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拜關公 結善緣 學關公 行鴻運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關新剛

高考即將來臨,使我聯想起了明清時期莘莘學子科舉趕考前,紛紛膜拜關帝一事。

《中華道教大辭典》稱:“明清以來,關帝信仰已不囿於教門……關聖帝君既是武神,又是財神,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庇護商賈、招財進寶之職能,且法力無邊。”在民間,因為關公喜讀《春秋》,諷誦略皆上口,因而被奉祀為“文衡帝君”,並屢有託夢解題之傳說。

山西省運城市的解州關帝廟崇寧殿西南角月臺下,有塊立石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仲冬的碑刻,碑刻上書“君子上達”。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區別,就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就是說君子追求積極向上,小人沉淪名利向下。那麼,這塊碑刻記載的又是什麼?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的“君子上達”碑刻。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的“君子上達”碑刻。 明萬曆年間,四川一考生寒窗苦讀仍不解“君子上達”之意。他在進京趕考路過解州時,天色已晚,便留宿於關帝廟內。夜裡,他夢到關公答疑解惑:試問“君子上達”?“看我經歷可知。踐行忠義仁勇,追求君子正道,因而生前封侯,歿後敕神。”考生恍然大悟,如夢初醒。考試時開啟考卷,考題正是“君子上達”。該考生一朝及第,金榜題名,便在解州關帝廟立下這方石碑。

如今,許多關帝廟裡都建有文昌閣。文昌閣內供奉有民間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與考試的文昌帝君和文衡帝君。

香港文武廟位於香港上環荷李活道,約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人統治時期,是香港最古老、最著名、香火最為旺盛的廟宇之一。該廟供奉有手執毛筆、職司文學和官祿的文昌帝君和身穿綠色長袍、手持長劍、福佑平安和勇敢的文衡帝君——關公。

每年考試或放榜前夕,都會有不少望子成龍的父母,前往香港文武廟為兒子燒香祈願。特別是到了秋天,這裡更是人頭攢動。每年九月,這裡還要舉行盛大的秋祭典禮,把文武二帝神像請到鑾輿(皇帝的車駕,也叫鑾駕)上,巡遊香港“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以酬謝文武二帝,為香港市民祈福。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香港文武廟大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胡小偉研究員,曾在他撰寫的《關公:明清科舉神》一文中講到:武將關羽是三國時代的歷史人物,居然在晚明和清代成為中國科舉考試神,聽來似乎聳人聽聞,史學界似乎也無人道及。但這卻是從萬曆二十二年吏部的一項制度改革引發的浪潮,大背景當然是關公已經被敕封為神,且得到社會各界及全國各地普遍崇奉。流韻至今,則是臺灣關公仍然被崇奉為“文衡帝君”,每臨考試,總有學子、家長虔誠敬香,或事後酬謝。

胡小偉研究員在武漢大學舉辦的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還曾講到:明代中期舞弊之風日盛,如何“縮招”生員又不致引起騷動?據他研究考證,當時的做法是推出各界都崇奉的關公做“擋箭牌”,時任吏部尚書的孫丕楊主張,效仿關帝廟中的抽籤方式,決定新科進士和官員的仕途前程,利用關公的“神性”平息爭議。此舉一出,關公便被舉子們爭相膜拜,成為科舉考試的神。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香港文武廟內“文昌帝君”和“文衡帝君”。

明清時期,莘莘學子拜關公為哪般?

香港文武廟內金榜題名公示欄。

願關帝福佑天下所有莘莘學子,高考中旗開得勝,金榜題名,心想事成,擁抱成功!

2022年5月27日

(本文由關新剛老師授權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