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公元755年11月9日大唐帝國最大之浩劫安史之亂爆發,由於唐王朝毫無準備加上中原地區太平已久,兵士早已忘戰。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搗京師長安。第二年長安門戶潼關失守長安再無險可守,一時間大唐王朝風雨飄搖長安城內人心惶惶。而此時唐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唐玄宗李隆基早已沒有了當初登基時提三尺長劍掃蕩逆賊匡扶社稷的雄心。他已經被溫柔鄉耗盡了英雄氣,只想保住他的榮華富貴。於是他選擇了逃跑,拋棄宗廟與百姓,帶著皇子公主親信當然還有他寵愛的楊貴妃於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在禁軍六軍的護衛下倉皇出逃川蜀避難。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7月15日行至馬嵬坡。當晚在一間密室內兩個皇子打扮的人正在低聲密談。“三哥,還不能下決心嗎?父皇經此大亂,雖然精神不振,但身體尚且康健。三哥若是按部就班的等下去何時才能登得大位?”那三哥看了他一眼道:“十六弟休得胡言,父皇身體康健乃是我等做兒子的福氣,大唐雖然遭此劫難然底氣尚在,我等隨父皇暫退蜀中秣兵歷馬,定可光復兩京,剿滅安賊!如此多事之秋我等更應好生輔佐父皇。如此等同造反之言十六弟莫再提及!”“三哥說的哪裡話?你我皆是李氏子孫何來造反之說,小弟只不過是讓三哥效仿太宗皇帝,尊父皇為太上皇,讓父皇安心頤養天年罷了!況且父皇丟棄長安威望大減,身邊只有禁軍護衛勢單力薄。此乃天賜良機啊!若等父皇進了川蜀,我等便再無機會了!”密室中的兩人正是玄宗皇帝的第三子太子李亨和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李亨聽完李璘的話索性閉上雙眼說:“我意已決,十六弟勿復多言。”李璘聽罷暗咬銀牙彷彿下定決心一般道:“實不瞞太子哥,小弟已與禁軍大統領陳玄禮約定今晚起事!”太子大驚失色,猛地站起身來指著李璘問到:“你…你所欲何為?”李璘坦然答到:“無他,清君側耳!”太子聽罷只急得在屋裡來回踱步。良久,他彷彿想到了什麼突然道:“十六弟莫要誆我,那陳玄禮久為禁軍統領深得父皇信任怎會無緣無故甘冒滅族風險隨你造反?”“哈哈…三哥真乃誠實君子,那陳玄禮本就是個投機之人,他最初只是中宗皇帝神武軍的果毅都尉,父皇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后時為太平公主所招攬,後父皇與太平公主反目,他又投靠父皇麾下對太平公主反戈一擊,這才被父皇賞識做了禁軍統領。如此反覆之人最能知曉形勢。他若隨父皇入川則永遠只是一軍統領;若是輔佐太子便是從龍之功前程遠大,該如何選擇他清楚的很。再加上這些年他受我恩惠頗多,我與太子哥一母同胞他自然認為是太子哥想要招攬於他。前日我假傳太子哥口諭令他今日起事,他便欣然應允。”太子聽到此處便知李璘所言不虛,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繼而以手掩面悲泣道:“十六弟啊,母妃早逝,這些年我一直疼你,信你。你何以陷為兄於如此不忠不孝之地啊?我已為大唐太子還能做何妄想?”“三哥莫要糊塗啊!難道二哥以前不是太子嗎?五哥與八哥難道不也是父皇的皇子嗎?當初只因為那武貴妃一句饞言父皇問都不問就下旨將他們全都殺了!父皇的心裡只有那巍巍皇權和她寵愛的貴妃,何曾有過父子親情?昨日的二哥焉知不是他日的三哥?父皇子嗣眾多,你我一母同胞註定榮辱與共!正因如此,我才捨身忘死,感冒天下之大不韙,只為三哥早日登基,你我兄弟再也不用過這提心吊膽的日子!”這些話李璘也是動了真情,說完竟伏地而泣。這番言論彷彿也戳到了太子的痛處。他臉色變了幾變,走過來扶起李璘說:“十六弟你才是真正的誠實君子啊!你之心意我已盡知,就按你說的辦吧。為兄發誓,事成之後你我共享富貴。”李璘起身道:“謝過太子哥,哦,不對,是謝過陛下。”兄弟二人相視而笑,隨後兩人又詳細將起兵的細節詳細推演一番。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一切完備後兩人推門走出屋外,卻見兩隊身穿明光鎧甲,手持陌刀的軍士整齊的立於門外。沒有任何聲響彷彿與天地融為一體。雖然沒有動作但一身殺氣卻撲面而來。這顯然是久經沙場的悍卒遠非禁軍可比。李璘不禁的打個寒顫,他分明記得入屋之前曾仔細觀察四周,確定沒有任何人。難道…他下意識地拔出寶劍,太子卻笑呵呵的攔住了他“十六弟莫慌,此乃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勤王義軍,郭子儀已率朔方大軍據此五十里外紮營,相比於反覆無常的陳玄禮,郭子儀為本宮一手提拔要可靠得多。今夜我將親往郭子儀的大營犒賞三軍,此乃太子印信,這裡的一切就拜託十六弟了。事成之後你帶陳玄禮到郭子儀的大營見我,就說我的賞賜絕對讓他滿意。”李璘茫然的接過印信問道:“這朔方軍沒有父皇的調令,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裡?”太子神秘一笑拍了拍李璘的肩膀道:“佛曰,說不得,說不得。”言罷,在眾人的簇擁下,上馬揚長而去。李璘呆呆地看著手中的印信自嘲道:“原來這個平時膽小怕事的三哥,才是隱藏最深的人,剛才在屋裡的那番忠臣孝子的言論絕對是對自己的試探,畢竟自己聯合禁軍統領的做法是每個上位者都不能容忍的,不過從目前的情形來看自己應該是通過了他的考驗。如今他置身事外把這裡的一切交給自己,若是成功,太子可順勢登基為帝。若是失敗,太子則以勤王之名出兵平叛掌握局勢,無論如何他都立於不敗之地,高明,高明啊,三哥!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當晚陳玄禮故意發給禁軍發黴的糧食,禁軍飢腸轆轆,多有怨言。陳玄禮趁機煽動說:“糧草是由宰相楊國忠分發,我等背井離鄉保護皇上,他竟如此虐待我等實乃奸賊也!且天下崩離,安賊作亂,陛下出逃長安,全是由他楊國忠一人而起,今不殺之何以平四海怨憤?何以謝天下蒼生?士卒本來就有怨恨,於是蜂擁而起於馬嵬驛西門誅殺楊國忠,楊國忠的妹妹楊貴妃深得皇上寵幸,眾人擔心楊貴妃會事後報復,於是發兵包圍了驛站,要求玄宗皇帝處死楊貴妃。玄宗皇帝毫無防備但又不捨得處死貴妃,場面一度陷入僵持。

陳玄禮大聲說道:“陛下,眾怒難犯,形式危急,陛下安危尚在片刻之間,又豈能再庇佑他人?還望陛下速作決斷!”玄宗惱怒不已,但又無可奈何,這弦外之音他又豈能聽不明白。萬般無奈只得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六軍方才作罷。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翌日得到太子許諾的陳玄禮滿心歡喜的與永王李璘一起前往朔方軍營拜見太子,李亨親自出門迎接並拉著陳玄禮的手說:“卿等一舉誅殺奸佞真乃國之柱石也!”陳玄禮忙笑著客氣的道:“全靠殿下運籌帷幄,臣不敢居功!”李亨突然變色道:“將軍何出此言?本宮昨晚一直在朔方軍營哪也沒去,怎麼可能運籌帷幄呢?”陳玄禮一臉茫然正待問話,一旁的內侍官突然向前道:“禁軍統領陳玄禮接旨…”陳玄禮雖然滿腹狐疑卻也連忙跪倒在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逆賊楊國忠把持朝政,禍亂天下,並獻其妹妖女楊玉環禍亂朕心,朕一時失察致使逆賊作亂,百姓遭難,鑄成大錯。幸得禁軍統領陳玄禮撥亂反正誅殺奸佞還我大唐朗朗乾坤。有忠臣如此,朕心甚慰。現加封陳玄禮為龍武大將軍封蔡國公,食邑300戶。仍舊統領禁軍。即日護送朕前往川蜀,整頓兵馬重塑朝綱。欽此!”陳玄禮聽前半段的時候還得意洋洋,待聽後半段不禁瞠目結舌,急忙伏地叩首,“微臣對太子殿下忠心耿耿,此生只願為太子殿下鞍前馬後,還請太子收回成命啊!”開什麼玩笑,自己昨天已經把皇帝得罪透了,以後回去還能有他什麼好果子吃…太子向前,扶起陳玄禮道:“將軍此言差矣,此乃父皇聖旨,吾等怎敢更改?”李亨拿過聖旨給陳玄禮看,上面果然蓋著皇帝行璽而非太子金印。“本宮出發之時父皇曾多次對本宮說只有陳將軍守護,他才睡得安穩。本宮又怎敢奪父皇之愛呢?本宮雖為太子,但也是父皇的臣子,聖旨既下我等只能遵從否則就成謀逆了,你們說是嗎?”一旁的朔方軍守衛不失時宜的用兵器敲擊地面大聲道:“萬歲,萬歲,萬萬歲…”陳玄禮頓時嚇得汗流浹背只得應下。“禁軍已經出發西進了,陳將軍若是沒有其他的事,還是趕快回去保護父皇的好。哦,對了,將軍的副將前日上書說欲上前線為國殺敵,本宮同意了!已令他率領一半的禁軍前往靈武。事發突然沒來得及告知將軍。還請將軍勿怪。”“臣不敢,臣…臣告退。”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待到陳玄禮走遠李璘忍不住問道:“三哥何故如此?”“這般兩面三刀之人,本宮焉能留在身邊?他和她所率領的禁軍逼得父皇殺死自己的愛妃,他們心裡明白父皇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們也不敢再相信父皇。由他去守護父皇定會嚴防死守,防止父皇重新掌權,如此任憑父皇手段再高也休想再翻出花樣。”此時的李璘突然有了一種明悟,他彷彿一個跳樑小醜一般被人矇在鼓裡,還在得意洋洋的上躥下跳。“如此說來一切都在三哥的掌握之中,昨日你之所以把太子印信交給我是因為你早就得到了皇帝璽綬,想必那副將也早就投靠了你用來監視陳玄禮的一舉一動。那麼我與陳玄禮的謀劃你肯定也早就知道,可笑我還一直為你搖旗吶喊奔走造勢,真是可笑,可笑呀…”“十六弟你莫怪我,我朝與他國不同,太宗皇帝於玄武門殺兄誅弟,方才得到江山;武周皇帝也是廢子改命才成一代女皇;中宗皇帝神龍政變殺盡武氏才重塑大唐正朔;我們的父皇也是靠著兵變才推祖父上位。大唐的每一位皇帝都是踩著父兄,親人的鮮血才登上這至尊之位。你也說了父皇半點不念骨肉之情,我若不早做防備焉能活到今日啊?我並不想學太宗皇帝但也絕不做建成隱太子任人宰割。好了,你莫要多想,我們這就前往靈武吧,開創一個全新的大唐盛世。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夕陽西下,落日熔金。一支禁衛軍正護衛著皇輦向西緩緩進發。在不遠處的一座山崗上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一位將軍的陪同下正極力向遠處眺望“壯麗啊,壯麗!只可惜如此壯麗河山竟毀在朕的手上,朕實在對不起列祖列宗啊!”“陛下只是一時失察,錯信了安祿山,以陛下睿智英明只需登高一呼號令天下勤王大軍,定可剿滅安賊,還天下太平!”“玄禮啊,你現在也會說這些好聽話來糊弄朕了,朕連自己的兒子都管不了,還怎麼號令那些驕兵悍將?算了,還是說說你今日見太子的事兒吧,可還順利嗎?”這二人正是大唐玄宗皇帝與禁軍統領陳玄禮,陳玄禮向前答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太子殿下拒絕了我與他一同北上的請求,以保護陛下之名,將我傳送西川,實為監視陛下!”“哈哈…三郎這孩子有心機,有權謀,只是這肚量少了些帝王該有的大氣。玄禮啊,正如永王所說你隨朕入川,今生就只能是一軍統領了,你可後悔嗎?”陳玄禮聽完急忙向前一步雙膝跪地道:“陛下何出此言?臣在當年陛下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是陛下家臣。承蒙陛下看重才改頭換面進了神武軍為都尉。後隨陛下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后,而後又奉陛下密令假意投靠太平公主於關鍵之時反戈一擊。此次臣也是奉陛下之命與永王接洽。臣此生都只是陛下一子絕殺之暗棋,外人常以為臣是那兩面三刀的小人然臣對陛下之忠心天地可鑑啊!”玄宗連忙向前將陳玄禮扶起“玄禮,何必如此?你我相知四十載我又豈會不信你?”陳玄禮站起來猶豫了一下說:“臣心中有一個疑惑,不知當問不當問?”“你是想問朕為何放過太子是吧?”“陛下慧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臣的心思。”“唉!若是再往前十年哪怕五年朕定取那逆子性命,可如今朕七十有一了,朕已經老了,身邊人心已亂。今日他們會策反你陳玄禮焉知明日不會有張玄禮王玄禮,朕可以保證你的忠心可是別人呢?再說朕雖一時失察錯信了安祿山與那楊國忠致使天下大亂百姓受苦。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啊!但不管怎麼說,人確實是朕用的,朕以此狼狽方式退下帝位也算是對天下萬民有個交代吧!他們才會重新凝聚民力,效忠新皇,保我大唐。”說到此處玄宗的臉上突然露出一絲狡黠的微笑,“反賊勢大,官軍一敗再敗,若天命果真已不在大唐朕也絕不願做那亡國之君!正好三郎想要折騰那就隨他去吧!川蜀天險,易守難攻,糧草充足,朕只要與貴妃在川蜀逍遙度日即可。太子平叛成功這天下仍然是我李氏江山,太子失敗,我則在成都割地為王,也可為我李家延續血脈…對了,貴妃現至何處了?”“回稟陛下,那日我們將早已準備好與貴妃形似的婢女縊死騙過太子的耳目後,臣已命心腹之人帶著貴妃喬裝打扮前往成都。想必此時貴妃娘娘已在成都行宮等候陛下。”“好,很好!傳令三軍,就說道路不寧,不必宿營,加速行軍,星夜向成都進發。”說完率先向山崗下走去,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剛走兩步玄宗又回頭對陳玄禮道:“我已暗令高力士將皇帝印綬兵符偷給太子。你這就將這御輦,儀仗等物也都送給太子。以三郎之聰明定能明白朕是想讓他來當皇帝以無意與他爭權。他放下心來也定會投桃報李再不會為難我等。另外你把這令牌著心腹之人秘密交給郭子儀。就說他的忠心朕已知曉,朕代大唐記下了!太子無罪,一切行為朕已應準。讓他務必儘快推舉太子登基,好生輔佐新皇。”陳玄禮聽罷心裡咯噔一下,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失聲道:“這麼說來,郭子儀也是我們的人?”“朕十餘歲就輔助伯父中宗皇帝發動神龍政變還我李氏江山,後又扳倒伯父助父皇上位,最後鬥倒太平公主。朕經歷的腥風血雨多了,三郎的那些手段還不夠看。走吧,我們抓緊趕路吧!”陳玄禮心中悵然“想來皇權鬥爭向來如此吧,還好自己始終沒有站錯隊,否則真是死都不知道被誰所殺”。然後連忙跟上玄宗的步伐。

你所不知道的馬嵬坡之變

公元757年七月李亨在朔方軍和禁衛軍的擁立下於靈武登基,改元至德。史稱唐肅宗,遙尊玄宗皇帝為太上皇。其實正史記載的馬嵬坡之變中有很多疑點,比如,如果沒有人在背後組織那麼多禁軍怎麼可能突然發動?然後目標一致的只誅殺楊國忠圍攻馬嵬驛?如果沒有人撐腰陳玄禮怎敢逼著玄宗殺死貴妃這對他又有什麼好處?這一切的一切有一雙無形的幕後黑手控制著局勢的發展,而這幕後之人無疑是馬巍坡兵變最大的受益人~太子李亨。而看似是這次事件主人公的楊貴妃也只是這場政治鬥爭中可憐的犧牲品罷了。由此個人杜撰構思了這篇小說。

馬嵬坡兵變也標誌著那個氣勢恢宏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正式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