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2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一查身體裡竟長了結石!醫生:複發率很高

本文轉自:江蘇新聞

2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一查身體裡竟長了結石!醫生:複發率很高

近日,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

泌尿系統結石也進入了高發期。

從臨床上看,

結石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齡化。

江蘇省中醫院泌尿外科最近收治了

多例學齡前兒童結石患兒。

寶寶哭鬧不止

想不到是結石惹的禍

一年多前,宿遷的高女士發現自己的寶寶丫丫(化名)總愛哭鬧,還伴有低熱,以為孩子感冒了,就去當地醫院做了檢查,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最近天氣炎熱,今年2歲半的丫丫,突然開始出現間斷性血尿,到醫院經過B超檢查診斷出右腎結石,已經有2。5公分大小,同時右腎明顯積水、間斷性發熱,於是慕名找到了江蘇省中醫院泌尿外科徐彥主任。

2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一查身體裡竟長了結石!醫生:複發率很高

△醫護團隊在丫丫(化名)腎臟上建立超細微通道

“這個寶寶來的時候哭鬧得很厲害,結石負荷較大,產生了較重的腎積水,導致脹痛感,並且伴有感染,孩子小又不能正確描述自己的病情,只能透過哭鬧錶達自己的訴求,這種情況很危險,必須立即手術治療,不能拖。”徐彥主任介紹,團隊經過反覆討論,決定在控制感染後為孩子實施“超微小經皮腎鏡碎石手術”。

2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一查身體裡竟長了結石!醫生:複發率很高

△術後,徐彥主任正帶領醫護人員為丫丫(化名)查房

手術時在B超定位下經患兒腰部面板精準做出穿刺通道,在右腎建立超細微通道,直達腎盞,徐彥主任精細地把兒童專用的腎鏡插入患兒的腎內,利用鈥鐳射把結石一點點選碎,取出碎石。

孩子小便帶血

不一定是吃錯東西

“孩子兩週前小便時發現有血,一開始我以為吃錯東西了發炎導致的,就在當地醫院掛了兩天水,過了兩天還是如此,趕緊帶她去兒童醫院進行檢查,B超顯示孩子右腎有一個約6mm大小的結石。”來自安徽的陳女士看著自己2歲的女兒甜甜(化名),愁容滿面。因為不是很重,醫生判斷寶寶血尿應該是和腎結石有關,建議到江蘇省中醫院泌尿外科找徐彥主任,他同樣在兒童結石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2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一查身體裡竟長了結石!醫生:複發率很高

△甜甜(化名)準備手術中

陳女士焦急地帶著甜甜找到了徐彥主任。“儘管這個寶寶的結石才6mm左右,但因為寶寶的腎臟很小,這般大小的結石已經相當於成人1-2公分大小了。”徐彥主任說,考慮寶寶結石的總體情況,最後在麻醉科的配合下為她做了體外衝擊波碎石,手術很順利。術後B超監測到寶寶的腎結石已經全部散碎掉,再加上兒童的輸尿管排石能力本身就很好,散碎的結石將會隨尿液排出。

當天下午甜甜已經可以正常吃飯,還能在病房跑動,目前甜甜已經恢復出院了。徐彥主任介紹:“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相對創傷小,透過體外碎石機產生衝擊波,由機器聚焦後對準結石,可以多次重複操作擊碎體內的結石,使之隨尿液排除體外,對於結石相對較小且沒有腎積水的兒童比較適用。”

兒童結石風險大

可採取不同方式清石

“兒童腎臟很小,一般不超過6公分大小,所以相對於成人結石來說,兒童結石手術風險更大,除了有不可控的出血風險之外,要儘量減少麻醉次數,爭取最少的時間解決寶寶的問題,這就要求團隊要有充分的預案和嫻熟的技術。”徐彥主任介紹,江蘇省中醫院是華東地區結石病防治基地,泌尿外科從2014年開展第一例兒童結石手術,至今已開展200餘例兒童結石手術,每一例小患者手術都很順利,最小的才11個月大。

在正常情況下,當兒童結石直徑小於0。4cm,可透過適當飲水幫助兒童透過尿道排出結石。超過0。4cm的結石,由於兒童輸尿管管腔尺寸的限制,往往需要藉助其他手段幫助結石排出,根據每個患兒的病情(如結石的大小、位置以及孩子的年齡等因素)以及手術適應症的不同,可採取體外衝擊波碎石、經尿道輸尿管硬/軟鏡碎石術、經皮腎鏡碎石術等不同方式。

兒童結石複發率高

病因診斷是關鍵

讓患兒父母最困惑的就是“為什麼這麼小的寶寶也會長結石”?徐彥主任解釋,近年來,兒童泌尿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多,越來越低齡化,已歸屬於高風險人群,其中兒童代謝紊亂、基因缺陷、解剖結構異常、尿路感染等是兒童罹患結石病的常見原因,這些因素可能相互交叉最終形成結石;另外,地理環境、社會經濟情況以及藥物治療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兒童結石。

臨床研究表明,兒童結石几乎100%會復發,這也意味著兒童一旦發現結石,治療可能會伴隨未來的人生,因此在治療上除了力求手術清石之外,結石的病因診斷以及精準的預防復發才是關鍵。

徐彥主任建議一旦發現孩子患有泌尿繫結石,要早介入,早治療,同時透過對結石成分、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等因素的代謝評估後,找出致病因,從而制定系統、個性化方案,才能從根源上解決結石的防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