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01

這幾天,上海名媛群事件不斷髮酵。起因是一篇曝光貼,一名作者潛伏於“

上海名媛群”

,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本以為是

高配人生的實力較量

,沒想到卻是

高配“拼多多”的精彩演繹

從3000塊錢的酒店,到麗思卡爾頓的雙人下午茶,再到二手Gucci絲襪,

萬物皆可拼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而進入這個圈子,只需要交500元入群費,就可以每天

做“有錢人”的白日夢,打造“白富美”人設。

可能假面具戴多了,最後連自己也會相信。

不然她們怎麼有底氣在群裡公然嘲笑開寶馬賓士車的男人呢?

儘管上海麗思卡爾頓和寶格麗酒店均迴應“酒店入住需要刷臉驗證,並未發現40人同住一間酒店的情況”讓事件的真實性打了一個折扣,但由“名媛”話題所引發的討論仍在發酵,類似的

“共享拼團”

行為也早已不是個例。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比如前段時間因為明星官宣戀情引發的“天王嫂培訓”傳聞。

比如在萬能的淘寶,就有類似的定製服務。有了這個,你可以假裝去全世界,過上任何你想過的生活。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當“男版名媛”衝上熱搜第一的時候,我們開始明白,在“裝”這件事上,男人從不甘落後。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和“女版名媛”相比,套路大致相同。豪車、豪宅一個也不能少,男人嘛,要的就是“成功人士”這個頭銜帶來的滿足感和膨脹感。

02

“偽名媛”、“假精緻”的背後,是無止境的虛榮在作怪。

有人覺得這種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非常不可取,但也有人認為,為“精緻生活”拼單沒有錯,不過是花幾百塊錢做場夢而已,誰又有資格嘲笑別人的夢呢?

就像錢鍾書在《圍城》裡說:

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的分外地甜。

允許你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怎麼就不允許別人嚮往葡萄甜呢?

今天,上海名媛群裡的一位女孩菲菲也迴應說,自己的工資不高,日常也會租衣服穿、自己做飯、用淘寶特價版買1元8個還包郵的髮圈,但同時也渴望富貴的生活,所以選擇拼團。

菲菲覺得自己的行為“很正常”,自己也“很坦然”。

虛榮有錯嗎?我不敢說。

如果我們把虛榮定為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03

我們必須承認,

一點虛榮都沒有的人是極少的。

4歲時,想穿那條漂亮的花裙子,不過是看到別的小朋友穿著很漂亮。

7歲時,想成為超級英雄,無非是想被別的小孩子羨慕。

12歲時,開始學著偶像劇裡的女主角,長髮飄飄,是想要被喜歡的人看見。

18歲時,穿上高跟鞋,畫上精緻的妝容,想象自己是自帶光環的主角。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

我們喜歡名牌的包包,好看的衣服,VIP的演唱會,嚮往說走就走的旅行,迷戀被人羨慕的目光。

我們每個人都為了尊嚴,要體面,要虛榮,要一切超過自身實力的東西。

可能是物質和權力,也可能是愛情和控制,或者是知識和才華。

04

還記得童話故事裡的反面角色嗎?他們因為權力、美貌,因為各種原因去迫害美麗的公主。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不要以為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人性的正面和反面同時存在。

童話裡的他們,其實就是我們。

從偽名媛到angelababy的一張合影被熱議成“三十而已”現實版,從某明星發微博“裝學識”翻車到翟天臨學術作假,虛榮隨處可見。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很多人一邊鄙視著別人的虛榮,一邊享受著它帶來的片刻歡愉而不自知。

如果虛榮與生俱來,那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在哪裡呢?

或許只不過是程度不同。

有的虛榮無傷大雅,有的虛榮卻要付出沉重代價;

有的虛榮只是自我催眠,有的虛榮卻要求旁人入戲。

比如有些人發朋友圈裝富僅僅是為了炫耀,而有些人費盡心機地凹“名媛人設”卻是想透過這個途徑,真正打入富人圈,獲取想要的資源。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

人性深處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當這種渴望被扭曲,就變了質。

人生難免會有給自己化上虛榮之妝的時刻。

但妝容太濃,以至失去本來的模樣,就是悲劇了。

05

我們都學過

莫泊桑的小說《項鍊》

上海名媛群曝光:如果虛榮是原罪,誰又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

瑪蒂爾德是一位漂亮的女人,她的丈夫是一個小職員。她不屬於上流社會,但也並不算是真正的窮人,中產階級的小日子也能過得自在快樂。

但因為認識了一些貴婦人,她開始心生嫉妒,甚至顧影自憐。

為了出席一場盛大的宴會,她用丈夫積攢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禮服,還從好友那裡借來一串美麗的項鍊。

這場宴會讓她出盡了風頭,虛榮心也得到了極大滿足,但由於項鍊的丟失,

這場“貴族夢”只做了幾個小時就醒了,而她卻用了10年的時間來償還。

瑪蒂爾德的手變得粗糙了,容顏也衰老了。而那條項鍊不過是一條人造鑽石項鍊。

瑪蒂爾德用一生的時間去面對了現實的殘酷,而今天,還有這麼多人活在自己編織的幻覺中,自欺欺人,不願醒來。

簡·奧斯丁在《傲慢與偏見》中說:

虛榮和驕傲是大不相同的兩碼事——儘管這兩個詞總是被混為一談。一個人可以驕傲但不可以虛榮。驕傲多數情況下,無非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但虛榮卻指的是我們過於看重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

最值得警惕的虛榮,應該是用謊言獲得認同。就像一個人越缺少什麼,越想表現什麼。

虛榮可以帶來剎那的滿足,但滿足之後是無止境的空虛,甚至沉重的代價。

有人依賴成癮,有人鬼迷心竅。但總有一天,虛榮欠下的債,需要我們自己去還。

06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肯定存在,但一定是少數。

人人都說金錢是銅臭味的,但人人都趨之若鶩。

虛榮應該被鄙視嗎?我看未必。

我們都有夢,會蠢蠢欲動,有勃勃野心。

所有的追求並非全無意義,人有慾望終究要比困於現狀好一些。

有人問:

虛榮會不會有報應?

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要是你真夠虛榮,並且願意努力爭取,你的報應會是名利雙收,萬人敬仰。

如果虛榮無可避免,

那麼我們要做的,是把虛榮心變成上進心

我們都向往財富自由,所以要為了掙錢而努力。

我們都想追求美麗,所以願意為了好身材堅持鍛鍊。

我們都渴望被人尊敬,所以有動力不斷充實自己。

年輕人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被虛榮光顧。

而你卸下虛榮之妝的過程,就是自我覺醒的過程。

如果你願意為了實現“虛榮”,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這也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成長”。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程,前半段我們會不斷做加法,為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去奮鬥,去獲得更多的金錢、榮耀和地位。

而到了後半段,我們可能需要做減法,切斷那些多餘的物質,滋生的慾望,無用的社交,更專注於內心世界的豐盈和充實。

這也許可以稱作更好的成長。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面對不斷膨脹的物慾,我們需要的是一顆能靜下來的心。

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購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撇開外在的一切浮華,你才能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你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你才能活的越來越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