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又是哪門子的君子呢

為何“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篇》

在《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真的理解了嗎?》一文中,我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解釋進行了分析,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是個啥子情況。

這句話的翻譯就沒有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麼多解釋版本,在楊伯峻的《論語譯註》中是這麼翻譯的:“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在張燕嬰的《論語》中的翻譯也差不多。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又是哪門子的君子呢

閱讀論語

在頭條百科中,對於君子有這麼一段解釋

“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而後“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

發展到現在,大家印象中的君子其實更多的是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孔子這裡說的君子無非也是這一類人。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也可以稱為君子呢?

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確實可為君子

上面的翻譯說到“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那麼其實是不瞭解你的什麼呢?不瞭解你的家庭背景?不瞭解你的學識才能?不瞭解你的社會地位?下面我來掰扯掰扯,不一定正確,只是個人想法。

“人不知”其實也可以說人家不理解我,當人們不理解自己的時候,生氣會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輕則不願多費口舌解釋,重者直接掀桌子走人。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高階的需求中有一項叫“尊重的需要”,說白點就是要面子, 人家不瞭解我的學識、我的地位,沒有對我特別尊重一點,我就生氣。這一點估計很多人身邊就有例子。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又是哪門子的君子呢

馬斯洛需求理論

其實要做到上面兩點確實也是不易,能做到上面兩點,說明自身修養也極高,對情緒管理得較好,也不會別人要求太過。

正所謂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獨善其身”始終貫穿在孔子的思想中,“人不知而不慍”是讓我們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要非得世界圍著自己轉。類似還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強調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可能在孔子看來,以上的品格已經稱得上是君子了!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又是哪門子的君子呢

孔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