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們每個人都是十二公民

我們每個人都是十二公民

電影《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十二怒漢》,將英美法的陪審團制度搬到了中國的大背景下。劇情的大背景是一所大學模擬法庭的期末補考,它巧妙地將社會各個階層的學生家長聚集到一起,來一場對社會熱點案件的思索。集體討論的群像在這部電影中得到展現,作為一個公民,應當思考和反思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法律其實無法被輿論主導,但公眾的情緒為何屢被煽動,背後值得思索。

法律

從法律的源頭談起,它最初源於大部分人對少數破壞他人或大多數人利益的制約。對於這部劇,我傾向於,將八號檢察官的勝利定義為“法律的勝利”,而非“真相的勝利”。我更期待的是一個開放式留白的結局,我們無法定義一個人是否有罪,除非有一系列確鑿的、經得起推敲的證據,而非讓一些模糊的案件在一個個不明真相的媒體筆下成了一種結論、一種現象。放走一個殺人犯是法律的失敗,冤枉一個好人同樣也是。

法律是維護社會基本秩序的工具,但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司法公正,也一直是一個爭議頗多的問題,影片涉及的西方法律原則大概有以下幾種:疑罪從無、合理懷疑、無罪推定。它是基於將每一個犯罪嫌疑人從無罪推斷到有罪的過程,而非憑藉最大的嫌疑的界定,以主觀的臆測代替理性的分析,讓人們眼中擁有最大嫌疑的 “罪犯”提供證據來自證清白。犯罪的發生很多是意外無預計的過程之中,誰又會時時刻刻留意那些可以在被懷疑的時候自證清白的證據呢?

從五號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間接地看到,冤假錯案帶給一個人的痛苦,是無邊無際的。他可以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造成這個人與整個時代的脫節,甚至蒙上汙點的履歷使他們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寸步難行。沒有一個冤假錯案是不痛心的,從很多例子也可以看出,一些人用自己人生的痛苦遭遇推動了整個法律的程序。我們卻也只能說,這是一個極難追求的平衡:一方面我們期待兇手犯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以維持法律的公正,另一方面,我們也期待一個公平的對待,給無罪的人免除痛苦和冤枉。

我們每個人都是十二公民

媒體

影片最令我深惡痛絕的是從未出現在螢幕之中卻又起著至關重要推波助瀾作用的媒體,以販賣社會對富二代的嫉恨賺取眼球。而事件爭論最起始的時刻,除了八號,所有其他陪審團成員都以媒體的報道作為自己站得住腳的論據。

先入為主是很偏激的做法。所有的輿論跟著媒體走也是整個社會的失敗。我們不可否認媒體的引導作用,但我還是驚詫於這一屆網民情緒的激烈與那些不理性因素的存在,鍵盤俠的泛濫是小人物表達欲高度膨脹的結果,它一方面是民主更加廣泛的一種體現,但是一旦過度,它就會像在無形中織成了一個偏見帶來的黑色大網,在這個大網中完完全全堵住一個獨立人格的人對自我辯解的路。

在自媒體氾濫的時代,很多媒體靠著一些貼著標籤的斷定和結論吸引著流量消耗著大眾對真相和法律的理性認識,吸引著不明真相的大眾去一遍遍譴責謾罵而又面對一次次案件的反轉。刻板的印象正在吞噬獨立思考的能力,省去了直接接觸的過程、瞭解的過程、判斷的過程。 任憑“一看便知”的定論無疑是在暴露自己的愚蠢。此時,我的腦海裡浮現的,是魯迅筆下的那句“人類的悲歡,是不相通的”,但我看到的是他的對立面,雖然事實如此,有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我們能選擇的是不隨意評價與指責,我們仍能選擇善良。

偏見

“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人云亦云、道聽途說是最可怕的事情,而其後的操縱者更是更為致命的可怕。很多時候我們的判斷都被自身的經歷或者接受的有限的資訊左右我們,不去思考和探索,而是開始就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定義,不去思考也不去承認自己認知的偏差,其實是一種悲哀,也很容易被無良媒體牽動情緒。

我是很不願意在事件最初出現的時刻推斷它最有可能的誘因結果,而更期待在眾多證據事實羅列的前提下,理性地看待。

當然對於我們來說,偏見無可避免,我們個人的履歷不同,可能無法理解一些做法一些現象的存在,這都無可避免,但當我們真正自己去意識到自己本身的偏見和先入為主的期待之時,就是理性思考的開始。跳出這個身份的偏見圈子,會迎來更多的理解和更加理性的情緒與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是十二公民

八號檢察官,他說,“天底下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所謂那百分之百,都是咱們四捨五入的那麼一結果,而真相往往是在那點小事裡頭,容易被咱們忽略的小事裡頭。”最終艱難達成共識的無罪,是他一步一步的堅守,其間也有崩潰,也有妥協,有安慰,也有理解,但始終不變的是對法律的堅守。我想這是一個檢察官最最完美的體現。

我們每個人都是十二公民

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1號,他是什麼人,從表面上來看他是組織者,是老師的小幫手,是這場陪審員大討論的主持人,可他真的是嗎?我們常常說上帝的視角,其他的陪審員都在用“我”凡人的視角來剖析這個案子,只有1號陪審員至始至終,都是用“X”號陪審員來稱呼大家,甚至他所坐的位置都那麼遠離風暴中心——8號反對時,1號和2號縮在對線上,7號情緒爆發的時候,1號依然坐在對面,就算3號和10號鬧翻全場,他依然在自己的位置,讓他們在那裡癲狂。1號是什麼位置?1號其實是我們的位置,我們所有觀眾和公民的位置,我們站在上帝的視角,看著自己的幾個分身在那裡群魔亂舞。

很多觀眾說1號很討厭,戲份很少,我覺得1號很委屈,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我們來回憶一下,1號第一次是怎麼投票的,先從2號有罪開始,最後兜了一圈,除了8號沒有表態,最後輪到自己1號說有罪。是的,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在人生的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選邊的,少數服從多數,所以我們趨利避害選擇多數人的有罪。到後來6比6,1號還是固執的選擇有罪,關鍵票在騎牆派12號身上,於是1號覺得風向變了,下一輪他開始轉向無罪。我們很討厭這樣的人,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人在我們每個時代都有,他們是投機派,是不是很像我們說過的某個精英人士,對他們不是騎牆派,他們是投機派,他們望風而動,他才不關心富二代有沒有罪,他只關心自己有沒有站錯隊,是不是能早點結束這場補考。有人會說7號也是想早點結束,和1號沒什麼區別嗎?你錯了,7號有一段感情的宣洩,他說要大家聽聽他的心聲,他作為底層的心聲,但是1號的心聲大家聽到了嗎?我聽到了——快點投票,大家來投票!

當視角轉到我們每一個人,還是感觸良多,每一個人該反思的真的有太多太多,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學校學院與我們切實利益相關的規定、改革,往往帶來一系列的不理解和吐槽,但是,可否自得知訊息的那一刻起,告誡自己:多一點理性,多一點思考,等到塵埃將落定但仍有可改的餘地的時候,當普遍現實浮出水面,前因後果鏗鏘有力,我們再去發聲,再去爭取,會不會更好一點呢?他們先入為主並且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而我願意等等看!

即使無法做到感同身受,我們依舊可以選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