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初次讀到這句話,便被那情意綿綿卻又溫柔含蓄的情趣打動。於是急於知道這是出自哪位大文豪之作,不想這一查閱,卻如打開了水龍頭一般,海量資訊噴湧而出,而且多是我知之甚少的內容,於是一一翻閱,不想竟補上了一段一直被忽略的歷史課。

這句情話出自吳越王給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為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回來了。隱意:春天都到了,田野裡的花兒都開放了,你怎麼還沒有回來。吳越王那份兒期盼夫人早日歸來的急切心情活脫脫呈現在眼前。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那這位吳越王又是哪位?這就引出了一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時代——五代十國。對於五代十國的認知,我們在中學歷史課上知道的很少,屬於幾忽被大家忽略的一段歷史。在我的記憶中,到了唐朝末年發生了黃巢起義,這個印象很深,在課本上印有黃巢的像和他的那句有名的詩“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緊接著就是907年唐朝滅亡,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現在想想那時也沒有探究意識,竟然沒有進一步瞭解一下中間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我們的初中歷史按朝代學中國古代史,一個跨度幾百年的朝代,在課本上也不過是一兩頁紙的篇幅,像五代十國這段只有幾十年的軍閥混戰史一句帶過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 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十國(902年—979年 )是指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武平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平海軍、吳越、北漢等地方割據政權,形成了與契丹(遼)對峙的局面。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這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便出自十國中的吳越國王錢鏐(liú)。鏐,意思是含金量高的金子,也叫紫磨金。指純美的黃金。那這位吳越王意有如此才情,又是什麼出身呢?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錢鏐生於杭州臨安縣石鏡鄉大官山(現稱功臣山)下的臨水裡錢塢壠。相傳他出生時突現紅光,且相貌奇醜,父親錢寬認為不祥,欲棄於屋後井中,但因祖母憐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義)。而這口井後來也被稱為“婆留井”。錢鏐自幼學武,擅長射箭、舞槊,成年後以販賣私鹽為生。錢鏐時年二十四歲,應募投軍,隨軍一路成長,先後平定諸般叛亂,官爵越封越高。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封錢鏐為吳越王。後封為武肅王。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是不是讓我們大跌眼鏡,誰曾想能說出如此情語之人,竟曾販賣私鹽,出身行伍,真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最令我敬佩的是這位吳越王生逢亂世,征戰無數,憑藉自己過人的智慧保兩浙百姓免遭兵火塗炭,成為“五代之亂極矣”中的一方安居樂業之所。

不僅保境安民,修築海塘疏浚內湖,為後世浙江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修身治家也十分謹嚴,又兩度訂立治家“八訓”、“十訓”。 “武肅王遺訓”代代相傳,世世因循,一直激勵著錢氏後人。遺囑稱:

“要爾等心存忠孝,愛兵恤民。

凡中國之君,雖易異姓、宜善事之。

要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聖人云順天者存。又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如違吾語,立見消亡。依我訓言,世代可受光榮。

餘理政錢唐,五十餘年如一日,孜孜兀兀,視萬姓三軍並是一家之體。

戒聽婦言而傷骨肉。古云:妻妾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猶可新,手足斷難再續。

婚姻須擇閥閱之家,不可圖色美而與下賤人結褵,以致汙辱門風。

多設養濟院收養無告四民,添設育嬰堂,稽察乳媼,勿致陽奉陰違,凌虐幼孩。

吳越境內綢綿,皆餘教人廣種桑麻。鬥米十人,亦餘教人開闢荒田。凡此一絲一粒,皆民人汗積辛勤,才得歲歲豐盈。汝等莫愛財無厭徵收,毋圖安樂逸豫,毋恃勢力而作威。毋得罪於群臣百姓。

吾家世代居衣錦之城郭,守高祖之松楸,今日興隆,化家為國,子孫後代莫輕棄吾祖先。

吾立名之後,在子孫紹續家風,宣明禮教,此長享富貴之法也。倘有子孫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便是壞我家風,須當鳴鼓而攻。”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遵循錢鏐的遺訓,後世諸王始終貢奉中原王朝,末世錢弘俶順應時勢“納土歸宋”,使國家“不被幹戈”實現和平統一。錢鏐父子開創吳越國,連續三代五主均受中朝封為國王,成為王族。錢氏後人秉承祖訓,紹續家風,綿延文脈,造就了吳越錢氏一門世代家風謹嚴,人才興盛的傳奇。這個家族始終一脈書香綿延,代有人才湧現。宋朝皇帝稱 “忠孝盛大唯錢氏一族”。清乾隆帝也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在南巡時御賜“清芬世守”匾額。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噴”。文壇碩儒、科技巨擘雲集,海內外“院士”子弟數以百計,因而吳越錢氏家族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真乃千古智慧王者。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到北宋熙寧年間,蘇東坡任杭州通判。英雄相惜,對錢鏐敬佩有加,曾書《表忠觀記》碑文,高度評價錢鏐之功績。蘇公喜歡走動,也常來臨安,聽到里人之歌后,頗有感觸,便寫下了三首《陌上花》詩,其引曰:“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

三首詩云:

(一)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二)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輦來。

若為留得堂堂在,且更從教緩緩歸。

(三)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款款情語,帶我補上一段忽略的歷史

並附:

表忠觀碑

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權知徐州軍州事騎都尉蘇軾撰並書

熙寧十年(1077年)十月戊子,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知杭州府軍州事臣趙言:故吳越國王錢氏墳廟,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孫之墳,在錢塘者二十有六,在臨安者有一,皆蕪廢不治。父老過之,有流涕者。謹按:故武肅王鏐,故以鄉兵破走黃巢,名聞江淮,復以八都兵討劉漢宏,並越州以奉董昌,而自文穆王元瓘。至其孫忠獻王弘佐,遂破李景兵取福州,而弘佐之弟忠懿王弘俶,又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師。其後,卒以國入覲,三世四王與五代相終始。天下大亂,豪傑蜂起。方是時,以數州之地盜名字者,不可勝數。既覆其族延及於無辜之民,罔有子遺。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民,甲於天下,然終不失臣節,貢獻相望於道。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舞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

皇宋受命,四方僭亂,以次削平。西蜀、江南負其險遠。兵至城下,力屈勢窮,然後束手。而河東劉氏、百戰死守,以抗王師,積骸為城,釃血為池,竭天下之力僅乃克之。獨吳越不待告命,封府庫、籍郡縣,請吏於朝,視去其國如去傳舍,其有功於朝廷甚大。昔竇融以河西歸漢光武,詔右扶風修理其祖父墳塋,祠以太牢。今錢氏功德,殆過於融而未及百年,墳廟不治,行道傷嗟,甚非所以勸獎忠臣,慰答民心之義也。臣願以龍山廢佛祠曰“妙音院”者為觀,使錢氏之孫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墳廟之在錢塘者,以付自然。其在臨安者以付其縣之淨土寺僧曰“道微”。歲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人,以時修其祠宇,封植其草木。有不治者,縣令丞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幾永終不墜,以稱朝廷待錢氏之意。臣昧死以聞。制曰“可”。其“妙音院”改賜各曰“表忠觀”。

銘曰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篤生異人,絕類離群。奮梃大呼,從者如雲。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殺宏誅昌,奄有吳越。金卷玉冊,虎符龍節。大城其居,包絡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島蠻。歲時歸休,以燕父老。曄如神人,玉帶球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篚相望,大貝南金。五朝昏亂,罔堪託國。三王相承,以待有德。既獲所歸,勿謀勿諮。先王之志,我維行之。天祚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孫千億。帝謂守臣,治其祠墳。毋俾樵牧,愧其後昆。龍山之陽,巋焉新宮。匪私於錢,惟以勸忠。非忠無君,非孝無親。凡百有位,視此刻文。

元豐元年八月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