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Levis的故事

LEVI‘S LVC代表的是一種拓荒者的牛仔精神,是美國文化的具體表現。

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就是Levi’s發明的,誕生於19世紀中葉美國的淘金熱時期。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時間玩的一個遊戲——荒野大鏢客2:救贖,雖然說是美國的西部故事,但給我玩出了武俠的感覺。看人不爽就幹,有人傷害了我的兄弟,我就去報仇,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介意出手相助,慷慨解囊,快意恩仇的滋味兒在現代社會難以體驗。

Levis的故事

那是一個自由浪漫的年代,但也是一個混亂悲苦的年代。那時候還沒有興起大規模的無產階級革命,工人們吃著豬一樣的食物,幹著牛一樣的活兒。工人裡有貧苦的白人,也有沒完全解放的黑奴,甚至還有許多或被販賣,或主動偷渡過去的華人,牛仔褲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誕生的。

所以牛仔褲很自然的,是屬於勞動人民的服飾,當年礦山裡淘金挖煤的工人們需要一條堅韌耐磨的褲子,又無力負擔高昂的價格,牛仔褲應運而生。它是屬於大眾的服飾,所以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它廣泛流行於全世界,並參與了數次文化潮流。

牛仔褲文化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西部拓荒者

1853年,李維·斯特勞斯趁著加州淘金熱前往舊金山。他把一批滯銷的帆布做成幾百條褲子,拿到淘金工地上推銷,想不到竟然大受淘金者們的歡迎。後來特勞斯放棄帆布,用一種結實耐磨的靛藍色粗斜紋布改良製作工裝褲,並用銅釘加固褲袋和縫口。這種堅固美觀的長褲迅速受到市場的青睞,大批訂貨紛至沓來。斯特勞斯用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產品品牌,並在舊金山開了第一家店。

Levis的故事

當時的501牛仔褲廣受礦工、牛仔和農場工人們的歡迎,那是一個混亂但激情洋溢的年代,當時的美國遍地黃金。不是指遍地都有黃金可撿,而是那個時候百廢待興,政策又寬鬆,無數人或勤勞或取巧,賺取了大筆財富。

值得一提的是,501牛仔褲或許還見證了女性地位的提升,那時候的女人會穿上丈夫或者兄弟的牛仔褲去幹活,表示男人能幹的活兒女人一樣可以,頗有我們60年代“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意志。

銀幕前後的叛逆者們

20世紀50年代,牛仔褲頻繁的出現在大銀幕上,成了一種年輕人潮流和叛逆的象徵,都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電影明星們對牛仔褲的偏愛,馬龍·白蘭度、Bob Dylon、瑪麗蓮夢露都公開表示過對牛仔褲的喜愛。這種風潮甚至跨界到了科學界,愛因斯坦也穿過Levi‘s的牛仔褲,和印象中不苟言笑,認真嚴苛的老科學家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Levis的故事

馬龍·白蘭度

那時候的牛仔褲是如此的叛逆,以至於當年的光頭黨和機車黨們人手一條Levi’s,甚至有學校為了杜絕這些團體在學校的蔓延,頒佈了禁穿牛仔褲的條令。但大家都知道年輕人有多叛逆,學校越是禁止,在年輕人眼裡就越酷。

上世紀50年代穿牛仔褲的美國年輕人

愛人和鬥士

501牛仔褲的叛逆精神被帶入了60-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之中,參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人穿著Levi‘s牛仔褲,倡導愛與和平;年輕人們穿著牛仔褲走上街頭遊行,反對越戰;LGBT群體穿著501牛仔褲,為了爭取平權而鬥爭;501牛仔褲成為雷蒙斯等朋克樂隊的標誌性裝束。

Levis的故事

各種改款的牛仔褲

在這場反主流文化的潮流之下,牛仔褲成了嬉皮士,摩斯族和搖滾樂迷們反抗傳統的標誌性裝束。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們開始給牛仔褲磨破洞,打補丁,塗上各種顏色,用來表達自己的叛逆和新潮,這也是現在這麼多牛仔褲出廠就有各種型別的破洞,五顏六色的塗鴉的原因。

Levis的故事

Levi&;amp;#39;s 70S系列新款男士中腰錐型卡通刺繡牛仔褲

蛻變-至今

牛仔褲因為其強大的包容力,在時尚界出演著難以捉摸的角色:一方面是永遠流行的經典,發燒150年不褪色;另一方面又被個國家各年齡段的消費者所推崇,成為平民時尚的精髓,時時以不羈的神情出現,成為反流行的代表。

牛仔褲發展至今,雖然材質,裝飾和褲型變了又變,但它所蘊含的冒險叛逆的精神,屬於普通勞動人民的本質一直沒變,不出意外的話,牛仔褲還會在未來的時尚界佔據一席之地。

Levis的故事

LEVI’S LVC,全稱Levi’s Vintage Clothing,是Levi’s推出的復古系列,按照當年的面料、版型、包裝復刻歷代經典的501。它是Levi’s推出來復刻自己過往經典作品的高階副線,可以把Levi’s看作是時尚產品,LVC看作是復古產品。藉由面料、剪裁與細節,忠實地呈現美國的文化與精神。每一條LVC的誕生,都記錄著一個時代的跨越,變化,與新開端。用丹寧銘刻歷史,Every Pair Matters, 把時代,裝進口袋。

Levi’s作為牛仔褲的“鼻祖”,起源於美國西部拓荒精神。它歷經一個半世紀的風雨,從美國流行到全世界,併成為全球各地男女老少都能接受的時裝。這既是牛仔褲的歷史,也是Levi‘s的歷史,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