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什麼是七月詩派呢,其貢獻又在何方?

什麼是七月詩派呢,其貢獻又在何方?

七月詩派是受艾青、田間創作的影響,以理論家兼詩人胡風為中心,以知識分子為主體,而形成的一個青年詩人群體。主要代表詩人有綠原、阿壠等,七月詩派因胡風主編的《七月》雜誌而得名。

七月詩派的詩人所處地域不同,既有國統區的,也有解放區的,既有游擊區的,也有戰爭前線的,生活境遇和審美情趣也不盡相同,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的創作特點,但作為一個流派,在詩歌創作的思想價值取向上又有共同之處,明顯地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什麼是七月詩派呢,其貢獻又在何方?

首先是謳歌抗戰,呼喚解放,抗戰不久,胡風率先以激憤的情緒寫下了《為祖國而歌》:“在黑暗裡 在高壓下,喋血在你的大地上面”。變熊暗處中華民族不屈的抗爭精神。另外,田間的《給戰鬥者》、杜谷的《寫給故鄉》等,都表現出中華民族不甘沉淪、浴血奮戰的精神。20世紀40年代初,正是抗戰最艱苦卓絕的時期,七月詩人真切地表現了抗戰的艱辛與民族頑強的生命力。例如阿壠的《縴夫》:“一寸的前進是一寸的勝利啊/以一寸的力/人的力和群的力/直迫近了一寸/那一輪赤赤地熾火飛爆的清晨的太陽。”朱健的《駱駝和星》、侯唯動的《偷襲》、辛克的《我愛那一幅旗》等都表現了這方面的主題,表現了詩人與民族命運的休慼相關。

其次是抨擊醜惡,揭露黑暗,謝冕曾這樣評價七月詩派:“體現這一流派最為可貴的品質,是七月同仁對於社會、民族的哀樂與共的參與精神。七月的詩人一方面體認自己作為詩人的使命,一方面他們更樂於承認自己屬於歷史、屬於社會、屬於民眾。”七月詩人與民眾血肉相連,不僅謳歌抗戰與解放,而且表現民眾的苦難生活。他們大都來自生活的底層,因而對人民的同情始終是他們關注的焦點,“悲哀”、“災難”、“黑暗”、“醜惡”、“不平”、“憤懣”等是頻繁出現在他們作品中的詞語。

什麼是七月詩派呢,其貢獻又在何方?

再次是讚美革命人民,抗戰以來,七月詩人頻繁地看到流血與犧牲,他們用詩歌表現人們迎著風暴浴血奮戰的歷程,表現自己要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決心和勇氣。天藍的《隊長騎馬去了》深刻地描繪了鬥爭的複雜尖銳:“隊長呵,回來,我們一千個心在想,一千雙眼睛在望,你呀,你什麼時候回來”,正當現在我們改編的時候,知道你永遠不會來了!

最後是是讚美自然,讚美光明,七月派詩人筆下的自然大都帶有一種寧靜浪漫的色彩和溫柔親切的情調,表現出他們熱愛生活、渴望和平、嚮往幸福的強烈追求。彭燕郊、杜谷、牛漢等都是善於描繪大自然的歌者。牛漢在《鄂爾多斯草原》中把黃河形容為“像古騎士扔下的一張長弓/靜靜地/躺在草原上”。杜谷的《泥土的夢》寫得既溫柔又親切:“泥土有綠鬱的夢,灌木林的夢,繁花是夢,散發著果實的酒香的夢,金色的穀粒的夢,它在夢中聽見了……潺潺的流水,和犛牛低沉的鳴叫,和布穀鳥催耕的歌,和溫暖的池沼,划著桔色得瑟漿和白鵝的戀曲。” 讚美光明,嚮往自由更是七月派詩人所關注的內容,田間、天藍、孫鈿、魯黎、阿壠等都曾先後去了延安。

什麼是七月詩派呢,其貢獻又在何方?

七月派詩人不僅在思想價值取向上有共同之處,在藝術追求上也有相同的地方,在追求詩的主觀與客觀、理性與感性的統一上,具有基本一致的傾向,七月詩派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最燦爛的的一個流派,為中國詩歌的發展和嬗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