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區別古今。李漁之所謂“別古今”,含義之一是兼任導演的教習選劇教授歌童時,應從古本開始令其學起。待古戲學熟之後,再學新戲。應是先古後今而非相反。原因在於,優師教曲,每對舊戲屢有加工,而對新戲則不免草草。因為舊本人人皆習,稍有謬誤,即形出短長。新本偶爾一見,即有破綻,觀者與聽者也未必盡曉,易於藏拙。而且古本戲劇,歷經若干名師加工,未當處必歸於當,已精處而愈精益求精。即如元代南戲《琵琶記》、《荊釵記》,明代傳奇《幽閨記》、《尋親記》,腔板之正,超過他劇,從此學起,再唱他曲,腔板不易背謬。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這種教戲先選古本佳作學起的傳統,一直繼續到京劇興盛時期。藝術表演大師梅蘭芳向其開蒙教師吳菱仙學戲時,吳氏先讓他學唱《戰蒲關》;學青衣戲,先學《二進宮》等,都是先從傳統佳作學起。咸豐年間,學戲者先從崑曲入手學起,因為“崑曲的身段、表情、曲調非常嚴格。這種基本技術的底子打好了,再學皮黃,就省事得多。因為皮黃裡有許多玩意,就是打崑曲裡吸收過來的。”(許姬傳《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第27頁)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不過,李漁所謂“別古今”的選劇原則,所強調的另一層涵意卻是要選演新劇。“古本既熟,然後間以新詞”。“舊曲既熟,必須間以新詞。”他批判了那些“拘士腐儒”所謂“新劇不如舊劇,一概棄而不習”的陳詞濫調,認為“演古戲如唱清曲,只可悅知音者數人之耳,不能娛滿座賓朋之目。聽古樂而思臥,聽新樂而忘倦”(《閒情偶寄》),始終是從更多觀眾著想因而要選新劇而非以演舊劇為主。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同時,“別古今”原則的提出,也是從當時實際情況出發的。明清以來,達官、顯貴、縉紳、闊賈之家,常有私家戲班劇團。其中主人,或有風雅筑夢,詞壇領袖,他們別具隻眼,獨斷有餘,在選劇時,能以宜分古今。但教習歌舞之家多少主人,冗事繁雜,亦未必知音,勢必委諸門客,詢之優師,門客未必盡是顧曲周郎,大半以優師之選為是。“而優師之中,淹通文墨者少,每見才人所作,輒思避之,以鑿枘不相入也。故延優師者,必擇文理稍通之人,使閱新詞,方能定其美惡;又必藉文人墨客,參酌其間,兩議金同,方可授之使習。”(同上)李漁所論選劇之嚴肅謹慎態度,特別是所強調的不薄古人但又厚今重新的原則,王變維新的革新思想,以使“詞之佳者必傳,劇之陋者必日”的審美要求(同上),迄今仍是堪足借鑑的寶貴經驗。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冷熱兼濟。“劑冷熱”,也是李漁根據當時舞臺實踐針對現實之弊提出來的選劇原則,旨在強調不能單以“熱鬧”與否作為標準。雖然,時之所尚,時優所習,“皆在熱鬧二字。冷靜之詞,文雅之曲,皆其深惡而痛絕者也”。戲文過冷,詞曲太雅,也確實容易使人生厭。但是,有些劇作,外貌似冷,而中藏極熱;文詞極雅,而情事近俗,也是可以經過加工潤色,予以上演的。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事實上,戲劇能否感人動人,並不在其冷熱,而在於是否合乎“人情”,“如其離、合、悲、歡,皆為人情所必至,能使人哭,能使人笑,能使人怒髮衝冠,能使人驚魂欲絕”,即使有些戲,表面看來極冷極靜,“即使鼓板不動,場上寂然,而觀者叫絕之聲,反能震天動地。”這顯然是以人口代鼓樂,讚歎為戰爭,較之那些滿場殺伐、徵鼓雷鳴而人心不動、掩耳避喧的戲劇豈止是高出一籌呢(《閒情偶寄》)?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其實,較之李漁稍早些的文學家張岱,已經指出過這類弊病。說有些傳奇,怪幻之極。生甫登場,即思易姓,旦方出色,便要改妝。“只求熱鬧,不論根由,但要出奇,不顧文理”,乍看滿臺文昌武曲,雷公電母奔走趨蹌,熱鬧之至,其實反見淒涼寥落。而《琵琶》《西廂》之類佳作,無何怪異,卻“自有許多滋味咀嚼”,“不盡傳之永遠,愈久愈新,愈淡愈遠”(《答袁籜庵》,《琅環文集》卷之三),就是因為這類作品能以曲盡人情。與李漁所論,不謀而合。可以說,但凡優秀劇作,往往善於悲中見喜,喜中見悲;冷中寓熱,熱中寓冷;苦中得甘,甘中得苦。

古代戲劇 區別古今 冷熱兼濟

只圖表面熱鬧,便選不出雅俗共賞、本色當行、感人至深的劇作。較之李漁稍晚些的曹雪芹,在其《紅樓夢》中,也曾借寶釵之口流露過同類見解。寶釵為逢迎賈母,確曾有意點過“熱鬧戲文”,但她更喜歡“排場詞藻都好”、文情並茂、內有〔北點絳唇·寄生草〕妙曲的《山門》。這種“劑冷熱”的選戲原則至今也有借鑑意義。但是,僅據上述原則選出的案頭劇本,還不能直接用於演員演習,還必須予以加工處理,變為舞臺指令碼。這也是導演的分內之事。對於如何處理加工,李漁則提出了“縮長為短”“變舊成新”的原則,也是頗有實際意義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