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 記者 金丹丹

關於南高峰,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掌故。

即使你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也未必知曉——當年的南高峰日出絕美,當年建塔很大可能是為了“鎮火魔”;而且,當時的南高峰還是個網紅地,塔下的“榮國寺”塔院,是南宋都城臨安的著名相撲比賽場地。

南高峰塔日出絕美

俯瞰西湖像“杯子”

山路條條通老塔,其中,從煙霞洞登南高峰最近,山路走20分鐘可至。在這一點上,1000年前的臨安(今杭州)人和今年的杭州人,並無二致。

不過,目前塔湮,而老底子臨安人可以登塔眺望。

據《西湖志》載,南高峰塔始建於吳越國後晉天福年間(936-944年),“高一千六百丈,攬長江(此處指錢塘江)若帶,俯平湖如杯”。

大概1000年前的本地人感覺——登塔俯瞰,西湖像一隻杯子。

到了明代,才子張岱登上南高峰時,七級舍利塔還剩三級。塔中設道,屈曲婉轉,塔上四面開窗,可眺四方。三級的塔,瞭望效果也還不錯。張岱說,塔中四望,東面一派平蕪,煙消日出,西湖美景盡收眼底;南面是錢塘江,波濤起伏,大小船隻穿梭其間;西面都是巖塊,怪石翔舞,洞穴邃密;北面是小山丘,植被茂盛。張岱那時,峰頂還有缽盂潭、穎川泉,大旱不涸,大雨不盈。潭側還有白龍洞。

而90多年前,1923年7月29日,盛夏,凌晨。“東方還只是一線暗淡的紅雲,還只是一顆微茫的晨星”,二男一女從煙霞洞清修寺出發,前往南高峰看日出。他們是胡適、任百濤和曹珮聲。32歲的胡適在煙霞洞養病,與小表妹曹珮聲情愫暗生。

“那白光的日輪裡,忽然湧出無數青蓮色的光輪,神速地射向人間來,神速地飛向天空中去。霎時,滿空中都是青蓮色的光輪了,霎時,山前的樹上,草上,都停著青蓮色的光輪了!”

“日輪裡的奇景又幻變了:豔黃的光輪接著飛射出來,玫瑰紅的光輪又接著湧出來……”

胡適他們看日出時,應該是站在南高峰古塔的塔基上吧?日出時分,他們在塔基的荒草裡跳躍。

為了南高峰的建設,杭州市園文局文物處及相關管理處、民間專家們文獻考古經年,找到相關文獻資料數十萬字。以上史料,都來自他們的埋頭研究。

●為什麼建造龍王廟

吳越時擬鎮“城南之火”

今天家住杭州市中心的我們去一趟南高峰,開車起碼半小時,登山還要20分鐘,感覺有點懶得去,必得“發個興”才行。而千年來,杭州市中心一直在湖濱三公園、慶春路一帶,吳越國時的人們,去一趟南高峰更加千難萬難,去一趟跋山涉水,估計要過個夜才行。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建一座遠離市中心、和吳越王宮(位於鳳凰山)遙相對應的南高峰塔?

“除了作為燈塔、城市標誌物,可能還有鎮火魔的意圖。”熱愛杭州歷史文化並擅於尋根問古的民間學者丁雲川先生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他說,“這就是為什麼南高峰塔及寺院奉祀的是白龍王。”

丁雲川查閱吳越國史籍文獻時發現,這可能與一場大火有關。

吳越國國王的宮殿造在鳳凰山一帶,位於杭州城的南部。

後晉天福六年(941)七月,吳越國宮苑麗春院發生了一場大火,府庫幾乎被燒盡。吳越王錢元瓘目睹了這場烈焰,大受驚嚇,突發狂疾。大火熄滅後,錢元瓘遷居瑤臺院治病休養,宮廷召集大臣要員遍查麗春院大火原因,還邀請有識之士到宮中問故。

由於吳越王熱心奉佛護法,中國古代又有五行之說,很有可能以五行之說來解讀西湖上的東、西、南、北、中方位,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麗春院之火,被認為是來自南方之火。南高峰屬火,是西湖南山的最高峰,相傳有神物居之。此神物當是火魔,須鎮住才是。

哪知,不消一月,吳越王錢元瓘就因驚後狂疾而去世了。這年九月,錢元瓘之子、年僅十四歲的錢弘佐即位。錢弘佐自小信佛,認為五行之說亦有道理。有位道者在南高峰找到魔石,於是朝廷著手在其上建塔鎮魔。

由於吳越國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和保境安民,老百姓聞知要在南高峰上造塔鎮火魔,認為是做滅火消災的大好事。於是,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捐塔磚的捐塔磚——丁雲川就曾經收藏過一塊“口門翁氏”所捐的南高峰舍利塔磚。

南高峰塔和龍王廟的建造時間,在後晉天福年間(936-944年)。《杭州佛教史》載,天福六年(941),由楚僧開山,這正是錢元瓘逝世的一年。

宋周密《武林舊事》雲:“昔有道者,鎮魔於此。”

《西湖志》記載:“山頂有巨石,名先照壇,日月始升,得景獨先。又名鎮魔,石上有塔。”

相傳南高峰峰頂有白龍洞,洞中有白龍神出沒,如今洞已湮滅,無跡可尋。

《湖山便覽》載:南高峰塔院與塔同時建,原系神廟,奉祀白龍王。

龍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是水中之王,能興雲佈雨。“這個當然是迷信了。但是,由此可推測,吳越王當年在南高峰造塔和龍王神廟,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與鎮火魔有關。以龍王之水來滅火消災,佑杭城百姓,保吳越國平安。”丁雲川說。

往事越千年,當年建南高峰塔的塔記,雖然沒有與火魔相關的文字記載,究其緣由,也許與避諱有關。古代凡對帝王、王宮所發生的不祥之事,也許是犯忌的,故建南高峰塔時就沒有提及麗春院大火的事了。但從建塔鎮魔、奉祀龍王的情況來看,與“火”應當是有一些關聯的。

●南高峰的塔院

在南宋時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南高峰,在南宋時是個“網紅”地。

南高峰有塔,塔下建有一寺,叫“榮國寺”。榮國寺塔院,是南宋都城臨安的著名相撲比賽場地。在《夢粱錄》卷二十《角抵》中,詳細記錄了當時的盛況。

“角抵”,就是相撲,也叫“爭交”,類似現在的摔跤一類。“若論護國寺南高峰露臺爭交,須擇諸道州郡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如頭賞者,旗帳、銀盃、綵緞、錦襖、官會(官府發行的紙幣)、馬匹而已。”

這是全國最高級別的相撲錦標賽,獲勝者的獎品很是豐厚。在南宋景定年間,溫州的韓福獲得了相撲比賽的冠軍,不僅有獎品,還被封了官。

當時,杭州有一批相撲高手。“有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賽關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鄭伯大、鐵稍工韓通住、楊長腳等”(見《夢粱錄》卷二十《角抵》),聽到這些名字,是不是眼前浮現了一群動作迅猛、力大無比的相撲手形象?

這之中,也有女將,比如“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等,在“瓦市諸郡爭勝”,名氣很大。

相撲,在北宋時就有全國比賽了,這在《水滸傳》中也有描寫。“浪子”燕青就是相撲高手,在泰山挑戰另一高手任原的場景,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到了南宋,相撲仍極受推崇。

那時候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正式分勝負的比賽,有打擂臺的性質,基本上是官方出面組織的。另外一類是民間的,在瓦肆勾欄(南宋臨安文化娛樂活動的專業場所)進行比賽或表演。

《夢粱錄》卷二十《角抵》中介紹,南宋時,在瓦肆勾欄的相撲表演在開始之前,會先由女子相撲手錶演,以招攬觀眾——“先以女颭數對打套子,令人觀睹,然後以膂力者爭交。”宋代的女子相撲很有名,女相撲手叫“女颭”。

女子相撲不光受老百姓喜愛,北宋的宋仁宗也愛看。

司馬光還專門寫了一道《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來吐槽皇帝。他覺得皇帝看身材火辣、著裝清涼的女子相撲表演,很不合適。他還建議要禁止市井間的女子相撲。不過,從《夢粱錄》的記錄來看,民間的女子相撲表演到南宋也沒有受到影響。

●古畫中的南高峰塔是這樣的

七層,六邊形,有紅色欄杆和紅色壺門

杭州文史、南宋研究專家傅伯星說,在南宋畫家葉肖巖《西湖十景》的“兩峰插雲”(當時叫這個名稱,現在我們熟悉的“雙峰插雲”是後來康熙改的)一畫上,我們可以看清南高峰塔的樣子。“塔形與《西湖十景》中的保俶塔相同,都是七層六面紅欄紅壺門板。”

也就是說,塔有七級,塔身是六邊形(雷峰塔是八邊形),有紅色欄杆和紅色壺門。

什麼是“壺門”?

傅伯星說,唐宋寺院建築在磚(泥)牆外會加一層紅漆的木門窗,形成一個沿塔心的外廊。門窗的上方會做成古時“壼”的樣子(頂上尖尖,兩肩有弧度下來),門窗的下方即為欄杆。雷峰塔、六和塔都有“壺門”。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圖:《西湖清趣圖》中的大佛寺就有紅色壺門。)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圖:經傅伯星復原的大佛寺)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圖:南宋 葉肖巖 兩峰插雲)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圖:明 宋懋晉 西湖勝蹟圖冊 兩峰)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圖:清 董邦達 雙峰插雲)

「掌故」南高峰塔是為了“鎮火魔”,南宋時塔下年年舉行全國相撲錦標賽

(▲圖:民國《吳越遊覽圖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