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星玩行為藝術遭群嘲?我們該如何才能理解行為藝術呢?

近日《五十公里桃花塢》圓滿收官,但是引起大家熱議的行為藝術卻被廣泛討論,節目中

陳陳陳

第二次又

策劃了一個行為藝術

——十五位嘉賓戴上頭套,聲音做處理,玩真心話大冒險!

由於這個行為藝術是臨時通知的,張翰非常不滿,質問陳陳陳為什麼不提前通知!

明星玩行為藝術遭群嘲?我們該如何才能理解行為藝術呢?

其實,

不管何種藝術的行為如何前衛,都應該在藝術的範圍之內,這個底線就是藝術的命根,包括不能超越社會道德和法律,不能超越人性和公共利益。否則就是

“只見行為不見藝術”的譁眾取寵。

眾所周知,

行為藝術需要特定的環境、具有特殊的含義,相較於架上繪畫、傳統雕塑等藝術形式注重行為的結果留存而言,行為藝術更是強調、注重藝術家行為過程的意義,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徵的過程藝術形態。行為藝術家們常常是

“反收藏”、“反美術館”的,不過他們行為藝術的記錄見證,還是會被美術館收藏。

明星玩行為藝術遭群嘲?我們該如何才能理解行為藝術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行為藝術恐怕是最具有爭議性、最難理解的藝術了,一般國人對它要麼是冷漠無聊繞著道走、要麼是沒心沒肺地嬉笑怒罵。這樣的現象並不是因為行為藝術晦澀難懂、愚蠢可笑,而是觀眾不敢也不願意去看、去思考。過去行為藝術被妖魔化得比較厲害,這也導致了行為藝術當中的一些觀念和智慧往往被忽視了。

明星玩行為藝術遭群嘲?我們該如何才能理解行為藝術呢?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不正常行為都是行為藝術。行為藝術看起來像

“表演”,但又和表演不同,在深處更多一些思考,是為了想說一些電影、話劇說不了的事,也沒打算要票房和觀眾。行為藝術從一定層面上來說是一種先鋒藝術,先鋒藝術往往是隻有少數人才能看懂的,而且它的一些激烈瘋狂的表現形式,也不適合少兒的藝術教育。

明星玩行為藝術遭群嘲?我們該如何才能理解行為藝術呢?

節目開播以來,陳陳陳設計了兩次行為藝術,一次是讓明星大白天睡覺,目的是放下心中芥蒂,一次是換上特定服裝,聲音做處理,在密室裡互相滋水,結果大家都知道,都是以失敗告終,至於失敗的原因嘛,主要是陳陳陳在

設計遊戲

的時候,完全忽視了藝人特殊的身份,他們不可能在鏡頭面前說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