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再讀張進老師的《地獄歸來》

這篇文章是張進老師寫的第一篇有關抑鬱症的文章,作於2012年 7月19日。以下是文章的部分摘錄:

從年初到3月,我逐漸發病。最初的病象是失眠,每天睡眠越來越少,後來發展到服用安眠藥也徹夜不眠的程度。

3月中旬,在連續兩週徹夜不眠後,身體終於崩潰,不得不離開了工作崗位。

病休之初,自以為只要好好休息,恢復睡眠即可。豈知越來越惡化,每天完全睡不著。每次都是在睏倦昏沉到即將入睡之際,會突然心悸,然後驚醒。

在失眠的同時,身體症狀開始出現。頭痛、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有食慾,思維遲緩,做任何事情都猶豫不決。自己明顯覺得自己變傻了。

同時,其他症狀沒有絲毫改善。每時每刻,大腦都像灌了鉛,或者像被一個無形之手攥住,昏昏沉沉,思維緩慢,說話磕巴;胸口火燒火燎地難受;不想做任何事情,或者做任何事情都很猶豫畏縮;不想說話,不敢接熟人的電話,不看簡訊,或看了簡訊也不回。當然不想見任何人。每天早晨從一睜眼開始,就不知道這一天怎麼度過。躺在床上,或呆坐著,或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就這樣慢慢地耗著時間。

後來,我看到美國作家安德魯·所羅門在《憂鬱》一書中,描寫他自己的病況,頗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是這樣寫的:

“人類文字中對於崩潰階段的憂鬱症描述並不多,處於那個階段的病人幾乎全無理智,但他們卻又需要尊嚴,一般人往往缺乏對他人痛苦的尊重。無論怎樣,那都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當你陷入憂鬱的時候。

我還記得,那時我四肢僵硬地躺在床上哭泣,因為太害怕而無法起來洗澡,但同時,心裡又知道洗澡其實沒什麼可害怕的。我在心裡複述著一連串動作:起身然後把腳放到地上,站起來,走到浴室,開啟浴室門,走到浴缸旁邊,開啟水籠頭,站到水下,用肥皂抹身體,沖洗乾淨,站出來,擦乾,走回床邊。十二個步驟,對我來說就像經歷耶穌的艱險歷程一樣困難。我用全身的力氣坐起來,轉身,把腳放到地上,但是之後覺得萬念俱灰,害怕得又轉過身躺回床上,但腳卻還在地上。然後我又開始哭泣,不僅因為我沒辦法完成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而且還因為這樣讓我覺得自己愚蠢無比。

服藥後,我逐漸出現嚴重的副作用:頭疼、頭暈、內熱、尿瀦留、震顫,等等。記得震顫最嚴重的時候,手抖得無法用筷子把飯菜吃到嘴裡;喉嚨無法發聲,說話像低吟,一天裡說不了幾句話;雙腿發軟,邁不開步子,走起路來覺得地高低不平,下不了樓梯;味覺失靈,嘴巴發苦。

完全是靠理智,遏制住想自殺的念頭。記得那時乘電梯,都用理智告訴自己,遠離電梯旁的視窗。就怕自己瞬間衝動一躍而下。

不幸中的萬幸,在服藥第19天,我隱隱約約感覺到藥起效了。

最初的跡象是自己可以看手機了,我居然注意力集中半小時做了一件事情!

第二天,藥效越來越明顯。我可以集中注意力看電腦,可以看書。明顯感到自己頭腦清醒,思考問題有了系統性,做事有主動性。也不怕見人、接電話、回信息了。

同時發現自己開始有了願望。在街上看到過去喜歡吃的東西,很自然產生了想吃的願望;見到同事和朋友,也會產生久違的親切感。

當我發覺自己重新恢復了情感能力時,內心的狂喜難以言喻。要知道,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願望和情感,那就不是一個人,而只是一具軀殼,是行屍走肉了。

患病5個月,有這幾點體會:

1。如果患病,要承認現實,面對現實。不要遮遮掩掩,羞於承認自己患有精神類疾病。

2。抑鬱症是一種器質性疾病,而非簡單的心理問題。要及時到專業醫院,找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看病。

3。堅持服藥。治療抑鬱症的用藥原則是“足量足療程”。大部分抗抑鬱藥起效至少兩週,千萬不能因為藥的副作用大而自行減藥和停藥,否則前功盡棄。

4。正確的心理治療只對輕度抑鬱症患者有效。如果抑鬱症發展到中度和重度,只能先靠用藥改善大腦神經遞質的失衡,再考慮心理治療。中藥對抑鬱症的療效尚不確切。

5。堅持、堅持、再堅持。對於嚴重的軀體症狀和內心的絕望,只能靠意志熬過去,別無他法。尤其在服藥的前兩週(即正效應未出現而副作用嚴重時),一定要用理智讓自己不具備自殺的條件。

據統計,抑鬱症患者中,三分之一可以治癒,三分之一發展成慢性,三分之一自殺。一定不能讓自己成為最後的三分之一。

6。不要讓自己閒著,努力讓自己思考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儘可能做一些工作。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我的讀後感:

第一、感動和佩服張進老師的勇氣和大愛。

作為抑鬱症孩子的母親,迄今為止,我無法克服自己強烈的病恥感。除了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因為請假不得不告知實情的單位領導和同事、網上發文之外,我羞於向現實生活的任何人坦誠孩子的病。有的同城粉絲要求面談,我總是婉言謝絕,我的真誠真實溫暖的分享是建立在先把自己安全地藏好的前提。

最恐懼別人問起我的女兒或者談論孩子的話題, “該上大學了吧?一定是很好的大學吧?”為了自保,我不再參加同學聚會和親友聚會,我把自己封閉起來,帶著深深的愧疚感和羞恥感。

張進老師在文章中詳細地描述了發病的情形、治療過程、感悟,還站在科普的角度詳細解讀藥物、心理諮詢,讓讀者深受啟發,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字裡行間,都體現出張老師的大愛和勇氣。

這樣的大愛和勇氣,我在之前看賽琳娜紀錄片《傾聽我心》中,有所感悟。希望更多的不幸罹患心理疾病的公眾人物,能有相同的大愛和勇氣,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影響力,為心理疾病患者發聲,科普心理疾病知識。

這裡是陽光普照也溫暖不到的至黑至暗角落,所以,更需要光,更需要溫暖,更需要力量。

第二、尊重、臣服、接納心理疾病的各種症狀。

我站在心理疾病孩子的家長的角度,希望大家看到張老師詳細描述的疾病症狀,從而對孩子心生慈悲:孩子正在受苦,孩子需要幫助、愛、支援、接納。而不是質疑:裝病、因病獲益、不堅強、想多了、折騰人。

我曾經是一個因無法理解孩子,所以做不到慈悲為懷的媽媽, “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人性真的很複雜,母愛也會有缺席的時候。我絕望崩潰的時候曾經多次口出惡言,在女兒的傷口上撒了不少鹽,讓女兒更痛、更絕望。

張老師的文章,能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心理疾病,因為了解,所以慈悲。

第三、關於藥物治療和藥物副作用。

是不吃藥?還是吃中藥?吃西藥?會產生依賴嗎?會有治療效果嗎?會吃傻嗎?怎麼應對副作用?

張老師在他的文章和《渡過》系列著作中都有詳細描述。

我女兒三年多吃藥的包裝盒堆起來,大概要用老家挑稻穀的一雙籮筐才能裝得下了。小小年紀,每天都離不開藥,現在的我是心疼的,是難過的。群裡有位爸爸曾經試吃了孩子的劑量的一小部分,結果一整天頭昏腦脹,軟弱無力,爸爸為此深切感受到孩子帶病、吃藥,還堅持上學的不容易。

多想想孩子的難、堅持,就能心生慈悲,堅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戰勝困難了。

第四、堅持就是勝利。

聽張老師講課時說過,他堅持服藥七年整,終於成功康復,再未復發。其中的關鍵是“足量足療程”,在醫生的指導下減藥和停藥。我已經看到多位網友、群友提到自己因為病情稍有緩解,就急急忙忙自行斷藥,導致復發的後果。心理疾病復發一次,病情就會加重一次,藥量就會增加。復發三次及以上,就必須終身服藥了。

在“渡過”大家庭裡,有正在渡劫的家人,也有像張老師這樣已經成功渡劫,而且勇敢地把苦難變為財富,變為洪荒之力,高舉火把,幫助更多人在黑暗中找到方向的人。包括心理疾病康復者,也包括家長。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出自己的光芒,力所能及地幫助更多的人。

在張老師大愛和勇氣的感召下,無數涓涓細流正匯成海,點點纖塵正積就山。張老師好像已經離開了,但他其實一直都在,在他的文字裡,在他的直播回放裡,在他無數學生們和追隨者的心裡……

再讀張進老師的《地獄歸來》

渡過 張進 全套3冊

¥

59

京東

購買

再讀張進老師的《地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