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知否知否》此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

關於有很多人說齊衡“媽寶”其實我不大認同現代社會,有部分男生,被稱為媽寶男,是因為他事無鉅細聽媽媽的話,一味順從,愚孝而我不認同的是,你們之中有人認為,這樣一個為了所愛之人以命相搏的齊衡是媽寶。你別忘了,他最終為何簽字,是為了盛小六的命只能說他反抗過,無奈揹負的東西太多,原生家庭的環境,祖祖輩輩的榮譽,爵位,官位,最重要的,還有盛明蘭的性命壓垮他的最重的籌碼,是盛明蘭的命你告訴我,媽寶男有揹負這麼多嗎,不論前邊種種,就說這一條所愛之人的性命,你口中的媽寶男用揹負嗎現代法制社會,人命關天,不可亂來而過去封建社會,一條人命算什麼。

《知否知否》此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

齊衡生在現代,他倆未嘗不可但這個劇演的就是封建社會,階級,家世,爵位,宅鬥所以你用現代社會衍生出來的一個詞“媽寶”來這樣輕易的概括了古代齊衡這個人物,本就不合適大環境不同,所要揹負的東西也不同齊衡人好,善良,平易近人原作者都說,無可否認,平寧郡主的選擇,於齊家上下前途是對的他沒做錯什麼,平寧郡主也沒做錯什麼就是這樣那樣的原因使得齊小二,盛小六未能在一起但這不能怪齊衡一個人六妹妹不也因祖母一番話,內心打了退堂鼓我只想說,如果齊衡娶得了六妹妹,他該多麼歡喜,他一定特別寵她。可惜沒有如果。一段感情沒有結果,絕對不是一個人的責任。

這部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別談怎麼推翻制度,活下去是第一要務。不能用看爽劇的思維來看。這部劇細節挺講究挺用心的。原著粉和劇粉可能會開撕,但沒必要。書改成劇必然會有刪增,原來那麼長的篇幅和穿越人士的心理活動全沒法拍,只能基本保留關鍵人物和精華劇情。正常,接受這個前提即可。看到很多人在聊劇中的三觀。這部劇設定的背景是宋,已經不是盛唐女子瀟灑肆意的時候了,嫡庶有分,門當戶對是當時的生存法則,也是那時候的秩序,女主及所有人生存在這樣的秩序下,無力推翻。

《知否知否》此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

在這樣的前提下,男兒能夠奮進求學,承認女子的諸多優點,女子能夠保持善心,打理好家中一切事務,分輕重,明主次,識忠奸。家中和睦,齊心協力,不畏辛苦,不溺富庶。便是一個值得稱讚的家庭了。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有人真心相待,不離不棄,閃現人性光芒,那真是特別值得感動的地方。我們可以試著用這樣的角度去看一看,不要著急給情節下定論,而是理解為什麼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如果我是那個角色,能不能有更高的解決方法。我試著代入明蘭的角色之後,發現只能這麼做。

《知否知否》此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

你不能傷害養育你的老太太,便不能惹麻煩,不能招惹沒有未來的外男。你無法獲得生父的憐惜,便不能一味撒嬌,而要懂得進退,知曉情理。有人會說,既然喜歡齊衡,那便一起爭一下啊,做什麼這麼膽怯。但你想一想,你選齊衡,輕則讓老太太陪你一起承擔罪過,重則連累整個家族抬不起頭。這不是自私又是什麼?用現代人自由愛情的思維去看滿身重擔的明蘭,這不是不會換位思考又是什麼呢。如果按照書中這麼寫,其實顧廷燁反而是良配。

《知否知否》此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

生長環境,為人處世,可以給出的安全感,雙方見識水平相當,可以讓明蘭有發揮自己的空間。這部劇裡面有很多生存哲理,家長能看到應該如何對待子女,老師能看到如何對待學生,下屬能看到如何混跡職場,專業人士也能知道做好分內事不當耳報神是很不錯的原則。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優質內容,少許因朝代背景而帶來的固有價值觀不需要過於苛責。這部劇,是可以慢慢品的啊。

《知否知否》此劇,講的是古代人如何在真實的古代環境中生存

王妃前面逼迫齊衡的時候看似狠毒堅定,可當齊衡拿起婚書後,她卻露出了痛苦無奈的表情。悲劇不可能只發生在年青一代的身上,可能王妃當年也有真心所愛之人,面對家族命運和皇上皇子的施壓,她不得不做出選擇和讓步。甚至更有可能的是,王妃當年也以死相逼,邕王也用背景和手段差點害死王妃的真愛。當她看到痛苦的齊衡,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她會告訴齊衡“你別無選擇”,因為這些事自己也曾親身經歷。對於邕王來說,喜歡一個人得到的太過容易,以至於面對女兒的喜歡,他繼續使用相同的手段。也許邕王是真的喜歡王妃,也許縣主是真的喜歡齊衡,但在權力和地位面前,無論他們的喜歡有多真心,都改變不了另一個人獨自痛苦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