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儒林外史·內聖外王】第十一章內聖外王,儒家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

內聖外王指內有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是儒家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和實現王道政治的經世路向。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包括人的內在的主觀修養論與外在的客觀的政治理想。前者即所謂“仁”學,或“內聖”之學;後者即所謂“禮”學,或“外王”之學。兩者在孔子學說中是互為表裡、渾然一體的。內聖外王在孔子那裡具體表述為“修己”與“安人”,“修己”與“安百姓”的統一。

孔子之後,內聖之仁學與外王之禮學兩個方面開始發生離異。孟子側重發展了儒家原教中的“內聖”一面,成為儒家理想派的代表。孟子上承曾參、子思的學派,希望透過“正人心”來實現平治天下的理想。因此,孟子對孔子原教中外在的“禮”學並不重視。對於孔子十分稱道的齊桓公、管仲這些事功顯赫的人物頗有微詞。在人格和政治理想上認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只要人們把內心固有的仁義禮智的四端發掘出來,便“足以保四海”。可見孟子主張以內聖啟外王,即以個人修養為出發點來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目標。

荀子側重發展了儒家原教中“外王”的一面,成為儒家現實派的代表。與孟子將內聖外王之道的理論重心放在“內聖”一面不同,荀子認為:“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古聖先王經世之道莫切於禮。主張以孔子原教中的“禮”學為出發點,直接推行以“禮”為綱紀準繩的“王制”。故其言“禮者人道之極也”。“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輕內聖而重外王的經世方略,為秦漢之際大一統帝國的建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孟荀之後,儒家“內聖外王”的經世傳統,沿著“內聖”與“外王”兩大路向,歷漢唐宋元明清數朝,兩千餘年間,流衍發展,此起彼伏,相輔相成,不絕如縷。韓愈、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等理想派繼承並發展了思孟學派的“內聖”之學;而王通、陳亮、葉適、黃宗羲、顧炎武等事功派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外王”之道。由於宋明理學在後期封建社會中的正統地位和巨大影響,以思孟學派和程朱陸王為代表的內聖外王之學遂成為儒家道統的正脈,而荀子之後的事功派“外王”之學則成為支流。

程朱陸王雖然沒有拋棄儒家原教中內聖外王之道的經世精神,但他們吸收了佛老二教中注重宇宙論建構和個體心性修煉的因素,與思孟學派的內聖之學相融合,遂將理論熱情轉移到宇宙本體論的思考和個體心性修養論研究,其道德形而上學日漸脫離了現實。強調“內聖”是本,“外王”是末;由於過分強調以內聖馭外王,以“內聖”取代了“外王”,使儒家內聖外王之學淪為毫無經世作用的心性空談。

現代儒學要批評宋明儒學“內聖強而外王弱”,提出“由內聖開出新外王”或“返本開新”的文化主張。疏通傳統文化與科學、民主等現代化的關係。使命歸結為三個方面:一、道統之肯定。二、學統之開出。三、政統之繼續。

【儒林外史·內聖外王】第十一章內聖外王,儒家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

【儒林外史·內聖外王】第十一章內聖外王,儒家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