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秦武王時期4名大力士,第1智勇雙全,第2被滅族,國君嬴蕩第3!

秦惠文王嬴駟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嬴蕩繼位,就是秦武王。秦武王是一個重武好戰的人,司馬遷對秦武王的個人描述就一句話“武王有力好戲”,意思就是說嬴蕩力氣大,喜歡跟別人比賽角力。所以秦武王也就喜歡力氣大的勇士,當時有三名大力士孟說、任鄙、烏獲,也正是因為秦武王的這個愛好而被重用當了大官。

秦武王時期4名大力士,第1智勇雙全,第2被滅族,國君嬴蕩第3!

但秦武王在位僅僅短短4年,便去世了。秦武王死後,他寵愛的三位大力士下場又如何呢?

秦武王是一位極有魄力、勇氣的君王,跟後來的項羽到有幾分相像。一直有稱霸中原的野心,想先滅掉有名無實的周王室。韓國的宜陽,是周王室與韓國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於是,在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假道伐韓,派左丞相甘茂討伐韓國宜陽,在秦武王的全力支援下,甘茂終於攻克宜陽城。

秦武王很高興,就帶著喜愛的大力士任鄙、孟說等士兵跑到宜陽去慶功。秦武王到達宜陽,渡過黃河,直接跑到周王室都城洛陽城外,聽說周室太廟有九個寶鼎,代表九州,又叫九龍神鼎,是鎮國重器。於是又直接跑到太廟參觀寶鼎,聽守鼎的小吏介紹說,傳說每鼎有千鈞之重,從來沒有移動過。

秦武王時期4名大力士,第1智勇雙全,第2被滅族,國君嬴蕩第3!

秦武王讚歎不已,轉身就問任鄙、孟說兩人,你倆都是大力士,能不能把這個鼎舉起來?任鄙是個聰明的勇士,秦惠文王在世的時候他就是秦國的將領了,對君王之道還是有些瞭解。他知道秦武王爭強好勝,所以趕緊推辭說:“我的力氣最多也就能舉個百鈞之力,這個寶鼎太重,我舉不起來”。

而孟說就不一樣了,他應該算是一個實打實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力士了。孟說是齊國人,力大無比,勇猛逼人。據說以前在外面碰到兩頭牛幹架,孟說用兩隻手從中間分開兩頭牛,一頭牛直接臥地上了,另一頭牛還想抵抗嗷嗷叫不停,孟說大怒,一手按住牛頭,一手拔牛角,直接把牛角拔出來牛也死掉了。後來投奔秦武王,武王就喜歡勇猛大力士,直接封官,與任鄙、烏獲一起受到秦武王的特別寵信。

孟說擼起袖子就說,我來試試。讓人拿了兩根鐵索,穿過鼎耳,雙臂穿過鐵索,大喝一聲,寶鼎應聲而起,離地約有半尺,片刻又放到原地了!孟說用力太猛,眼珠子差點都迸出來了,雙眼都出血了。

秦武王時期4名大力士,第1智勇雙全,第2被滅族,國君嬴蕩第3!

果然,秦武王爭強好勝,一看孟說都舉起來了,自己難道還不如他嗎?於是也要試一試,任鄙一看,這太危險了,趕緊勸諫秦武王,大王萬乘之軀,不可冒險。

秦武王哪裡聽得進去?束緊腰帶,挽好袖子,心裡想,孟說能舉起半尺,我得舉起走幾步才能勝過他。於是屏氣大喝一聲,寶鼎也離地半尺,正準備轉身走兩步呢,卻體力不支,寶鼎一下掉地上,正好砸到秦武王右腿上,昏死過去了。下屬趕緊搶救,熬到當天夜裡便去世了!

孟說,

便成了罪魁禍首,一國之君,年紀輕輕,竟因為舉鼎這種兒戲死了,這必須得給朝堂、給天下一個交代。於是,右丞相樗裡疾追究責任。可憐的大力士孟說便成了背鍋俠,被五馬分屍,誅滅家族!孟說力大無比,但有勇無謀,成也因為力氣大,死也是因為力氣大!

秦武王時期4名大力士,第1智勇雙全,第2被滅族,國君嬴蕩第3!

任鄙,

雖然當時也在案發現場,但他聰明,並兩次勸諫秦武王,所以死裡逃生,並沒有被追究責任。這足以說明,任鄙雖然是武人,但其智商、情商都是非常高的。

而司馬遷在《史記》裡有記載:

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裡。

意思就是說,秦國當時都有一句諺語,力氣最大的人是任鄙,智謀最多的人是樗裡疾!這又說明,任鄙只是低調,他的力氣,絕對不在孟說之下!正由於任鄙是一位智勇雙全的人,所以後來在秦昭襄王時期,他還擔當重任成為了漢中太守!

烏獲,

《史記》中並未過多交代這位大力士,秦武王舉鼎之時,他也沒在現場。只說明他與孟說、任鄙兩人齊名,也是秦國著名的大力士,三人共同得到秦武王的寵信。

《戰國策》中有提到:今夫烏獲舉千鈞之重,行年八十而求扶持。

意思是說,烏獲力大無比,也能舉千鈞之重,而且活到了80歲!

秦武王時期4名大力士,第1智勇雙全,第2被滅族,國君嬴蕩第3!

那麼秦武王嬴蕩、孟說、任鄙、烏獲這四位到底誰的力氣更大呢?

透過以上分析,其實也可以粗略估計一下,秦國諺語為證,任鄙應該排第1;孟說舉起千鈞寶鼎,應該排第2;秦武王嬴蕩也舉起了千鈞寶鼎,但力氣不支被砸死,只能排第3;而烏獲只有傳說能舉千鈞之重,並未有實際證據,所以只能排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