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一種新的親子研學模式,一種新的兒童社交方式

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扮個古代小女孩

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兒童劇本殺《閃閃紅星》海報

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最近較火的“兒童劇本殺”《大唐風華錄》海報

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研讀劇本,真有意思

就在“劇本殺”火爆之際,“兒童劇本殺”在成都悄然興起,成為劇本殺行業的黑馬。隨著“雙減”政策實施,“兒童劇本殺”讓孩子們玩角色扮演,在劇情推動中完成遊戲任務,在寓教於樂的表演中感受知識的魅力,在課堂之外獲得學習的樂趣。

日前,成都市文廣旅局等部門聯合釋出《成都市促進劇本娛樂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辦法(試行)》,《辦法》採取適齡提示、限時等措施,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認為,成都是文娛行業的標杆城市和風向標,延續性的政策支援將成為行業最強有力的支撐。在此背景下“兒童劇本殺”在成都或將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場景1

室內

七歲娃演孟浩然 一口氣背五首詩

10月30日,週末時間,難得天氣晴朗。金牛萬達廣場內,幾個七八歲的孩子身著漢服,圍在一起,饒有興致地揹著唐詩。走近一打聽,才知道這可不是什麼語文培訓班,而是某兒童劇本研學機構舉行的10大唐代詩人主題劇本殺遊戲。孩子們有的扮演李白,有的扮演杜甫,還有的扮演孟浩然、白居易,搖頭晃腦地背誦著“自己”的代表作,十分入戲。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還演出了詩人的大致經歷、性格特徵、典型故事,一個個雖然神情稚嫩,但那煞有介事的樣子,讓觀眾忍俊不禁又拍手叫好。

“我扮演的是孟浩然,一邊讀故事,一邊演詩人,今天我一口氣就背了5首孟浩然寫的詩!真的太神奇了!以前讓我背一首我都覺得難。”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章鵬程小朋友拉著媽媽的手,自豪地告訴記者。小章同學的母親林女士笑著說,朋友推薦他們來參加這個“兒童劇本殺”遊戲,沒想到兒子會這樣投入,兩小時下來,孩子閱讀量居然達到了2000多字,而且對孟浩然的生平、性格、代表作這些知識都有了大致瞭解。記者和其他參與遊戲的孩子攀談了一陣,發現他們對這種體驗式的學習新模式都很接受。

與純娛樂的成人劇本殺不同的是,這些“兒童劇本殺”在內容上更加註重科普、教育與故事性,有目的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方式上則能夠在較短的遊戲時間內,達到培養孩子閱讀、提升社交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記者瞭解到,“雙減”政策落地後,教培機構紛紛轉型,不少教培從業者投身“兒童劇本殺”領域,希望找到一條新出路。同時劇本殺也積極開展與教培機構的合作,透過增強體驗和互動,幫助教培課程提升趣味性。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許多遊戲將《山海經》《三國演義》等經典名著以及唐詩宋詞、科學知識融入其中,起到用遊戲來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環球魔力(成都)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詠告訴記者,他們有著不少適宜青少年兒童的劇本,比如具有財商教育意義的《魔隕降世·困鬥之獸》。“這類模擬經營劇本重在益智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玩法機制,‘高玩’能玩出難度,新手也能獲得啟發。”李詠說,週末或假期,常有家長相約帶著孩子前來體驗適合親子的劇本遊戲,這甚至成為一種新的家庭社交方式。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們處在一個開放、輕鬆的狀態,反而更容易受到感化。”李詠回憶:“我記得有一次,一個小男孩玩著玩著不知為啥事情生氣了,在一邊鬧起了彆扭,協助的工作人員對他進行了耐心引導,最終他心平氣和地完成了遊戲任務,他摸著自己的小腦袋瓜感嘆:‘下次遇到問題,我要多用這裡,而不是自己生悶氣……’”

李詠提到,劇本殺的角色扮演性質給大人和孩子提供了一個平等溝通的機會,“當一個一米九的大個子蹲下來和孩子稱兄道弟時,孩子一定會感到被尊重和正視。”類似情況還有很多。現在的孩子心智成熟度高,很多時候比大人玩得更明白,能夠從遊戲中領悟到許多人生道理。李詠說如今兒童劇本娛樂市場需求正在不斷擴大,除了採購劇本、開展遊戲外,公司目前也在策劃面向十二歲以下兒童的原創空間型體驗劇目,希望透過遊玩,孩子們能得到一些思維上的啟發。

場景2

戶外

漢服“小秀才” 爭當“文武小狀元”

“你要先去看看這個對聯,跟手裡的道具對照一下……只需要用到道具A和道具C。我就給你提示這麼多吧……”五年級學生王燦帶著些許得意的表情,指導站在一旁向他求助的兩位小競爭者。

在街子古鎮的“兒童劇本殺”遊戲一路過關之後,王燦告訴記者,簡單地畫一張景區地圖、說一段街子古鎮的歷史、來一個陸游的故事,對他來說都不成問題。這群6-12歲的“小秀才”身著傳統漢服,正在成都崇州街子古鎮“味江·九州實景江湖”園區內,參加大詩人“陸游”舉辦的蜀州大閱,爭當“文武小狀元”。

蹴鞠射箭、解謎闖關、團隊競賽……在由成都蜀州沉浸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主辦的《蜀州大閱·少年狀元》劇本殺中,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進行各項比試,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對國學也有了更多認識。記者看到,現場參與者以親子家庭為主,遊戲非常考驗小玩家的耐心與觀察能力。

在今年端午節期間,“蜀州沉浸”就曾舉辦過一次“端午大閱”,活動內容囊括端午習俗、屈原歷史等特色元素。“一個景區就是一個故事。”“蜀州沉浸”總經理謝禮說,他們充分利用景區文旅資源,將節日文化、非遺文化、國學經典融入遊戲環節,在端午、中秋、國慶等傳統佳節和假期推出親子研學劇本殺,主打國學教育,讓孩子們邊玩邊學,深受家長和小朋友喜愛。“接下來除了‘小狀元’系列的春節活動,我們還將結合宋代香道,聯絡街子古鎮‘雅緻宋韻’的文化主題,推出更多全年齡段的文化產品,以及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劇本娛樂活動。”

兒童天生愛玩好動,“兒童劇本殺”除了線上和原本類似開會的室內模式外,適合未成年人的景區、公園戶外模式更加吸引關注。“和我們的童年不同,現在的孩子接觸到的娛樂專案太多了,划船和撈蝌蚪很難再吸引他們走出家門,所以不論是劇本殺還是其他,只要能把孩子的興趣從電子螢幕前帶走,我都願意嘗試!”家長李先生說,以前提到劇本殺,總感覺和恐怖懸疑掛鉤,網上也時常看到一些與劇本殺相關的負面訊息,起初自己也很不贊同這種娛樂方式,但如今感覺能從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既滿足了娛樂需求,也能起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心理上就很接受了。

四川局中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雪說,自己的團隊也與兒童研學機構、景區開展合作,為其提供內容創編、運營扶持和導流活動。在她看來,兒童劇本遊戲的引入可以作為傳統教培改革的思路。“我們做兒童內容的時候更要注意避免血腥暴力內容,也要防止遊戲沉迷,標準就是要對兒童成長有利,能夠使教學內容得到更好的體驗和吸收。”

手記

“劇本殺”因其時尚有趣的遊戲方式、完成解謎的獨特成就感,已成當下頗受歡迎的線下娛樂活動之一。在大眾娛樂需求多元發展、綜藝節目推波助瀾等因素推動下,劇本殺迅速成為大眾娛樂的一個熱點,2020年中國劇本殺市場規模達117。4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至238。9億元。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以36。1%的選擇佔比排名第三,僅次於看電影和運動健身。

站在風口的劇本殺吸引了大批創業者,同時資本也在不斷入局。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今年7月15日,我國狼人殺、劇本殺相關融資事件共計31起,涉及專案共14個,披露的融資總額超252。5億元人民幣。

泛娛樂行業的競爭性改變了當下的社交生態,同時也促使劇本殺行業開始尋求迭代升級。打破年齡限制成為劇本殺的下一個突破方向。隨著“兒童劇本殺”在成都的悄然興起,以“寓教於樂”為宣傳點的兒童劇本遊戲,正漸漸走進孩子們的學習和娛樂生活。隨手點開大眾點評網,輸入“兒童劇本殺”“親子劇本殺”,便會跳出種類繁多的兒童劇本推薦。這些“兒童劇本殺”遍佈成都,每家都有上百條評價和預約資訊。在小紅書上,以“兒童劇本殺”“親子劇本殺”作為關鍵詞檢索,相關筆記超過兩萬條。

“兒童劇本殺”與“成人劇本殺”形式相似,都是角色扮演,不同之處在於注重趣味、益智和立意,透過遊戲鍛鍊孩子,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和電子遊戲。“兒童劇本殺”或“兒童劇遊”的形式集合了夏令營、沉浸式課堂、親子互動等多種活動元素,顯得更新潮、更吸人眼球。室內和室外兩種形式都是從孩子天性著手,保護兒童的求知慾、好奇心,建立孩子規則意識,幫助孩子在遊戲中成長。在這些遊戲中,多人互動能夠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互動中又能提高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寓教於樂,充分調動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在遊玩的同時,想象力、閱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無形中得到提升。

思考

行業挑戰:在享受遊戲和收穫成長中平衡

不可否認的是,面向兒童的劇本是對編劇能力和門店實力的雙重考驗。孩子們很難做到像成年人一樣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孩子的心態很簡單,那就是“玩”。劇本冗長或一味灌輸知識,孩子會失去耐心,但只帶著他們玩耍,又很難滿足部分家長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的需要。

“好比愛情片票房永遠賣不過閤家歡電影,親子市場自帶多重紅利,兒童業態是文創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親子市場突破,有利於劇本殺行業打破增速放緩。”文創產業投資人高嘉認為,儘管這類劇本殺的直接受眾是兒童,但必須關照作為“付費者”的成年人評價,劇本內容要符合全年齡人群的審美需求,要在場景、服飾等方面獲得親子雙方的認可。

鄭文輝的新星魔方團隊原本專注於成人劇本的開發,“雙減”落實後決定單獨開闢兒童劇本的業務,現在服務分兩條線,一類為學校提供課後延時服務,另一類則是商業機構的專案。對於前者,由於學校需求不一,他們提供了更多版本——從最極限的45分鐘,到普通的90-120分鐘不等。鄭文輝提及,基於很多現實因素,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很多學校沒有資金和能力運營課後延時服務,因此會選擇和第三方機構合作,學校能夠更好地適應監管要求。鄭文輝他們推出的財商、口才、歷史、科普、推理劇本,幾乎囊括了市面上流行的兒童劇本型別。和成人劇本最大的不同是,兒童劇本表達的東西一定要有正能量的立意。“成人完全可以寫一個歡樂的本子,玩完就完了,也沒什麼問題,但在兒童這裡是不行的,兒童劇本要有核心,還要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去展開。”

另一個“兒童劇本殺”內容創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要做到強成果外化——如何讓家長在兩個小時後直觀地感受到兒童劇遊帶來的變化。由於目標客群設定在小學一到六年級,實際消費決策者是家長而非學生。在鄭文輝看來,家長的期待值70%在於孩子能開心地玩,30%則是在玩的同時能學到東西。

從資深教培人轉型的天藝兒童劇本創始人崔燕認為,大部分家長不會長期為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買單,關鍵在於如何平衡享受遊戲和收穫成長。針對這一痛點,她的團隊把劇本內容和教材內容掛鉤,每個本子都能找到對應的課文,再形成系列。比如二年級有篇課文講述小鎮生活,他們據此設計了一個財商本,小朋友們扮演農民、工人等不同角色,按照不同勞動方式掙錢,再用錢在DM(劇本殺主持人)扮演的商人處買賣物品,這樣的方式讓他們對課文內容也就有了生動的體會。

深讀

加強內容把控 實現兒童劇遊可持續發展

“兒童劇本殺”當下還處於初興階段,在劇本殺原有的遊戲機制上刪除了諸多負面元素,加入課本知識、遊戲機制,出發點是為了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知識,避免死記硬背,實現“快樂教育”,除了業內人士面臨的眾多挑戰,下一步它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是需要持續觀察和謹慎對待的。

中娛協秘書長孔明表示,處於觀察期的“兒童劇本殺”想要實現縱向的持續性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專家等各界合力探索和建設。“‘兒童劇本殺’的未成年保護和產業提升,對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明說,“在兒童的身心安全問題上,國家和地方政府有許多法律、政策、條例和通知,業界首先需要加深對有關法規的理解,從而提升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能力。”他指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很難打造出高質量、符合兒童身心健康、有價值的劇本。”他建議引入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家,參與到劇本產業的未成年人保護建設當中,以此更好地引導企業提升業務能力,科學、規範地進行兒童劇本的生產創作。不過,孔明也提醒,尋求教培機構合作、引入教培人員進行指導也需要謹慎,從業者應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自身的判斷和辨別能力,避免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誤導。

面對兒童劇本娛樂萌芽發展的行業新態勢,成都劇遊方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盧致遠認為,傳統的劇本殺形式並不適合兒童,“目前我們企業對於兒童劇本安全性尺度的把握仍不太有信心,很多時候劇本內容是否真正適合兒童,我們作為兒童教育方面的業餘人士,並不能主觀隨意地進行判斷。”對於這些可能影響到兒童劇本娛樂深度發展的障礙,盧致遠說:“我們希望能夠引入專家組織,進行一定的指導和標準界定,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四川網路作家協會秘書長楊瓊提出,未來在劇本娛樂行業,更應該加強對劇本殺內容的正面引導,加強正能量、主旋律內容的劇本內容創作,採取合理的市場化手段和政府扶持,透過與文旅、文博、場館等融合,讓更多的未成年人接受正向內容的薰陶,在寓教於樂中傳承傳統文化精髓,更好地瞭解我們所處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城市氣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嘉/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