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潘仁美是楊家將的死對頭,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歷史是任人裝扮的小丑,只要後世有需求,無論是誰都是可以被改變。許多演義小說中的大奸臣都是歷史上的忠臣良將,之前我們說過的龐籍就是如此。在以包拯為主線的影視劇中,龐籍就是到處蹦躂的小丑,可以說關於包黑子的事他都要摻一腳,哪怕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也要越戳越勇。但是歷史上的龐籍卻是一名出將入相的人物,和包拯一點衝突都沒有。

潘仁美是楊家將的死對頭,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潘仁美也是如此。在以楊家將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中,潘仁美一定會出現,並且常常以一敵多,害死了眾多楊門子弟。事實上並非如此。潘仁美在歷史上查無此人,他的原型是潘美,此人不但沒有加害楊家將的第一代掌門人楊業,最初還是他的貴人。楊業之前並不是宋朝的將領,他是其它政權的大將,兵敗被俘後被潘美看中,於是向皇帝保舉楊業,才有了後來的楊家將。

潘仁美是楊家將的死對頭,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那麼為什麼把潘美作為楊家將的敵人呢?因為潘美對楊業的死也要負一些責任。當時宋遼兩國常年對戰,楊業是對遼作戰的主力,但是他也是後來投降過來的人,朝中總是有人懷疑他的忠誠。在楊業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戰役打響之前,楊業就說這是遼國的軌跡,我們只要不出兵不理睬就沒事。但是宋朝打戰時都會有監軍,這次的監軍就說楊業不出徵是有不臣之心,問楊業是不是勾結遼國從中謀利。

潘仁美是楊家將的死對頭,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楊業最受不了的就是這些話,他馬上表示可以出征。潘美也看出這次戰爭的不尋常,就像監軍解釋具體戰事,希望可以為楊業爭取一下。但是這些監軍哪裡懂軍事,他們只知道怎樣討皇帝高興,怎麼為自己增加軍功。於是楊業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出發了。臨走時他讓潘美帶領軍隊提前打好埋伏,等他以身為餌把遼軍帶到指定地點後把敵人一舉殲滅。

潘仁美是楊家將的死對頭,歷史上真的如此麼?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潘美按照與楊業的約定,很早就率領士兵在一處山谷上埋伏起來,坐等遼軍上鉤。可是他從早上等到中午都沒有看到人影,一旁的監軍還在催促,於是潘美就帶領人馬回營了。這時楊業還在與遼軍苦戰,一直到傍晚時分才把遼軍誘騙至既定的山谷中。可是接應他的人早就回去了,楊業無法只能戰死。所以負責接應他的潘美要為他的死負一點責任,但是主要是監軍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