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多災多難的故宮三大殿,復建後小腳穿大鞋

初中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故宮博物院》詳細介紹了故宮最重要的的三大宮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以太和殿為首的建築群落,太和殿建築群由三大殿及臺基、廊牆共同構成。去過故宮的人可能會感覺到三大殿與臺基比例不是很協調,這是為什麼呢?

多災多難的故宮三大殿,復建後小腳穿大鞋

歷史上三大殿多災多難,歷經多次重建,現在的外貌已經與原本的三大殿發生巨大改變。參考南京博物院藏明代《宮城圖》可以看到,現存建築的整體外觀與早期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以至於原本的臺基與復建的三大殿呈現小腳穿大鞋之感。

多災多難的故宮三大殿,復建後小腳穿大鞋

大和殿建築群初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但不足年就遭雷擊焚燬。正統五年(1440年)重建完成。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再次起火焚燬、隨後又加以重修。但由於材料匱乏、財力不足,復建的三大殿不論是建築尺度或是用材等級,較永樂時期均大為縮水。

多災多難的故宮三大殿,復建後小腳穿大鞋

到了1644年李自成從北京撤退時,故官再遭火焚,清朝重建時吸取了明代數次火災的教訓,將宮殿兩側的連廊改為封火牆,有效地降低了火災蔓延的風險,但同時也割裂了三大殿建築群的整體視覺形象。

多災多難的故宮三大殿,復建後小腳穿大鞋

建築規格也延續了明代中晚期偏於窄小的形式,這使得目前太和殿建築群在殿身尺度與臺基尺度上出現了明顯的不協調感,殊為遺憾。與之相反,現存建於明初的太廟正殿及長陵祾恩殿給人的視覺感受就要和諧潛飽滿許多。

多災多難的故宮三大殿,復建後小腳穿大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