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近日,電影《不速來客》熱映,這部作品被視為小成本黑馬並不為過。作為導演劉翔的首部大銀幕作品,《不速來客》從敘事結構、內容呈現、演員表現等方面都展現了不俗的驚喜,其中,脫離龐大敘事輪廓,僅在單場景封閉空間進行絕大部分敘事段落,是觀影過後很多人覺得“像極了劇本殺”的原因之一;而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則為影片構建了精巧又燒腦的神反轉喜劇氛圍。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細節推動劇情

內容實現出人意料的超級反轉

嚴謹的邏輯、恰到好處的人物設定,是這部小體量的電影《不速來客》成功的最大前提。整片由大量細節構建劇情,來進行整個故事情節的推動和發展,由此成功的在觀眾的意料內實現了超級反轉,在情節設計上實現了真正的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觀影效果。併成功塑造了本片在內容層面的出人意料精彩之處,其表現主要為:

第一,成功跳脫出傳統型別的劇本設計,更能夠吸引觀眾。

對於一般懸疑喜劇型別的電影,導演一般會在影片伊始進行一個主要矛盾的丟擲,主人公會圍繞著這一個主要矛盾,進行全片的構造,並且一般型別的懸疑喜劇電影只會有一個主題。而《不速來客》顯然跳脫出了傳統懸疑喜劇型別的束縛和桎梏,開創了屬於該片自己的敘事風格。

本片導演並沒有在影片初始向觀眾展示全片的核心矛盾,而是在劇情的層層推進中向觀眾丟擲一個又一個的矛盾點,帶領觀眾在層層抽絲剝繭中一同探尋真相。在影片前半段,導演展現出的是主角想要脫罪逃逸的急切,影片中部又展現出了人對金錢的渴望,影片後部才展現出了反拐、追拐、堅決打拐的真實核心,導演運用細節推動劇情不斷向前發展,運用出人意料的反轉吸引觀眾,最終實現了對內容的完美呈現。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第二,對應劇本形象的演員選擇,演員選擇去熱化。

在當下娛樂圈小花小生熱炒的背景潮流下,為了保障影片流量和投資回報,越來越多的商業電影型別片的拍攝也會選擇時下熱門的當紅小花、小生。有些時候演員選擇與劇本角色並不貼合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一張骨兩層皮”跳脫感。

而本片在演員選擇上走了“去熱化”的道路,並沒有一昧地去選擇當紅的熱門演員,而是選用了多位與角色更加貼合的實力派演員,塑造了多位有血有肉的熒幕角色。影片中,由範偉飾演的主要角色老李,其實本是一個老實人,是為了生活所迫,要給兒子治病,才走投無路做了竊賊。所以老李這個角色不僅要有竊賊的小心謹慎,更要有作為一個父親、一個平凡男人的老實憨厚,更要有老實人被迫去做竊賊之後對自己身份的心虛感。而範偉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一股實誠勁兒,同範偉一貫的人物形象如出一轍,使演員與角色達到了高度的貼合。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第三,品質化的作品呈現。

縱觀整個故事發展,每個人物在成為自己故事主角的同時又不斷成為他人故事中的配角,使得所有角色並不是分離的、區別化的,而是互相交織、互相聯絡的。隨著不同人物對同一事件講述的推進,真相的曲線被勾勒的逐漸清晰,層層抽絲剝繭之後,真相才慢慢的浮出水面。似乎每個講述者都在還原事件真相,然而隨著更多人進入房間,每一次講述都可能是真相,但又可能只是構成最終真相的冰山一角。直至影片結束前,沒有一個人敢肯定自己看到了事情的原貌,也正是《不速來客》反轉的吸睛之處。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劇本殺”式的情節架構

“可以玩起來的電影”帶來全新的電影體驗感

劉翔導演稱自己的作品是“沒有上帝視角的沉浸式劇本殺”,特點是在不斷的高能神反轉中一探事件的真相。作為新興的桌遊活動,“劇本殺”具有豐富的演繹環節和較大的發揮空間,近些年來,“劇本殺”作為一種社交活動大受當下年輕人的青睞。同時,“劇本殺”式的影視作品也收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追捧。作為桌遊,“劇本殺”還有一項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每個人拿到的劇本都是碎片化的,整個遊戲過程是網狀的,需要玩家在遊戲過程中不斷的抽絲剝繭,不斷的去用碎片化資訊去還原事件本相,最後揭開謎底。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而本片同樣採用蓋裡奇式的網狀結構敘事特點,對各個人物都有足夠的刻畫和描寫,運用非線性敘事,將人物組織在一起。這也帶給了觀眾眼前一亮的創新感,非線性敘事+網狀敘事的敘事結構,成功的將本來複雜的線索結構用創新的方式架構在一起,實現了情節設計上的立體架構。

影片中外賣員馬明亮(竇驍飾)“你猜今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的一句臺詞,是在問人物老李(範偉飾),但同時也是在問熒幕之外的觀眾,由此來揭開前期設下的懸念。不斷被提及的新婚夫婦到底是誰所殺?警官閻正為何會突然心梗?馬明亮和莉莉是什麼關係?莉莉為什麼要讓馬明亮放棄行動?眾多懸念都將隨著馬明亮的講述,帶領觀眾進入一段閃回,來揭開真相背後的真相。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近年來,國產喜劇電影,特別是很多帶有黑色幽默的喜劇電影對現實表達都有失偏頗,要麼一味反思現實,削弱了喜劇效果,特別是失去了黑色幽默的魅力;要麼一味追求天馬行空,過分追求黑色幽默的誇張和個性,反而對現實世界過分的逃避,極力的粉飾,使得現實世界擁有過分的假面感。而影片《不速來客》勇於打破黑色幽默電影的傳統正規化,不在一昧的使用誇張滑稽和過分荒誕的樣式來對影片的幽默進行刻畫,而是充分運用諷刺、反諷等手法對內容進行深化,最終達到了在喜劇電影中進行諷刺,來令觀眾回望社會現象、社會話題的目的。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窺探人性慾望

故事外衣下包裹著堅決打拐的社會共識

相較於其他題材的型別影片,犯罪類題材的黑色幽默片在人物關係的設定以及情節內容的表現上更容易觸到社會道德準則的底線,更容易引發社會思辨,展現作品的現實意義。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本片導演劉翔透過描寫多層人物關係和套層似的人物結構,將終極真相一層又一層的隱藏起來,重要線索冰櫃裡的堅冰封存的不僅是象徵人類慾望的金錢,更是整部故事中販賣兒童的終極秘密。整部故事圍繞著“人的慾望”這樣一個主題,大膽的窺探著“人性之惡”,最終從“全員惡人”,引發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的後果。影片一輪又一輪“案中案”的內容結構像是一枚炸彈,不斷被提及的“新婚夫婦被殺案”隨著馬明亮“我誰都不信,我只信錢”的黑化而終究大白於天下,馬明亮脫掉外套露出真實的惡的一面時,那種小人物、普通人內心深處的惡,也更讓觀眾不斷陷入“誰才是真惡人”的思索中。

同時該片還揭發了全社會共同追拐,打拐,堅決杜絕拐賣兒童不正之風的社會共識。要看到,如今對打擊拐賣的司法反應速度、社會的關注度及法律的懲戒力度,都今非昔比,可以說,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更安全的環境裡。而影片更是透過“假真相”的層層包裹,來凸顯最終真相的社會意義,引起更多觀眾恨拐、反拐的社會共識。影片《不速之客》裡,每一個人物都有真相,都存在專屬於角色的矛盾點,當所有的真相重疊,呈現在觀眾面前的究竟是對現實的關照還是當代的寫實童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小體量的封閉敘事空間,《不速來客》如何出人意料、進行超級反轉

作為一部小體量的、新人導演處女作的作品,電影《不速之客》,運用創新式的沉浸體驗,為黑色幽默喜劇構造開啟了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同時,導演在內容選擇、結構設定上的大膽嘗試,勇敢創新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高品質黑色幽默喜劇創作題材的廣泛性,以及黑色幽默背後的“藍海”經濟,也更能激發創作者對於電影內容向好、向精、向品質的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