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秋天人們為何情緒低沉、多愁善感

秋天人們為何情緒低沉、多愁善感

宋代大養生家陳直說:“秋時悽風慘雨,老人多動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所謂悽風慘雨,是形容霜降已至,在秋風掃落葉之後,當人們身臨草枯葉落、花木凋零的深夜之時,自然界的秋風、秋雨常常會讓人傷感,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常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淒涼、垂暮的感覺,勾起憂鬱的心緒。

醫學研究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個叫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誘人入睡,還可使人消沉抑鬱,而陽光會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但是,秋涼以後,常常是陰沉沉的天氣,陽光少而且很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此外,褪黑激素還有調節人體內其他激素(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作用。分泌過多的褪黑激素會使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濃度相對降低。而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又是喚起細胞工作的激素,它們都相對減少,就導致細胞”癱瘓懶散”,人們也因此而情緒低沉、多愁善感了。

秋天人們為何情緒低沉、多愁善感

秋天精神調養的原則是什麼

根據傳統醫學“天人相應”的理論,(黃帝內經)裡曾明確指出了秋天精神調養的具體原則,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說:“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秋天精神調養的原則,也就是要做到清靜養神,而要達到這一點,辦法是儘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

俗話說:“常人不可無慾,又復不可無爭。”但也不要慾望太高,超越現實。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是“恬淡虛無”的要旨,也是保持思想清靜的具體措施。私心、嗜慾出於心,私心太重,嗜慾不止,就會擾動神氣,破壞神氣的清靜,所以《內經)中也提倡”志困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因為減少私心、降低嗜慾,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有助於神氣的清靜。有人說:“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若能跳出牆外去,不是神仙也壽長。“這裡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人們不要計較錢財的得失,應靜心寡慾。

“秋風秋雨愁煞人”,在秋天裡,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地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並不使神志外馳,以保肺之清肅之氣。

何謂秋季養陰

《管子)中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裡的陰氣始下,是說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穫的季節。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裡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髮打下基礎。

秋季如何養陰呢

關鍵是要防燥護陰。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每當長時間不下雨氣候乾燥的時候,常易發生燥邪為患。由於肺司呼吸,肺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會第一個感覺到,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徵。

銀耳秋季養陰的功用如何

銀耳,又稱白木耳,是一種有補益作用的補品。其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益氣、健腦等功效常用來治療虛勞咳嗽、痰中帶血、婦女白帶過多、老人身體虛弱、消瘦、食慾不好等症。與黑木耳相比,其性偏涼、養陰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強。

本文作者:華哥說健康;本文來源:公眾號zhongyijiankang2020

看完後應該對您有所幫助,他們點贊加關注後,聽說收入和其它方面都有所提高哦!有什麼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