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法國多勒市的美術館中,收藏著一幅當年八國聯軍從中國帶回來的油畫。此畫向世人呈現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眉清目秀的清朝宮廷女子,是一幅人物寫實畫。

結合此畫的來歷以及畫中女子的裝扮,許多中國學者認為畫中的人應該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嬪妃。

從國內缺失的各嬪妃畫像來看,畫中人要麼是嫻妃,要麼就是愉妃。當然,這僅僅是猜測,並沒有佐證來進行證實。

不過如果非要指定其中一位的話,許多人相信這畫中的人應該是愉妃。

沒錯,就是那位陪伴了乾隆六十餘載,死後被追封為貴妃的珂里葉特氏。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01

愉妃

如果說這世界上的人們性格多樣,那麼愉妃絕對是其中最溫順,最善良的一類。從古代的角度來看,她是一位賢良淑德、善解人意、蘭心蕙性的好女子。

按照《清史稿》的記載,愉妃從14歲時嫁給乾隆,就一直不受待見。乾隆登基後,也只是象徵性地封了一個“常在”給她。

要知道,常在的稱謂在清朝的嬪妃制度中,屬於非常低等的存在,很少會有出頭之日。

按理說,愉常在有樣貌,有品德,也有些才情,乾隆怎麼就看不上她呢?

這一點只能怪愉常在生活的時代不同,如果他生活在順治年代,應該會成為寵妃,和董鄂妃有一拼。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董鄂妃的溫柔,善解人意,嫻靜氣質等,愉妃都具備。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順治皇帝就是喜歡這樣型別的女子。

可乾隆就不同了,他天生孤傲,喜歡冒險和刺激,放在感情方面,他會喜歡那些性格活潑,或者性格剛烈具有挑戰性的女子。

我們看《還珠格格》,在乾隆面對香妃那股倔勁的時候,乾隆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征服慾望。無奈之下,小燕子等人編織謊言,才將含香救出。

雖然說這是文學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其實歷史上的乾隆確實如此。也正因如此,習慣於逆來順受當小綿羊的愉常在,自然得不到皇帝的寵愛。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02

皇子

或許是乾隆修來的福氣,雖然他不喜歡愉常在,但愉常在很長壽。每每乾隆遇到了煩心事的時候,愉常在安靜性格的好處就凸顯出來。

而這樣的陪伴,一共持續了65年。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默契,愉妃才有幸生下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阿哥,永琪。而她自己也是憑藉兒子的出生,連升三級,被封為“嬪”。

從這一刻開始,人們就改口稱她為愉嬪。

當然,對於愉嬪來說,什麼嬪位,什麼金銀珠寶的賞賜,都沒有親自撫養兒子重要。

因為清朝有規定,不論是誰生下皇子,就必須交給其他嬪妃撫養。這麼做不僅可以防止母親的溺愛,也可以預防外戚的問題。

所以我們看,整個清朝歷史,幾乎沒有出現過外戚專權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不過愉嬪非常幸運,皇帝知道她心地善良,做事冷靜,特許永琪可以由她自己撫養。

果然,皇帝沒有看錯愉嬪。永琪在母親的教導下,自幼就學會了知書達理,做事謹慎且低調的好習慣。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永琪恪守孝道,在圓明園失火時,他奮不顧身硬是把乾隆從火海里背了出來,隨後累得癱倒在地。

乾隆不僅感動,也很感激。感動的是兒子能有如此的孝心,感激的是愉嬪平日裡的苦心教導。

為此乾隆不僅有意將皇位傳給這個兒子,而且還將愉嬪升了一級,成為了愉妃。

可惜,本該繼承“康乾盛世”並將其發揚光大的永琪,最終英年早逝,給乾隆帶來了無盡的悲痛,給愉妃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03

皇帝

不過愉妃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其內心卻無比堅強。雖然兒子去世,但作為皇帝的嬪妃,她知道自己不能只顧著自己傷心,而不顧皇帝的心痛。

所以她假裝堅強,每每乾隆前來安慰她時,卻反被她安慰。

其實她這樣的一位女子,放在乾隆年輕的時候確實是看不上。可是等到乾隆上了年紀,沒有了往日的激情和征服的慾望時,愉妃的好也就越來越明顯。

在人生歲月的最後階段,二人已經達成了相當的默契。皇帝每次心煩的時候,或者感嘆歲月的時候,都會翻開愉妃的牌子,即便此時的愉妃已經70歲了。

當然,這個時候的乾隆不是為了歡愉,而是為了靜心,為了找個人說說話,畢竟這個女人陪伴了自己這麼多年。

她陪伴乾隆65年,70多歲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此時,二人已經不像是皇帝和嬪妃的關係,而像是一對交心的朋友。

正所謂:“人亡有此忽驚喜, 兀兀對之呼不起。”

公元1792年,陪伴了乾隆65年的愉妃病逝,享年79歲。

失去了知己的乾隆也給其進行了最後一次封賞,追封其為“貴妃”,是一種僅次於皇后的存在。

不過按照時間的推算,乾隆還有4年的壽命。

在這4年裡,如果她看到了愉妃的遺像,又或者在煩悶的時候想到了愉妃,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淒涼。想必就如前面詩中所說的那樣,是一種相呼而不得一應的淒涼。

參考資料:《清史稿》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武品文史

本文系【武品文史】原創,撰寫,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