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他本是民國風流貴公子,卻在39歲拋妻棄子、剃度出家,為何?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每當面臨送別的場景,難免會想到這支曲子。這首《長亭送別》曲調由近代佛學大師弘一法師譜寫。說來弘一法師的另一個名字可能更為大家所熟知——李叔同。

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依照小編的眼光來看,他更像是現世的賈寶玉。現在,讓我們回到那個時代,看一看一代風流人物李叔同波瀾壯闊的人生。

紅塵遊戲真有趣

李叔同出身顯赫,家境殷實。雖然父親去世得早,但由於維新變法失敗的影響,李家南下定居上海,還有自己的錢莊生意。李叔同青年時代的生活不可謂不瀟灑自由。在當時,中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中國傳統社會當中文人以為風雅的事物和興趣愛好依舊在上流社會和文人圈子當中有地位,從西方社會流傳過來的舶來品也在中國頗有市場。李叔同作為一個有錢、有閒又有閒情逸致的年輕貴公子,自然不會錯失邂逅這些新鮮事物的機會。

他本是民國風流貴公子,卻在39歲拋妻棄子、剃度出家,為何?

李叔同有不俗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創作能力,他的詩詞創作在近代文壇絕對可以獨樹一幟。客居上海時,他將以往所作詩詞彙編為

《詩鐘彙編初集》,在當時的部分詩人群體中廣為流傳。後又有詩集《李廬詩鐘》。但他不是安於享樂的俗人,在藝術的世界裡探索之時不忘關心民生,《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哀國民之心死》便是此類作品。

除了詩詞之外,李叔同在音樂、書法、繪畫、金石各個方面都做出了成績,或者說將其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他本是民國風流貴公子,卻在39歲拋妻棄子、剃度出家,為何?

而情感方面,家世顯赫文采出眾的翩翩佳公子自然也有不少故事。李叔同18歲時,在母親的安排下娶了茶商之女俞氏,並孕育了三個孩子。但是由於兩人之間性格不合又沒有什麼共同話語,這段婚姻對他來說更多像是枷鎖。直到後來,李叔同在日本邂逅了

春山淑子,才喚醒了他對於愛情的渴望,但是二人結婚後,他又在道德的壓迫下覺得愧對俞氏。

有人大夢醒,有人大夢終

1918年,39歲的李叔同正值壯年,卻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這位文藝界的才子,在紅塵俗世的遊戲中如魚得水的天才,決定拋妻棄子、剃度出家。他的妻子得知這個訊息後都不敢相信,幾乎暈厥過去。

他本是民國風流貴公子,卻在39歲拋妻棄子、剃度出家,為何?

關於李叔同出家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一種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經濟原因,但是李家的經濟狀況歷來不能算差,這個說法還是有缺漏的。

另一種說法是,經世濟民的理想破產,導致他對現實世界徹底失望,從而遁入空門。這個說法確實有一定的依據。李叔同一直都非常支援康有為、梁啟超的理想,維新變法的失敗對他造成了一定的打擊,這個是有可能的。他自己也在詩詞中寫道:“

修齊治平,濟世,當真冥冥也,渺渺也。” 不過,從他出家之後的舉動上看,他並未完全放棄自己經世濟民的理想。李叔同出家之後,還以“弘一法師”的名聲籌措糧食,發起救國運動。儘管離開紅塵俗世,但他仍舊心繫人間。

他本是民國風流貴公子,卻在39歲拋妻棄子、剃度出家,為何?

依照筆者看來,李叔同皈依佛教的原因可以引用他自己的詩文來解釋:“人生如大夢,惟我獨先覺。”在經歷了藝術世界的遨遊、看遍人世間的苦樂悲歡之後,幡然醒悟,發覺人生如夢,轉身離去,親就空靈真境界。

入我門來一笑逢

在李叔同的學生豐子愷的眼中,他的老師出家是為了追求靈魂生活。這樣做的文人確實不少,但是如果說有的文人出家是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審美享受和靈魂陶冶,那李叔同肯定是不屬於這部分的。因為他出家,入的是最為嚴厲的律宗。

他本是民國風流貴公子,卻在39歲拋妻棄子、剃度出家,為何?

從剃度到圓寂,李叔同以弘一法師的身份修行二十四年,這二十四年裡他嚴以律己,嚴守紀律,生活極其樸素。真正地做到了“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李叔同的出身、經歷、出家的結局都與《紅樓夢》中主人公賈寶玉非常相似,縱觀他的一生,真如一塊美玉,在紅塵中往來一遭,最後翩然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