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從女性的視角向我們呈現了“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下對於女性的偏見與歧視。影片上映第一週就突破了3億票房。為何電影《我的姐姐》會有如此高的成就呢?其實就在於,影片的的真實,它向我們呈現的是社會現實問題。深刻挖掘了在現實生活中二胎的問題(尤其是對於老大是女孩的問題),探討了現代社會對於姐姐來說所面對的各種問題:(1)是否應該為了弟弟的成長,而放棄自己已經建立好的生活。在影片中,女主角其實已經要準備考研,但是因為弟弟的問題,被慢慢擱置了下來。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2)是否應該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哪怕兩人之間僅有親情的聯絡。在影片中,姐弟兩個人之前並沒有見過面,更談不上熟知,僅僅在爸媽去世之後,他們的感情再開始慢慢聯絡。(3)當代女性的獨立問題:是否應該遵循禮儀教條,做好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顧家,以家庭為第一位,作一個有犧牲精神的女性形象?影片塑造的人物飽滿而豐富。張子楓飾演的安然,向我們傳達了一個女性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的壓迫下的現實情況。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而安然在面對如此環境下,她勇於衝出束縛,勇於挑戰權威,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時代女性對於舊社會的封建思想的抵制與反抗。然而,朱媛媛飾演的姑媽則是上一輩人作為姐姐的縮影,安然是主動抗拒枷鎖,姑姑是身處更殘酷、更沉重的枷鎖中,而不自知。在結婚之前,他被困在了姐姐的枷鎖裡;結婚後,他被困在了作為一個妻子作為一個母親的枷鎖裡,圍繞著丈夫和孩子打轉,她把犧牲作為自己在這個時代的意義,把犧牲作為自己的責任。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一開始他要求安然必須撫養弟弟,一直阻礙安然去給弟弟找領養家庭,這恰恰反映出了枷鎖的根深蒂固。舅舅(肖央飾演),一個街頭混混,整天打麻將,可是他是第一個反抗“重男輕女”思想的人。電影開始,當善良的姑媽忙著在葬禮上招呼的時候,此時安然一個人給她心中可有可無的爸媽燒紙時,舅舅陪伴在身邊!在打官司,要房產的時候,舅舅不出意外要撈好處,當大伯父要打安然,舅舅護著,因為這是他死去姐姐的孩子!舅舅自己也有女兒,他答應每一年都給女兒拍照,知道女兒結婚之後。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就算她前一天打麻將輸光了錢,也會給女兒祝福,留一個給女兒的結婚紅包,也讓安然帶去了相機,完成了對於女兒的諾言。整個電影充斥著“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可是舅舅這一角色形象,即使在充滿菸酒氣、麻將味的世界中,他也是第一個站起來抵制反抗“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體制。安子恆(金遙源飾演)一個新時代下“重男輕女”封建思想下的產物,大家都都會覺得安子恆是個反面角色,覺得就是因為他而讓自己的姐姐面對這種人生。而我們並不知道,他其實也是個很可憐也是很無辜的,他的確是父母千盼萬盼盼來的,的確也是姐姐的負擔。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當他失去了愛他的爸爸媽媽,所有人都覺得他是累贅,連姐姐也覺得他是多餘的,面對這個世界,他是無法做出選擇的,不能像姐姐一下有能力反抗。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弟弟也是封建思想下的受害者。驅使安然一直倔強獨立的,是原生家庭的疏離和否認,她從未在家庭裡得到她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應有的關懷和認可,所以她選擇逃離。可是無論她逃得再遠看起來再堅強,那種“被偏愛”、“被需要”的選擇,始終是她心底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弟弟每一次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甚至是最後弟弟選擇領養家庭作為小小的他對姐姐的“照顧”,都準確地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

從原生家庭裡逃離,又因為原生家庭逃不離。最終到底是姐姐為了弟弟犧牲,還是弟弟治癒了姐姐的一部分傷痛,好像已經分不清了。 最後,我想安然大概從一開始就對男友設防的吧,他們分手得突然,卻在我的意料之中。這樣的女孩怎麼會將自己的人生幸福的重秤壓在對另一半的期待上。兩者權衡,自己用努力拼搏來的未來與男友給他似乎安穩的生活,她一定是會選擇前者的。再說了,他並沒有安然勇敢。他從小幸福富足,而安然背後是孤立無援,是一腔頭破血流的孤勇。

《我的姐姐》,弟弟對姐姐毫不猶豫的偏愛,都瓦解了安然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