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探秘焦慮背後的無意識化妝機制!焦慮時為什麼會退行?

韓非:心理防禦機制可能有一百多種,筆者在深度垂直研究的慢性焦慮障礙領域,發現有兩種防禦機制可能也比較好理解,下文說明:

退行:

在成年後不久,一些深層願望受挫或感到持久的壓力時,或慢性焦慮持續時間過久時,一部分有焦慮情結的心靈可能會放棄已經學到的成熟態度和行為模式而採用早年較幼稚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便叫退行。此外,導致容易發生退行的大因素之一就是性心理在青春期發展階段曾不同程度受阻或羞恥性導致的創傷吞忍,因為性心理中蘊藏著引導性本能走向成熟的‘力比多’(某種強大的生本能動力),當這股強大的動力受阻後,會進一步和幼年模式‘同流合汙’透過置換轉移的方式回到“

孩子生病會得到父母額外照顧與保護

”的代償狀態中。

探秘焦慮背後的無意識化妝機制!焦慮時為什麼會退行?

寶媽的外投射

內投射:

往往針對自己所愛,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自我會將嚴厲父母的言行或各種不愉悅的指指點點式安排經過“潛抑機制”將其化裝成自己個性的一部分,自我認為這樣或許就不再那麼害怕他們,這個過程就是“超我”的誕生之日。透過內投射內化成自己的“超我”,那麼這樣一來,一些剛成年不久的孩子會覺得在心情上相對容易接近曾經令自己感到壓抑或害怕的對方(父母)。

焦慮故事

舉例:

一個35歲的婦女每天惶惶不安,她所焦慮的物件就是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自己家族裡的小侄子,小外甥等等時,就會害怕自己會不會做出傷害這些小孩子的瘋狂衝動,比如把孩子仍出去。 她幾年來焦慮的物件就是在這個範圍裡跑來跑去,內心非常焦慮,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害怕。透過動力分析瞭解到,病人為長女,有弟妹各一人,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必須幫助母親照看小弟妹,有好多年自己都得不到父母的賞識與肯定或她所需要的關愛。因此在青少年時期她曾經幻想如果沒有弟妹該多好,有時也想害死自己的弟妹,甚至希望自己的弟妹意外病故,然而當她稍微長大一點後意識到自己這種幻想是非常可惡的,非常荒唐的,非常沒有人性的時候,從而在那一段時間內產生了劇烈的罪惡感和焦慮,而後她的潛抑機制為了自保,把這些幻想和情感都壓抑到無意識中。 成年後,這些被潛抑的仇恨在意識上已被昇華的陽性情感所代替,她也已經非常愛她的弟妹。 但是在無意識深處,早期對弟妹的惡意並沒有消失,而這是她成年意識上所不能忍受和承認的一個事實。 所以,在她30多歲的時候,經由

無意識的置換機制

,用弟妹的小孩子置換了弟妹,因此成為了當前無意識的

漂浮性

焦慮症狀

。 當她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承認早期有過仇恨感情和現在的症狀有直接關聯時,她的焦慮水平立刻消退了許多。

而後進一步配合認知矯正與定力修為,

成年人的成熟情感開始不斷佔上風

,每當再次出現類似的念頭時,她很快就會意識到念頭的虛假性和可笑性。

探秘焦慮背後的無意識化妝機制!焦慮時為什麼會退行?

生命的程序//

再舉例:有一個38歲的女性罹患焦慮多年,她看到飯店或一些步行街上特殊的商店時就會感到非常焦慮。

後來發現根本原因是她在幾年前的一個步行街上,看見一個年輕女子正在抱著丈夫親吻,當時這一幕讓她瞬間處於恍惚狀態,雖然幾周後夫妻關係和好如初。但是這股無意識壓抑的情感始終殘留著,以致於誘發了幼年模式,而後幼年模式把一些商店和步行街都想象為是她丈夫和那個情人一起去過的地方。她對這個殘留情感採取吞忍的方式,所以無意識透過置換機制來投射這股壓抑不堪的情感,所以那些所害怕的物件僅僅只是一個“替代品”,實質上根本不值得成年人害怕!

從精神動力學來看,症狀發展模式:現實困境(強烈的內心衝突不能適應,成為誘因)而後無意識退行至幼年心理模式尋求慰藉,而後表現出幼稚性情感(莫名緊張不安),這種幼稚性情感背後是一份幼稚性思維(把想象無條件當成事實)而後導致當下這個成年人無名焦慮情緒的迴圈模式。 也即是說早年無意識心理活動是症狀形成的前提,而幼年模式是症狀迴圈的根本驅動力。每一次的認識與領悟本身就是螺旋推進的過程,保持耐心與精進,必定會量變質變——直到根本頓悟!

從人本聚集學派來看:來訪者現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是他們小時候試圖處理淹沒性的情緒的殘留。就好像在很早之前,他們內在的一些東西決定了:“如果我完全不允許這些害怕的感受出來,那麼我就不用感受到難以承受的脆弱以及威脅了”。

“如果我永遠不展露自己的恐慌或悲傷,我就不會被責難或某種不確定的威脅”

心理學家簡德林:當來訪者鮮活地去感受所需要的,如果他們渴望的情況真的發生了會是什麼樣。然後所需要的東西會自動填入。

聚集學派:

如果我們慢慢進行,處於自我臨在中,那麼就有可能讓一個過去一直被防禦著的,停止了的,以前從來沒有機會形成的體驗,在當下的這一刻被抱持著,這就推動了卡住的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聚集學派談到的抱持與傾聽,和正念減壓領域所談的抱持是兩個概念,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層面。聚集學派的傾聽是一種無壓力式的反身接觸。而市面上流行的正念減壓技術中的擁抱主要是包裹,絕緣,切斷緣起。 待續,韓非//

探秘焦慮背後的無意識化妝機制!焦慮時為什麼會退行?

每個人的擁抱方式都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