輸出質量穩定,被稱為“每四年都要火一次的男人”。

2022年卡達世界盃,賀煒又火了。

“請不要相信勝利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樣唾手可得,但請相信世上總有美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

當文學融入足球解說 於是有了一個詩人叫賀煒|文化觀察

12月10日凌晨,卡達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荷蘭隊點球大戰不敵阿根廷隊。央視足球解說員賀煒再現金句,送別荷蘭隊。

在同日舉辦的另一場四分之一決賽中,克羅埃西亞隊將桑巴軍團巴西隊阻擋在四強之外。很多球迷又翻找出賀煒在2018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克羅埃西亞vs法國)上,化用《史記》中的話,解讀這個不容小覷的球隊,

“達利奇面上基本沒有什麼表情,但這正是他的力量所在——勝,不妄喜;敗,不惶妥;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而在前幾日,德國隊連續兩屆世界盃小組未能出線,賀煒的解說點出這個昔日強者的落寞:“連續兩屆世界盃,

他們踢出來的,像是瓦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人們想起了當中著名的樂章,諸神的黃昏。

中國或許沒有最好的足球隊,但一定有最好的足球解說。在世界盃的賽場上,沒有中國球員的身影,但在世界盃的解說席上,在網際網路場域裡,卻有著“被足球耽誤的詩人”賀煒的精彩解說在飛揚,給人們輸送見識和審美。 福樓拜、羅曼羅蘭、瓦格納,司馬遷《史記》,中國古典詩詞,好像是跟他一起上了解說臺,被他在解讀說比賽時“調兵遣將”,用以詮釋足球,詮釋人生。人們讚美他的解說詞,“一開口就是一篇滿分作文”。

足球解說界不缺大咖。劉建宏、張路、黃健翔等都是大家熟悉和喜愛的名嘴,各有妙招。賀煒的解說詞獨特之處是什麼?他打動人心的秘訣何在?他是怎麼成為足球詩人的?

從公開、可靠資料可知,賀煒 1980年出生於湖北十堰,青少年時代就開始熱愛足球。他大學上的是工程大學,是典型“理工男”。大學畢業後,賀煒對體育的熱情和才華被發現,從而有機會進入央視體育頻道。一開始他的崗位並不是解說員,而是編輯。但他默默積累著自己的才能。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2003年,體育頻道在籌備西甲聯賽的轉播,正是用人之際,賀煒如願成為了西甲聯賽的評論員。7年後,他走進世界盃,很快晉升至央視“頂流”解說員之列。 曾有人問賀煒對年輕解說員的建議。他提到了“堅持”的重要性,“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都在為這一刻做準備。”這也不難理解,賀煒的微博簽名為何是:“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司馬遷福樓拜的名句任他“調兵遣將”

常年的積累讓賀煒有了厚積薄發的可能。仔細分析賀煒的解說詞,會發現他在對足球的解說很專業的同時,也超越瞭解說足球,還是在解說人生。

2008年歐洲盃,法國隊輸給了義大利隊。他說出這樣的話,“對法國的隊員來說,蘇黎世的這個雨夜是讓人傷心的,就像193年以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鎮,拿破崙所面對的那個傷心的雨夜一樣,這個時候我想起了法國文豪福樓拜的一句話:我們在人的一生中最為輝煌的一天,並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從悲嘆和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的慾望,並且勇敢地邁向這種挑戰的那一天。我們拿這句話和失敗的、回家的法國隊隊員們共勉,我們送別法國,我們祝賀義大利。”

2014年世界盃,他用這樣的句子,送別衛冕冠軍西班牙隊,安慰球迷的心,“自古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沒有人可以永遠站在頂峰。即使可以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但是你身邊全都是和你一樣充滿野心、充滿激情和充滿渴望的年輕人,他們可以把你的長處和短處放在顯微鏡下去研究,以你為標靶,你說守天下難不難?人生當中成功只是一時的,失敗卻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對失敗卻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樣子。西班牙隊重頭再來吧,難道向上攀爬的那條路不是比站在頂峰更令人熱血澎湃嗎?”

對於勝利者,他送去最恰切的讚美詩;對於失敗者,他的解讀更是入耳入心,催人思索,重新奮起。而且看得出來,很多引經據典不是事先能準備出來的,而是臨時調動知識儲備,融會貫通。

一份卓越的解說詞,一定是挖掘出不一樣的深度和意義的解說詞。這不僅需要足球競技的相關專業知識,更需要對世界各國人文歷史的熟悉和深諳。他引經據典與賽事情況有很高的匹配度,而不是掉書袋。出口成章是來源於長期的人文積累和對體育賽事的深刻認識,不是一味的堆砌詞藻,鋪陳排比。

中外文學名著中的經典語句,被賀煒融入足球解說裡如此契合,是如此自然,以至於可以說,賀煒將足球解說賦予了文學的模樣。這也讓我們欣慰地發現,在多媒體時代,不僅僅在小說散文詩歌等常規體裁中可以欣賞文學,在體育解說詞裡也可以覓見文學的影蹤。

有文化是核心戰鬥力

近些年來,走文學路線做體育解說而出圈的主持人,其實並不只是賀煒一個。比如2022年,北京冬奧會男單自由滑比賽上,除了運動員精彩表現,央視評論員陳瀅的解說也跟著出圈。她曾這樣評價中國花滑選手金博洋,“金博洋,浴火重生!即使是在無邊的暗夜裡,只要堅信,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細流,我欲與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的肩膀上藐視卑微的懦夫,足以支撐選手,度過人生中一個個至暗時刻,北京冬奧會,金博洋戰勝了金博洋!”

其實又何止是體育主持人界,在其他行業,有文化,有文采都是核心戰鬥力。新東方原英語老師董宇輝,長相併不出眾,甚至自嘲長得像兵馬俑,但他卻憑藉自己的“有文化”,透過直播平臺,迅速火出了圈。 相比其他直播間的聒噪,他的直播間,直播過程中,金句頻出,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裡,才華與文化齊飛,充滿詩情畫意。比如介紹某本兒童讀物時,隨口就能說出成吉思汗向外擴張時的相關背景。

相比之下,很多網路主播帶貨都是聲嘶力竭地喊“買它!買它!”“寶寶們,沒下單的趕緊下單”…… 董宇輝的直播帶貨,卻像在給粉絲上文化課。當他把產品相關的知識講得生動有趣,粉絲會貼心地評論說:“請大家自助下單,不要耽誤老師講課。”

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人說自己因為缺少知識和智慧,無法準確地感受和表達出生活中的詩意、歡欣與悲愴。歷史、文學、哲學……這些高階的人文學科,其知識、智慧都需要人主動付出集中精力努力,在時間和錘鍊中去捕獲。然而,不少人會犯的一個錯誤是:把鋪天蓋地、唾手可得的流媒體資訊當成了知識、智慧。

不管是體育解說界的賀煒、陳瀅,還是帶貨直播界的董宇輝,都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在資訊的洪流中,獲取知識和智慧才是真本事。

你閱讀的每一個字,你平日裡為自己人文素養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它們一定會在某個平臺,某個時刻,積攢成花,綻放如春。哪怕真的不會為人所知,滋潤生命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