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是我們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一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經常在電視裡播放。

我之前每一次都想完整地看一下這部電影,但沒有一次如願。

往往看了上部,下部就錯過了。

看來看去,留在印象裡的就是影片裡的矮小、呆板、機械的斯大林,拿著一個菸斗,在克里姆林宮的大廳裡,踱過來踱過去,發號司令,縱覽戰局。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電影裡對斯大林的“零度情感”的形象表現,令人捉摸不透。

你說這個電影,究竟是想歌頌斯大林,還是醜化斯大林的?

現在看來,這部電影總體來說,還是肯定斯大林的。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因為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勃列日涅夫當政,對斯大林的評價雖然沒有明顯的加以肯定,但是暗地裡,勃氏還是給予了“暗褒明不問”的態度。

勃氏的這麼一點心思,直接會影響到創作者的創作心態,立刻在電影裡作出反映。

《莫斯科保衛戰》的導演奧澤洛夫之前拍過《解放》,拍攝時間在1968年——1972年。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解放》中的斯大林

自從1964年勃列日涅夫當政,斯大林的評價風向稍有轉變,《解放》裡的斯大林,是赫魯曉夫上臺、打入深淵之後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受到當時大氣候的影響,片中的斯大林已經是以非常正面的形象亮相了。

當然,電影裡也是採用了“零度情感”,未涉及斯大林的任何的情感的暗示,鏡頭裡的斯大林,只是一個高深莫測、不知所思的神秘人物。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解放》中的斯大林

《解放》裡的斯大林扮演者,由布克胡迪·扎卡里亞澤扮演。他1913年生於亞塞拜然,1988年去世,享年74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布克胡迪·扎卡里亞澤生活照

查了一下資料,扎卡里亞澤也只有在《解放》系列中中扮演過斯大林。

到了1985年拍攝《莫斯科保衛戰》時,斯大林換成了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在電視機看到的面無表情、死氣沉沉、臉泛幽光的現在這版的斯大林。

但相比於奧澤洛夫於1990年導演的三個小時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央視播映譯名)中的斯大林,《莫斯科保衛戰》這版的斯大林形象還算是手下留情。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中的斯大林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拍完的時代,已經是戈爾巴曉夫當政時期了,而這部電影的上馬,還是在契爾連科當政的時代。片中的斯大林由阿奇爾·戈米阿什維利扮演,他1926年生於喬治亞,2005年去世,享年79歲。

之前,戈米阿什維利還在1986年的《國界》第五集中扮演過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國界》第五集中的斯大林

這部劇表現了1941年蘇波邊界的戰士如何應對希特勒軍隊進攻的一段史實。

之後,他還在1990年的《戰爭》中出演過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戰爭》中的斯大林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中的斯大林,明顯地受到戈爾巴喬夫上臺後貶低斯大林的傾向的影響,這部電影裡的斯大林,不像《莫斯科保衛戰》裡的溫文爾雅,而是突出了人物身上的暴戾的成份。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中的斯大林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裡的斯大林,眼睛一直放著冷光,扮演者的目光,透著一種陰鷙、森冷、狐疑的寒氣,給人一種強大的壓力。

在《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裡,與《莫斯科保衛戰》裡塑造出的斯大林與朱可夫之間總體來說還是心有靈犀、默契配合、惺惺相惜的模式相比,這一版的斯大林明顯已經對朱可夫產生了猜忌之心。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中的斯大林

在《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的最後部分,有一個政工幹部向斯大林彙報,朱可夫目中無人,在外面散佈,莫斯科保衛戰是由朱可夫指揮的。鏡頭裡的斯大林目光陰森,但卻不動聲色,他要求告密者把這些資料儲存好,潛臺詞是“秋後算帳”。

這樣,奧澤洛夫的三部曲中的中間一部,也就是《莫斯科保衛戰》,得益於勃氏對斯大林總體升溫的態度,大體上還是正面地肯定了斯大林,但是又不敢真實地還原斯大林在二戰中的影響力,所以,電影裡的人物形象遮遮掩掩,王顧左右而言它,看起來,從藝術上說是失敗的,塑造出的斯大林形象,現在看來也是最平庸的一個。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

因為電影裡的一個主要人物,在電影裡只是承擔著機械地陳述史實的職責,這樣的影片,怎麼可能涉及到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必然地放棄了對人物內心的刻畫。

《莫斯科保衛戰》裡的斯大林形象,大體可以看出這麼幾個定性:

一是沒有醜化斯大林驚惶失措,但也沒有表現他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內質。

1968年開拍的《解放》,導演奧澤洛夫被告知不準從戰爭開始階段拍攝,顯然是因為最初的節節敗退,搬上銀幕會讓人難堪。

但《莫斯科保衛戰》卻交待了戰爭的起因。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電影裡並沒有表現出斯大林在通常記載中的驚慌失措、閉門躲避、拒不見人的匪夷所思的非正常行為,而是從戰爭一爆發,就表現斯大林沉靜地召集會議,組織應對之策。

在英國學者傑弗裡·羅伯茨所著的《斯大林的戰爭》(甲骨文叢書,2018年版)的序言中罕見地稱讚了斯大林對於二戰的貢獻。在序言中寫道:“要是沒有他的領導,對納粹德國的那場戰爭很可能就會輸掉。邱吉爾、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羅斯福,他們作為軍事領袖都是可以替代的,唯獨斯大林不可以。”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如果拍攝一部二戰史的電影,卻把一個不可替代的領導者,描繪成一個膽小怕事、六神無主的怯懦者,無論如何都無法撐起電影的核心力量。

所以,《莫斯科保衛戰》必須表現出斯大林寵辱不驚、凜然不屈的這種最基本的領導者的質素。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拍的電視劇《東方戰場》裡也出現了斯大林聽聞希特勒進攻的段落,鏡頭裡的斯大林當時就驚得呆住了,魂不守舍地坐在辦公室裡,把斯大林通常傳言中的失態表現,訴諸於鏡頭。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兩相比較,《莫斯科保衛戰》對斯大林在戰爭初期的鎮定自若的表現,已經算是不錯的銀幕再現了。

二是也沒有強化斯大林的料事如神,卻時時不忘表現他依仗朱可夫指揮戰事。

《莫斯科保衛戰》也沒有表現出斯大林勇挑重擔的英雄氣概。

我們對比一下,1948年拍攝的《斯大林格勒血戰記》裡的斯大林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表現,到現在《莫斯科保衛戰》裡的處處問人、時而露出不自信的乏力感,斯大林的形象已經一落千丈了。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1948年拍攝的《斯大林格勒血戰記》

所以,《莫斯科保衛戰》裡的斯大林是一個尷尬的存在,只是被動地交待戰事,與1948年版裡的掌控一切、料事如神已經不可能同一而語了。

《莫斯科保衛戰》裡表現出的斯大林,面對強敵,就是不計後果地要求下屬執行反擊、反擊、反擊的指令。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而朱可夫在電影裡擔負的職能,也是把斯大林的指令,落實到前沿中去。

電影接下來的敘事,就是前沿士兵們用生命去抵擋進攻,這構成了整個電影裡的最簡單的情節結構。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1948年拍攝的《斯大林格勒血戰記》

1948年拍攝的《斯大林格勒血戰記》裡突出了斯大林的足智多謀的秉性,電影裡還安排了一個情節,斯大林向一位過去在保衛察裡津時共事過的戰友,詳細解釋在什麼時機選擇反攻,表現出斯大林神機妙算的胸有成竹風範,而這種風範在《莫斯科保衛戰》裡蕩然無存,無從覓跡。

三是更沒有突出斯大林對生命的關注,但卓婭的線索卻又提到了斯大林的感召力。

斯大林在《莫斯科保衛戰》裡基本沒有情感與心理描寫,而電影又很貿然地插入了卓婭這一條情感線,這個情感線,又必須附著在斯大林的主線上,便使得電影裡的這一個鏈條有一點“有頭無尾”的感覺。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在《莫斯科保衛戰》裡,沒有任何一個士兵在嘴裡高喊為了斯大林而去戰鬥,而只有在卓婭的段落中,卓婭在臨犧牲前,高喊的口號裡,包括著對斯大林的深情厚誼。

影片裡,卓婭高喊著:“斯大林要來的,斯大林與我們在一起,”走上了絞架,此情此語,令人動容。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而這不能不說是衛國戰爭期間士兵們的一種心理驅動力。電影無視當時存在的這麼一種精神力量,只是在卓婭段落裡,不得不退讓了一步,讓卓婭所代表的柔情的段落,道出了對斯大林的尊崇之情。

接著電影用畫外音交待,斯大林下令處決絞殺卓婭的那一支德軍部隊。其實變相地勾勒了斯大林也迴應了卓婭的生命奉獻,折射出的是斯大林心中對卓婭精神的首肯。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但這一段能夠折射斯大林內心世界的段落,就用一段畫外音給交待了,並沒有任何鏡頭瞄準斯大林的內心世界。

這也是《莫斯科保衛戰》這類斯大林參與的歷史影片都必然碰到的尷尬。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難忘的1919》中的斯大林

回想斯大林時代拍攝的《帶槍的人》、《難忘的1919》等影片裡,都有表現斯大林深入到基層、親民互動的場景,傳遞出的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斯大林形象。在《帶槍的人》中,還表現斯大林來到士兵家,品嚐士兵家的水煮土豆這一道家常菜,其樂融融,角色的體貼愛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彰顯。

在奧澤洛夫的電影裡,斯大林形象中刪去了任何的作為一個人的正常的世俗生活與情感秘境,在電影裡,完全成為交待戰事的一個木偶人。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這也是《莫斯科保衛戰》讓人難以滿意的原因。電影中不塑造人物,只是交待事件,這樣的電影,便缺少了基本的藝術感染力。

《莫斯科保衛戰》裡的藝術塑造,不得不讓位給了卓婭,而卓婭線索所推舉起的對斯大林的尊崇,又被撲滅在斯大林形象的零度情感塑造中。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扮演的斯大林給我們的感覺很不像,尤其明顯的是,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版的斯大林的眼睛,與真實的斯大林的眼睛外形上就缺乏相似性。

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的眼睛是三角形的,而且目光無神,在影片中,根本難以給人一種鎮得住臺的支撐力。這樣一個庸庸碌碌的人,怎麼可能服眾?事實上,二戰期間斯大林釋出的指令,令前線的將領都很佩服,具有一種高屋建瓴的通透性與指導性。

但是,透過人臉比對,我們把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扮演的斯大林與人物原型相比較,結果卻出人意料。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人臉比對顯示兩者相似度非常高。

應該說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與人物原型的臉型還是比較相似的,但是人物沒有氣質,眼睛無神,導致了《莫斯科保衛戰》裡的這個形象是失敗的,也註定是平庸的。

資料顯示,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最早扮演斯大林是在1975的《目標的選擇》中。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目標的選擇》

影片描寫了蘇聯“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的一生。影片裡有斯大林對研究原子彈的決策交待。

1976年,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在戰爭傳記片“科夫帕克之歌”之二《暴風雪》中扮演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暴風雪》劇照

影片是衛國戰爭中的“科夫帕克少將三部曲”之二。“科夫帕克”是衛國戰爭期間烏克蘭游擊戰的組織者。三部曲的第一部是1973年的《警鐘》、第三部是1979年的《喀爾巴阡山,喀爾巴阡山》。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1977年,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在奧澤洛夫導演的《自由戰士》中扮演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自由戰士》劇照

這部電影共4集,長達6個半小時,表現了東歐各國抗擊納粹德國的歷史史實。

1983年,他再次在《如果敵人不投降》中扮演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如果敵人不投降》海報

影片表現了1944年的巴格拉季昂戰役。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如果敵人不投降》劇照

1985年,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參演了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

1986年,再度在捷克電視劇《哥特瓦爾德》中扮演斯大林。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哥特瓦爾德》劇照

這是一部表現捷克總統哥特瓦爾德戰鬥生活的一部劇集。

1995年,在奧澤洛夫導演的《朱可夫》中以斯大林的面目亮相。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不過,這部電影是《莫斯科保衛戰》及奧澤洛夫之前導演的電影剪輯而成。

這樣看來,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扮演斯大林的年份,是在1975年——1986年的十年間。

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出生於1919年,逝世於1988年,享年69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這個時期的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的年齡也在56——67歲之間。斯大林在衛國戰爭爆發的時候,在61歲左右,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扮演斯大林在年齡上,還是比較合適的。

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在扮演斯大林之前,也曾經在多部影片中出演過籍籍無名的角色。

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筆者下面的羅列。

資料裡查到的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1948年的電影《凱託和科特》。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凱託和科特》海報

這是根據喬治亞古典戲劇改編的音樂喜劇。

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裡的另一個演員安德羅·科巴拉克斯,也曾經扮演過斯大林。

可以看出,喬治亞的演員,是出現斯大林最合適扮演者的風水寶地。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前線後的前線》中的斯大林

安德羅·科巴拉克斯日後曾經在《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前線後的前線》等我們非常熟悉的影片中扮演過斯大林。日後有機會,我們重點來介紹一下這位斯大林的扮演者。

1954年,特里波立斯基在《蜻蜓姑娘》中出演不知名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蜻蜓姑娘》劇照與海報

這部電影曾經在五十年代由長影譯製,在國內公映過。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蜻蜓姑娘》中國海報

1955年,在《魔法甜菜》中扮演排名第八的一位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魔法甜菜》海報

影片表現了一個勇敢而足智多謀的農民男孩,與害死了他父親的黑暗勢力作鬥爭的故事。

1957年,在《女人的命運》中扮演排名第二號的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影片表現了一個女人在革命年代如何選擇自己站位的問題。

1958年,在《馬娜娜》中扮演小女孩馬娜娜的父親。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馬娜娜》海報

影片表現了一個不誠實的9歲小女孩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信條的故事。

1964年,在《山地法則》中扮演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山地法則》海報

影片表現了十七世紀一段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1966年,在《與過去相遇》中出演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與過去相遇》海報

影片表現了喬治亞的一位女醫生髮現一個流浪漢是自己的前夫,她不得不面臨著內心的激盪。

1967年,在《城市早起》中扮演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城市早起》海報

影片的故事表現了工廠的生產矛盾與家庭衝突交匯在一起,屬於工業題材影片。

1970年在《塞米拉米德花園》中出演。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塞米拉米德花園》海報

影片反映了衛國戰爭期間,一群移居到後方的婦女建設家園的故事。

1970年,在《老磨坊》中出演角色。

影片表現了一個無私幫助別人的磨坊主與他的妻子不同理念之間的衝突。

1971年在電影《卓婭》中出演角色。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卓婭》劇照

1973年參演《慘痛的教訓》。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

《慘痛的教訓》海報

之後,1975年,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踏上了扮演斯大林之路。

總體來說,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這樣的雙目中沒有精光的斯大林扮演者,頗為符合上世紀八十年代對斯大林的定型,那就是既有斯大林的外型,但也不想表現他的內心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雅可夫·特里波立斯基是一個合適的形象塑造者,這樣的影片,決定了只能選擇這樣的扮演者。但我們不得不說,他是斯大林形象中的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塑造者。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斯大林,演員塑造了一個最平庸的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