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五米長卷,畫盡汴河上下十里繁榮,古人智慧不得了

導讀:五米長卷,畫盡汴河上下十里繁榮,古人智慧不得了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5。2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五米長卷,畫盡汴河上下十里繁榮,古人智慧不得了

而這幅名畫讓人體會到了生活,熱鬧非凡的景象讓人不得不得崇拜。畫中有814個人,180棵樹木,13輛車,83頭牲畜,29艘貨船,72間酒樓,其中畫中的細節讓人覺得此時已是畫中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是什麼細節吧,而這些細節體現了古人的高超智慧。

第一個細節,有車經過,父親怕兒子亂跑緊緊抓住兒子,這個舉動時隔一千多年在大街上還能看到,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人性的傳承吧。

五米長卷,畫盡汴河上下十里繁榮,古人智慧不得了

第二個細節,兩個大人聊天,小孩子扯住父親的衣角想要吸引注意力。當今生活依舊常見的舉動。

五米長卷,畫盡汴河上下十里繁榮,古人智慧不得了

第三個細節,是當時大街上的一個修車鋪,箭頭所指的方向是一個框架鋸。框架鋸是一種工字形鋸,這種鋸在古代非常關鍵。

五米長卷,畫盡汴河上下十里繁榮,古人智慧不得了

比如我們要加工一個大型板材,沒有這種框架鋸的話,要靠木楔子打進去再劈開,這種劈裂開的木板就非常不平整。如果要用錛,或其它的一些工具來進行加工,又非常費力氣。如果有這個框架鋸,就方便很多。在《清明上河圖》裡面出現的是中國最早的框架鋸形象,為考證古代的物質文化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中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